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中国煤炭消费需求突变识别分析及预测

发布时间:2017-10-21 05:36

  本文关键词:中国煤炭消费需求突变识别分析及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煤炭消费需求 突变识别 需求预测 PPM


【摘要】:中国曾经提出“能源革命”这一概念,其主要意义在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一时间能源发展成为社会讨论的主题,“能源革命即为革煤炭命”的观点在一间件内成为众多专家争相讨论的主要话题。在2013年召开的第22届世界能源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化石能源在二十世纪中期之前将会长期运行,煤炭在全部能源构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仍然是世界能源构成的基础,煤炭仍将在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长期以来,能源使用主要以煤炭为主,我国一直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并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虽然煤炭消费目前能耗使用率低、污染严重,带来了诸多的环保问题,但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城镇化以及经济建设中快速推进、工业化飞速发展,煤炭消费也在急速增加,同时我国又是油气资源稀缺国家,因此煤炭在主要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任然很高。近年来,煤炭能耗低,污染严重,因此能对煤炭资源造成严重挑战,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优化能源结构,将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上升为我国现阶段主要能源战略。煤炭消费突变受到诸多宏观政策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我国的煤炭消费突变进行识别分析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中国宏观控制、能源政策制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利用PPM模型对于变点问题动态实时分析的功能,同时引入了商品消费变动容忍阈值这一概念,重新定义了商品消费突变的定义,利用PPM模型的变点动态分析功能,对我国1981-2013年的煤炭消费需求进行突变识别和影响突变的重要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1981-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需求共出现了6次显著的突变,煤炭价格的短期剧烈波动、工业消费是煤炭消费需求突变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宏观政策实施、供求变化等因素为煤炭消费需求突变的基础。通过多变量与单变量这两种预测方法从模型识别和参数要求上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将在时间序列预测中使用较多的ETS预测和ARIMA预测这两个模型对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煤炭的消费量和生产量之和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煤炭消费量增长并不明显且趋近于“零”,模型发现2014年煤炭消费量为36.43亿吨,与实际结果趋于一致,模型预测到我国2020年消费量将达39.75亿吨,年均增长率为1.5%,通过模型分析我国煤炭生产量在2014年为39.87亿吨与实际消费量一致,模型预测效果较为精确,预测我国2020年为48.55亿吨,年均增长为3.6个百分点左右,消费需求有下降趋势,生产量在短期内保持缓慢增长,因此中国煤炭消费需求零增长会较煤炭生产提前到来。
【关键词】:煤炭消费需求 突变识别 需求预测 PPM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3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思路13-16
  • 1.3.1 研究内容13-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5
  • 2.1 煤炭消费和煤炭资源的特点16-17
  • 2.2 煤炭消费突变的定义17-18
  • 2.3 煤炭政策18-19
  • 2.4 全球煤炭市场分析19-20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20-25
  • 2.5.1 国外研究现状20-22
  • 2.5.2 国内研究现状22-25
  • 第三章 我国煤炭供需现状分析25-32
  • 3.1 我国煤炭资源禀赋及特点研究25-26
  • 3.2 我国煤炭消费量变化趋势26-27
  • 3.3 我国煤炭生产量变化趋势27-29
  • 3.4 我国煤炭价格指数变化趋势29-32
  • 第四章 煤炭消费突变识别分析及预测32-43
  • 4.1 PPM模型介绍32-33
  • 4.2 中国煤炭消费需求突变影响因素界定33-35
  • 4.3 中国煤炭消费突变实证35-39
  • 4.4 中国煤炭消费量、生产量预测39-41
  • 4.5 中国煤炭消费预测结果对比研究41-43
  • 第五章 总结43-46
  • 5.1 研究结论43
  • 5.2 政策建议43-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柴建;朱青;张钟毓;肖浩;汪寿阳;;国际油价突变识别及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1期

2 张洪潮;王泽江;李晓利;蒲光华;;中国煤炭消费需求波动规律及成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1期

3 刘满芝;高晓峰;屈传智;周梅华;殷馨;;中国煤炭需求波动规律研究[J];资源科学;2013年04期

4 胡军峰;赵晓丽;欧阳超;;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3期

5 张兆响;廖先玲;王晓松;宋晓倩;;基于协整关系的中国区域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J];资源科学;2009年06期

6 李金克;宋华岭;王风华;;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世界主要煤炭消费国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2期

7 张兴平;赵旭;顾蕊;;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变量协整分析[J];煤炭学报;2008年06期

8 王延中;我国能源消费政策的变迁及展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4期

9 黄飞;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1071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071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