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ZmHAK1基因拟南芥吸收转运钾离子的研究及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转ZmHAK1基因拟南芥吸收转运钾离子的研究及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转基因拟南芥 ZmHAK1基因 表达分析 钾效率 RNA干扰载体
【摘要】:钾是农作物生产、丰收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但我国耕地土壤普遍缺钾,钾素缺乏已成为作物优质高产的限制因子。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生长,有许多非生物胁迫应答基因参与调控,使植物自身适应环境。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低钾胁迫应答基因被发现。研究这些耐低钾基因的功能,培育出新的耐低钾农作物品种,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是高效利用土壤中钾素营养的有效途径。低钾胁迫下,植物主要利用高亲和钾转运体吸收介质中的K+,因此研究高亲和钾转运体吸收转运钾的能力具有实践意义。为此,本文进行了转Zm HAK1基因拟南芥的研究及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旨在探索Zm HAK1基因对植物吸收转运钾离子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利用蘸花侵染法将已构建的p Cambia1301-Zm HAK1重组质粒转化到高亲和钾转运体基因缺失的拟南芥突变体中。利用浓度为0.1%的Basta对转化植株进行筛选,对存活的阳性植株进行Bar基因和Zm HAK1基因的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转Zm HAK1基因的T1代拟南芥植株。继续繁殖、筛选、鉴定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拟南芥T5代。以T5代植株为材料进行q RT-PCR试验。结果表明,Zm HAK1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各组织均有表达,无表达特异性,但在根、茎中表达量较高。对转基因拟南芥在持续低钾胁迫处理下根、茎、花中Zm HAK1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m HAK1基因的表达受低钾胁迫诱导,不同组织中目的基因表达量不同程度上调,且维持较高表达水平,其中根部目的基因表达量上调最高,72h时的表达量达到处理前的19倍。钾吸收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具有较大的Imax值和较小的Km、Cmin、β值,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吸收平衡,说明过表达拟南芥植株有较强的吸钾能力。钾含量相关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过表达拟南芥有较大的AKA和KUI值,说明过表达植株不仅有较强的吸钾能力,而且有较好利用钾的能力。主要逆境生理指标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过表达拟南芥植株在低钾胁迫环境中,细胞受伤害程度明显低于突变体对照,进一步说明过表达拟南芥植株耐低钾胁迫能力较突变体对照有所提高,能够对低钾胁迫产生响应。低钾胁迫下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和突变体植株的根长、开花时间及成熟期性状比较结果表明,过表达植株开花早于突变体;籽粒千粒重高于突变体;在一定范围内,钾含量越低根越显著长于突变体,说明过表达植株对低钾有更好的适应性。本试验构建了RNA干扰表达载体p RNAi-Zm HAK1,为进行玉米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期望利用RNAi技术干扰玉米中Zm HAK1基因的表达,来进一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
【关键词】:转基因拟南芥 ZmHAK1基因 表达分析 钾效率 RNA干扰载体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4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英文缩写词表12-13
- 第1章 文献综述13-23
- 1.1 钾资源状况13-15
- 1.1.1 土壤供钾状况13-14
- 1.1.2 钾肥资源状况14-15
- 1.2 植物钾营养性状改良15-21
- 1.2.1 植物钾效率的遗传基础15-16
- 1.2.2 植物钾效率的分子基础16-19
- 1.2.3 植物钾营养性状的改良19
- 1.2.4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概述19-21
- 1.3 RNA干扰技术21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21-23
- 第2章 ZmHAK1转化拟南芥突变体23-31
- 2.1 材料与方法23-27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23-24
- 2.1.2 植物材料的培养及处理24
- 2.1.3 pCambia1301- ZmHAK1转化菌种的验证24-25
- 2.1.4 蘸花侵染法转化拟南芥突变体25-26
- 2.1.5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26
- 2.1.6 转基因拟南芥DNA的PCR验证26-27
- 2.2 结果与分析27-30
- 2.2.1 pCambia1301-ZmHAK1转化菌种的验证27
- 2.2.2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27-28
- 2.2.3 T1代阳性转化子DNA的PCR鉴定28-29
- 2.2.4 转基因拟南芥的稳定性检测29-30
- 2.3 讨论30-31
- 第3章 ZmHAK1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31-39
- 3.1 材料与方法31-34
- 3.1.1 植物材料及处理31
- 3.1.2 转基因拟南芥总RNA提取31-32
- 3.1.3 反转录合成cDNA32-33
- 3.1.4 qRT-PCR定量分析33-34
- 3.2 结果与分析34-37
- 3.2.1 转基因拟南芥提取的总RNA34
- 3.2.2 ZmHAK1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34-35
- 3.2.3 ZmHAK1基因低钾胁迫诱导表达分析35-37
- 3.3 讨论37-39
- 第4章 转ZmHAK1基因拟南芥钾效率探索39-53
- 4.1 材料与方法39-45
- 4.1.1 植物材料39
- 4.1.2 钾吸收动力学研究39-40
- 4.1.3 钾含量测定40-41
- 4.1.4 生理指标测定41-45
- 4.2 结果与分析45-51
- 4.2.1 钾吸收动力学特性分析45-47
- 4.2.2 钾利用机制研究47-51
- 4.3 讨论51-53
- 第5章 转ZmHAK1基因拟南芥表型分析53-57
- 5.1 材料与方法53-54
- 5.1.1 材料处理53-54
- 5.1.2 试验方法54
- 5.2 结果与分析54-56
- 5.2.1 拟南芥花期54-55
- 5.2.2 根伸长量55
- 5.2.3 成熟期性状55-56
- 5.3 讨论56-57
- 第6章 pRNAi- ZmHAK1表达载体的构建57-71
- 6.1 材料与方法57-65
- 6.1.1 试验材料57-58
- 6.1.2 正、反向片段的获得58-63
- 6.1.3 正向片段插入中间载体pSK-int63-64
- 6.1.4 反向片段插入重组质粒pSK-int-ZmZ64
- 6.1.5 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64-65
- 6.2 结果与分析65-69
- 6.2.1 重组质粒T-ZmGRZ、T-ZmGRF的验证65-66
- 6.2.2 正向片段插入到中间载体pSK-int66-67
- 6.2.3 反向片段插入到重组质粒pSK-int-ZmZ67-68
- 6.2.4 反向重复序列插入到表达载体68-69
- 6.3 讨论69-71
