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石门揭煤防突效果快速检验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23:09

  本文关键词:石门揭煤防突效果快速检验的原理及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防突效果检验 石门揭煤 钻孔初始瓦斯流量 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摘要】: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灾害事故。随着煤矿开采逐渐向深部延伸,深部矿井在揭煤过程发生突出的危险性越来越大,进行深井揭煤工作时,突出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与防突效果的准确检验这一环节的缺失不无关系。防突效果的检验实际上就是在揭开煤层之前对工作面前方煤层进行最后一次突出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决定能否直接揭开煤层。因此,这种检验和判断是保证揭煤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由于石门揭煤工作面采取防突措施后,工作面打满钻孔如马蜂窝一样,很多地方的防突效果检验实际上就是采用原先突出预测的指标对工作面前方的煤层再作一次同样的预测,这些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地层被破坏,残余瓦斯压力难以准确测定;预测时间长,操作复杂;一些预测指标的临界值为经验值,普适性较差;采用静态预测法,覆盖范围较小等。因此研究一种快速而准确的防突效果快速检验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石门揭煤工作面采取防突措施前后煤层变化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快速检验煤层防突效果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到连续钻进初始瓦斯流量法检验石门揭煤防突效果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连续钻进过程瓦斯涌出特性;采集有代表性的煤样进行100次钻孔初始瓦斯流量测定试验,得到每一个煤样的连续钻进初始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压力的关系,根据瓦斯压力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的关系,获得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的突出临界值。具体结论如下:(1)分析打钻过程中煤体瓦斯的流动模型,得到向钻孔涌出的三部分瓦斯的渗流方程和解析解,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连续钻进瓦斯涌出特性。(2)研制一套连续钻进初始瓦斯流量测定试验平台,能够实现在向煤层打钻的同时连续测定钻进过程中涌出的瓦斯流量及其分布。从西北、西南、东北、中东部的主要产煤省份采集11个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了100次钻孔初始瓦斯流量测定试验,获得了不同煤阶在不同气体压力下的连续钻进初始瓦斯流量及其分布。(3)对钻孔涌出的初始瓦斯流量分布曲线进行图谱分析,发现无论是长焰煤、气煤、焦煤还是无烟煤,钻孔初始瓦斯流量分布均能表征煤层的不同突出危险程度。(4)喷孔是一种瓦斯动力现象,属于一种小型突出。试验过程中成功检验到喷孔时的钻孔初始瓦斯流量分布曲线,河南薛湖煤样在充入0.944MPa的CO2时,检测到喷孔时的最大瓦斯流量达到7.316L/s,是平均值的18倍。(5)为了定量地描述钻进过程中煤体的突出危险性,我们把单位长度钻孔的初始瓦斯流量之和作为指标,也就是每钻进一米钻孔涌出的瓦斯总体积,我们称之为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研究发现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压力呈正比,瓦斯压力越大,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也越大。测定每一个煤样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得到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也是呈正相关关系。依据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的弱突出和强突出的临界值为42.98mJ/g和103.8mJ/g,得到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的弱突出和强突出的临界值为44.65L和92.1L,并进行了突出模拟试验验证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指标预测突出的准确性。(6)由于现场煤层赋存条件及地质条件不一致,其测试条件与本试验相差较大,实际的突出的临界值可能有所变化,因此。每个石门或井筒揭煤时,应独立考察其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法的临界值。其方法是:在预测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时,同时测定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煤层的原始瓦斯压力和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可以得到本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到进行本石门揭煤防突效果检验的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指标的突出临界值。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建春;陈永超;;一种新的石门揭煤工艺的探讨[J];煤矿安全;2012年03期

2 胡宝军;石门揭煤综合防治突出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4期

3 李磊;蒋承林;;理想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实验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8年01期

4 李磊;蒋承林;杨晓燕;;理想石门揭煤突出预测模型在大平矿的应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年03期

5 李磊;刘恩波;杨晓燕;蒋承林;;理想石门揭煤突出预测指标实验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8年03期

6 王雁;桂徐根;;“阶段式”石门揭煤[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7 杨威;林柏泉;吴海进;孟凡伟;赵延旭;翟成;;“强弱强”结构石门揭煤消突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张银振;;石门揭煤综合消突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州煤炭;2011年07期

9 葛兆龙;陈久福;杨晓峰;王荣超;汤积仁;;“五步法”渐进式快速石门揭煤新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4期

10 龙建明;李文树;陈久福;周声才;李宗福;;松藻煤矿快速石门揭煤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平;;安全高效石门揭煤技术实践[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2 韩新矿;孟赵刘;;挖装机在石门揭煤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上)[C];2012年

3 张先和;赵俊峰;;深水平强突煤层石门揭煤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4 辛新平;;石门揭煤最小预留岩柱厚度的确定[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5 马永庆;张清田;王根卿;白振峰;崔运生;;鹤煤八矿石门揭煤技术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6 陈存强;周二元;车路;;特厚高地压极松软突出煤层大断面石门揭煤一次成巷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念红;刘操;;高压力强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和过煤段防突技术[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8 李志红;何勇;;复杂断层带石门揭煤施工技术[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9 马献超;闫刘强;;高压脉冲水射流割缝技术在快速石门揭煤中的应用[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10 谢东海;吴正水;曾新文;;高压水割缝增透防突技术在石门揭煤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国强;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N];毕节日报;2011年

2 梁勇邋孙德峰;祁东矿科技兴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世祥;石门揭煤防突效果快速检验的原理及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陈裕佳;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谢雄刚;石门揭煤过程煤与瓦斯突出的注液冻结防治理论及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鹏;石门揭煤环形闭合底板巷区域防突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2 何钒;石门揭煤煤岩力学特性分析与数值模拟[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3 田加加;糜棱状严重突出煤层石门揭煤综合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刘宪正;石门揭煤和立井揭煤卸压抽排钻孔布置数学模型及可视化[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5 徐西亮;煤体固化石门揭煤防突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6 史中刚;涌山矿石门揭煤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7 张春华;石门揭煤过程中围岩的力学特征数值模拟[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九零;马家沟矿深部水平石门揭煤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9 刘勇;高压脉冲水射流增透技术在煤矿石门揭煤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谷达圣;石门揭煤围岩体塑性区形成的特征及瓦斯抽采布孔参数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27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27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b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