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观念认为,对于无线、有线和光纤等传统通信,连接是计算机受到攻击的必要条件。当电子设备与互联网断开连接时,其中的数据可以被视为是安全的。然而,网络安全存在着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高频声波隐蔽通信技术,就可能使得在没有传统网络连接的条件下,出现信息隐蔽泄露的问题。上述高频声波隐蔽通信技术,及其在安全防御和攻击中的应用,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主要工作:(1)研究人耳对音频的敏感情况和常见的音频硬件设备支持的频段,给出有关数据,确定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使用的传输频点及带宽,具体采纳的频点为18kHz,带宽为1kHz。(2)设计了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详细阐述了通信系统框图、数据帧结构、同步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的设计。(3)结合信息安全领域和计算机的安全防护现状,设计了三种系统应用场景,并提出了安全防护措施。(4)实现了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测试了在不同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具体就双节点单向隐蔽通信、双节点双向隐蔽通信、多节点单向隐蔽通信三种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工作表明,依靠高频声波为载体进行隐蔽的数据传输具备有效性和可行性。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适用于近距离会面等场合下,窃取和反窃取对方的电子信息。
【关键词】:高频声波 隐蔽通信 信息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65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2.1 声波通信研究现状12-13
- 1.2.2 声波通信应用场景13-14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14
- 1.4 论文的结构14-16
- 2 声波通信原理16-20
- 2.1 声波的基本概念16
- 2.2 高频声波隐蔽通信原理16-18
- 2.3 高频声波采集播放的途径18-19
- 2.4 小结19-20
- 3 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的设计20-38
- 3.1 系统通信模型的研究和设计20-23
- 3.1.1 数字通信系统的研究20-23
- 3.1.2 系统通信模型的设计23
- 3.2 系统数据帧结构的设计23-25
- 3.3 系统同步技术的研究和设计25-27
- 3.4 系统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和设计27-30
- 3.5 系统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和设计30-37
- 3.5.1 数字通信系统检错纠错方法的研究30-31
- 3.5.2 系统信道编码技术的设计31-37
- 3.6 小结37-38
- 4 系统的应用场景设计及防护措施38-43
- 4.1 系统实现38-39
- 4.2 窃听键盘记录等实时信息39
- 4.3 文件传输39-40
- 4.4 应用于手机Android系统设备内的信息窃取40-41
- 4.5 防护措施41-42
- 4.6 小结42-43
- 5 系统仿真实验43-62
- 5.1 实验环境43
- 5.2 实验设计及过程43-52
- 5.2.1 被窃听端45-48
- 5.2.2 窃听端48-52
- 5.3 实验数据结果和分析52-60
- 5.3.1 双节点单向隐蔽通信54-56
- 5.3.2 双节点双向隐蔽通信56-58
- 5.3.3 多节点单向隐蔽通信58-59
- 5.3.4 实验结果分析59-60
- 5.4 小结60-62
- 6 总结与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6
- 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6-68
- 学位论文数据集68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彤;裘正定;;多媒体信息隐藏技术与信息安全[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柏森;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田晖;基于流媒体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袁键;基于网络流媒体的隐蔽通信模型与性能优化方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4 李赞;隐蔽通信自适应传输和频率认知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宇彬;高频声波隐蔽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杨璐皓;分布式隐蔽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3 李晓东;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的评测与改进[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4 赵显芬;基于手机微博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亚;图像信息隐藏技术及其在军事隐蔽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公延军;基于量子密码的隐蔽通信协议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柳岸祺;基于多媒体数据网络通信的隐蔽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袁炜;基于VoIP的实时隐蔽通信模型及同步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武峗;调频隐藏通信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朱海涛;基于彩信的隐蔽通信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3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10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