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在种子萌发及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本文关键词:水稻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在种子萌发及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水稻 线粒体 蛋白质表达 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 免疫印记
【摘要】:线粒体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能量供应细胞器,虽然多种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已知,但对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研究关注甚少。本研究采取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策略,制备了17个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特异性抗体,包括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细胞色素C合成酶、ATP合酶和核糖体蛋白质等5类,利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调查了这些蛋白质在水稻种子萌发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种子萌发阶段,ATP合酶中的亚基9和核糖体蛋白质S13亚基表达上调,细胞色素C合成酶CCMB和CCMC表达下调,其余13个表达没有发生变化。在叶片发育阶段,15个蛋白质发生表达上调,且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均呈现前期较低,随发育逐渐提高,到成株期达到峰值,其中部分蛋白质在成熟期仍维持在较高的峰值强度(如NAD4、CCMFc、ATP9、RPS1、RPS4和RPS7),提示这些蛋白质在成熟后的灌浆期仍发挥一定作用,而其余蛋白质在成熟期表达量明显下降,提示其功能主要是在营养生长阶段发挥。有意思的是,在叶片发育阶段,RPS19蛋白质表达下调,ATP1蛋白质的表达稳定,它们的特征和功能值得进一步关注。本试验结果直观且相对定量地揭示了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与种子萌发和叶片生长之间的关联,为深入了解其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 蛋白质表达 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 免疫印记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1302110006)
【分类号】:S511
【正文快照】: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中的主要能量供应细胞器,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为半自主性细胞器。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多态性、复杂性和易变性等特点。1992年,地钱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完成。迄今,已经有近百种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包括拟南芥[1]、烟草[2]、玉米[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兰金苹;武鹏程;郭美岑;史佳楠;韦汉福;荣瑞娟;郝育杰;杨烁;白影影;李莉云;吴琳;刘斯奇;尹长城;刘国振;;NPTⅡ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征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年03期
2 兰金苹;李莉云;贾霖;曹英豪;白辉;陈浩;刘胜南;吴琳;刘国振;;叶绿体基因编码蛋白质在水稻叶片生长过程中的表达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金苹;丁国涛;刘钊;郭亚璐;郭美岑;史佳楠;刘国振;;水稻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在种子萌发及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2 徐兵强;贺庭琪;王力敏;王丹;孙勇;王旭初;郭安平;;黑暗条件下木薯叶绿体比较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3 兰金苹;武鹏程;郭美岑;史佳楠;韦汉福;荣瑞娟;郝育杰;杨烁;白影影;李莉云;吴琳;刘斯奇;尹长城;刘国振;;NPTⅡ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征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年03期
4 牛东东;郝育杰;荣瑞娟;韦汉福;兰金苹;史佳楠;魏健;李雪姣;杨烁;奚文辉;武鹏程;刘丽娟;吴琳;刘斯奇;尹长城;刘国振;;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检测及其表达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14期
5 李雪姣;范伟;牛东东;关明俐;缪刘杨;史佳楠;窦世娟;魏健;刘丽娟;李莉云;刘国振;;水稻病程相关PR1家族蛋白质在叶片生长及与白叶枯病菌互作反应中的表达[J];植物学报;2014年02期
6 关明俐;窦世娟;李雪姣;贾霖;史佳楠;曾祥然;贾盟;郭美岑;刘丽娟;李莉云;刘国振;;病程相关蛋白质在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过程中的表达[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20期
7 曾祥然;魏健;贾霖;关明俐;刘钊;兰金苹;刘丽娟;李莉云;刘国振;;水稻核糖核酸酶T2蛋白质在叶片生长和盐胁迫过程中的表达研究[J];核农学报;2013年06期
8 王启钊;赵海军;李文旭;刘国振;舒庆尧;;水稻LOC_Os05g02754基因的分子表征[J];核农学报;2013年03期
9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ten years of proteomics in China[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2年09期
10 余萍;苏源;孔垂思;杨静;刘林;李成云;;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与LTH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新桐;孙佳芝;高丽丽;杨正友;柴同杰;;转基因棉花中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03期
