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iscR基因缺失对副猪嗜血杆菌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簇中部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3 18:24

  本文关键词:iscR基因缺失对副猪嗜血杆菌荚膜多糖合成基因簇中部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副猪嗜血杆菌 荚膜多糖 iscR基因 基因表达


【摘要】:为研究iscR基因对副猪嗜血杆菌(HPs)荚膜多糖(CPS)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野毒株(290A1-WT)和iscR基因缺失株(290A1-△iscR)内构成CPS基因簇相关基因funA、wbgY、capD、wza和funK的表达量变化;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两菌株体外培养和与猪血清作用后菌体表面荚膜的差异。结果显示:体外培养时,iscR基因缺失株wza的表达量一直高于野毒株的表达量,在OD_(600nm)值为0.2时差异显著(p0.05),而capD在OD_(600nm)值为0.2时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当菌株与猪血清作用后,iscR基因缺失株中的capD、wza和funK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野毒株(p0.05);在血清作用10 min时,fu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毒株(p0.05);在血清作用20 min后,wbgY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毒株(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血清作用前两菌株均无明显荚膜生成,与猪血清作用10 min后野毒株荚膜厚度达到100 nm,而iscR基因缺失株仍无明显荚膜生成,该结果说明iscR基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HPs表面荚膜的生成。本研究结果为HPs CPS合成相关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一些新的依据。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 荚膜多糖 iscR基因 基因表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93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5CX13)
【分类号】:S852.61
【正文快照】: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的病原菌,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全身性疾病。HPs的血清型众多,目前已确定有15个标准血清型和许多未分型菌株。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被认为是血清分型的抗原基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华梅;;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12期

2 何丽丽;李春玲;王贵平;贾爱卿;杨冬霞;宣春玲;郑铁锁;王金生;;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年03期

3 蒋征;李军星;姜平;柴其然;余飞;钱黎婷;;副猪嗜血杆菌分离与基因分型鉴定[J];畜牧与兽医;2008年06期

4 周雪;付利芝;王孝友;翟少钦;谭荣;丁玉春;;重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1年12期

5 张雷;张秀亮;郑新添;余旭平;;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2期

6 郭建强;王传宝;张彬;;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动物保健;2008年06期

7 陆国林;何海健;;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兽医科学;2010年06期

8 张念章;储岳峰;赵萍;高鹏程;贺英;逯忠新;;重叠PCR法构建副猪嗜血杆菌外源打靶基因[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07期

9 仇微红;张盼锋;郭世宁;;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2期

10 伍诚意;步卫东;陈小玲;王小莺;季海峰;;一株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战勤;龙塔;薛云;陈坤鹏;王乐;徐惠娟;刘军涛;;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A];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邸海波;王孝友;楚常欢;宋苍浩;黄伟;;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及鉴定[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都启晶;文心田;曹三杰;黄小波;;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与其荚膜输出多糖蛋白基因的筛选和免疫原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欣;符芳;李雪松;王伟;李曦;高学军;;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洋;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学研究与环介导恒温扩增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蔡旭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诊断方法与灭活疫苗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乐敏;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学及毒力相关因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悦;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及其对氟苯尼考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牛惠;副猪嗜血杆菌细胞致死膨胀毒素细胞毒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覃娟娟;副猪嗜血杆菌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魏兴良;副猪嗜血杆菌Nagasaki和SW114株差异分泌蛋白的筛选与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董敏;四川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6 郭海祥;副猪嗜血杆菌sapA基因的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年

7 韦剑锋;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疫苗种用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乐;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9 于朋飞;副猪嗜血杆菌外膜囊泡的组分分析及免疫原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10 周学利;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及其耐药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5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615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