- 研究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80
- 作者简介80-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宇华;廖峥嵘;赵娟;王忠海;;认识小干扰RNA、微RNA和RNA干扰[J];生物学教学;2009年08期
2 马晋平,詹文华,汪建平,高劲松,殷勤伟;RNA·RNA干扰[J];自然杂志;2003年01期
3 刘惠莉,陆承平,朱伟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RNA干扰[J];中国病毒学;2005年03期
4 邱龄;肖传实;曾秋棠;李茂莲;;靶向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的短发夹RNA的功能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3期
5 孙宇;马玉媛;罗佳;章金刚;;应用RNA干扰沉默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J];生物技术通讯;2012年01期
6 于国龙,何蕴韶;遗传学研究的新工具:RNA干扰[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04期
7 王秀杰;;RNA干扰: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机制——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简介[J];科技导报;2006年12期
8 徐宁,陈智;哺乳动物RNA干扰中小干扰RNA载体表达策略及其表达盒[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年06期
9 李铁军;康楷;宋建宁;胡瓒斓;张秉强;张才全;;RNA干扰抑制结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08期
10 李婷婷,赵丽娜,宁寒冰,韩英,刘志国,樊代明;双向启动子小干扰RNA载体干扰效率的验证[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德银;;RNA干扰在病毒研究和控制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浩;李菊香;孙国芳;洪葵;程晓曙;;RNA干扰沉默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的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牛鹏霞;沈鹤;赵书红;樊斌;;一种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验证[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玉稚;王汉森;潘虹;李美蓉;包新华;金靖;吴希如;;大鼠Mecp_2基因的RNA干扰有效序列筛选[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孔祥平;;RNA干扰与乙型肝炎[A];2004年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4年
6 姜林娣;王吉耀;王汉洲;赵凤娣;鲍春德;邹和建;;RNA干扰抑制COX-2合成以及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谭兵;李瑜元;聂玉强;杜艳蕾;;RNA干扰对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朱t 燕;仇灏;周迎会;吴士良;;一种新型糖基转移酶:β3GalT7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细胞学表型功能的初步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9 詹鹰;刘继红;封江南;肖恒军;李忠远;张朝晖;王涛;陈俊;王少刚;叶章群;;腺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对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PDE5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敏;何丹;冯九庚;唐容;洪涛;蒋丽萍;;RNA干扰沉默Cx43基因表达抑制血管再狭窄[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中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国栋;RNAi抑制HIF-1α表达对肿瘤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赵平;RNA干扰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黄捷;RNA干扰热休克蛋白27基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4 陈家文;RNA三级结构折叠以及RNA干扰相关的动力学[D];武汉大学;2013年
5 陈波斌;核酶和RNA干扰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蔡从利;以质粒为基础的RNA干扰方法的建立以及凋亡相关基因HSD11的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梁之聘;多靶位RNA干扰对HIV-1抑制作用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魏军民;RNA干扰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孙聪;STAT3特异性短干涉RNA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闵安杰;RNA干扰沉默TREM-1对脆弱类杆菌脂多糖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布道;dsRNA和重组TMV介导的针对玉米黏虫Chitinase基因的RNA干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冯尚祥;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RNA干扰多聚蛋白聚糖酶-1基因对人骨髓干细胞骨架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王超;Tf-PEG-PEI载RNA干扰质粒靶向沉默PC-3细胞核干因子的体外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雷;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对烟草的遗传转化[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邢艳茹;褐飞虱Dnmt1和N6amt2的表达和功能分析及甜菜夜蛾RNA干扰致死基因的克隆[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青青;RNA干扰调控水稻齿矮病毒在介体褐飞虱培养细胞内的持久侵染[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邵丹丹;家蚕BmVps4和BmVta1功能的初步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范冰玉;转ZmHAK1基因拟南芥吸收转运钾离子的研究及RNA干扰载体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6年
9 蒋晓芳;抗粗缩病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玉米茎尖生长点原位转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志艳;应用小RNA及RNA干扰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致病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5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68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