2 兰金苹;李莉云;贾霖;曹英豪;白辉;陈浩;刘胜南;吴琳;刘国振;;叶绿体基因编码蛋白质在水稻叶片生长过程中的表达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1年07期
3 白辉;王宪云;曹英豪;李晓明;李莉云;陈浩;刘丽娟;朱健辉;刘国振;;水稻叶绿体蛋白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9期
4 陈浩;李莉云;白辉;曹英豪;王宪云;刘国振;;水稻U-Box蛋白质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年09期
5 李瑞;周玮;李丽;陆巍;;水稻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Rubisco大亚基的含量变化[J];中国水稻科学;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亚怀;甜菜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J];中国甜菜;1989年01期
2 夏玉玲,张春霖,鲁成;不同处理对动物线粒体DNA提取的影响[J];蚕学通讯;2003年01期
3 方迟;刘玉方;赵兴波;;猪核线粒体假基因的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17期
4 曹庆芹,伊华林,邓秀新;两种柑橘线粒体DNA的获得与AFLP分析[J];园艺学报;2003年04期
5 陈红玲,林瑞庆,宋慧群,李国清,翁亚彪,朱兴全;Contracaecum ogmorhini复合种线粒体rrnL基因的多态性[J];动物学报;2005年02期
6 郝桂英;;线粒体基因在带属绦虫分子分类中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1期
7 易平,余涛,刘义,朱英国;水稻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受核背景的影响[J];遗传;2004年02期
8 石俊松;田存锋;许继国;张秀娟;李莉;张守全;;应用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虎的进化关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曹庆芹;谌谋华;伊华林;邓秀新;;柑橘线粒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初报[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4期
10 唐群,姚雅琴,张改生,牛娜,杨靖,鲁絮,余欣;小麦线粒体DNA快速提取体系的建立[J];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幼仕;;线粒体性糖尿病实验诊断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2 管敏鑫;邵敏华;;线粒体基因的分子诊断:早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作用的发现与预防[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2008年
3 侯万儒;陈德全;吴夏;陈瑜;彭正松;周材权;杨军;;亚洲黑熊四川亚种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骞;杨昭庆;黄小琴;孙浩;史磊;林克勤;于亮;陶玉芬;刘淑媛;柯金坤;褚嘉yP;;不同海拔藏族群体间线粒体:基因12个单核苷酸差异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叶薇;吕建新;;线粒体基因MTATP6变异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马艳艳;李溪远;吴桐菲;刘玉鹏;王峤;丁圆;邹丽萍;杨艳玲;;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缺陷病临床及线粒体基因型分析[A];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邓冠华;周新;刘松梅;谢焱;梁纯子;;糖尿病线粒体基因及核基因突变筛查基因芯片的研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8 常芸;;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线粒体基因标记[A];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7年
9 尹士男;潘长玉;;中国40岁以下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线粒体基因(tRNA)~(Leu(UUR))3243突变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朱慧丽;翁建平;;线粒体糖尿病外周血白细胞DNA突变拷贝量与患者临床表现的研究[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女性比男性长寿缘于基因变异?[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2 何德功;受精卵基因疗法可治线粒体病[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张孟军;高血压和胆固醇偏高有新解[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龙建纲;衰老及相关疾病中线粒体损伤与保护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雨浓;中国西南地区原发性心肌病与线粒体基因改变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业发;线粒体基因揭示狼的高原适应性[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严旭坤;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流行病学调查及线粒体基因变异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8年
4 廖宇;线粒体糖尿病的一例患者的家系调查与基因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5 李兰;线粒体基因12026A→G突变与延边地区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6 刘伟强;内蒙古将军沟墓地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单懿;应用线粒体序列对几种海参的初步鉴定和系统分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张俊成;中国春小麦3B染色体Sr2/FHB区BAC测序及大片段线粒体DNA插入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1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64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