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让压开拓技术在眼前山铁矿深部高应力软破岩体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29 08:36

  本文关键词:让压开拓技术在眼前山铁矿深部高应力软破岩体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深部高应力 软破岩体 楔形体地压 让压开拓


【摘要】:眼前山铁矿上盘开拓工程一般布置于软破岩体之中,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上盘开拓工程在深部高应力作用下变形破坏严重。通过调研查明了矿山深部地压的显现部位及显现形式,分析了开拓巷道在深部地应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并计算了上盘楔形体对开拓工程施加的附加应力,最终提出了让压开拓方案及让压参数的确定方法。实践证明,让压开拓方案可以有效减小深部高应力对上盘软破岩体中开拓工程的破坏作用,同时可为每个中段节省500 m左右的开拓工程量,为矿山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眼前山矿业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3BAB02B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N150104006)
【分类号】:TD263
【正文快照】: 眼前山铁矿深部开采-321 m与-500 m 2个阶段,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高×宽=18 m×20 m,主要开采对象为Ⅰ号矿体,矿体倾角70°~86°,平均厚度为133 m,走向长1 747 m,控制垂深636 m。矿石坚硬稳固,普氏系数f=7~17,节理裂隙中等发育到不发育。上盘围岩主要为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梅花;高谦;闫振华;周冬冬;;金川矿区副井工程让压支护数值分析与参数优化[J];矿冶工程;2010年01期

2 张庆堂,葛妙英;让压支护在鹤壁八矿中央泵房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1995年01期

3 单仁亮;杨昊;钟华;陶宇;;让压锚杆能量本构模型及支护参数设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朱长远;张肖东;;框架式让压风门在高压力矿井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年08期

5 余伟健;高谦;韩阳;张周平;韦寒波;;不稳定围岩开挖与让压支护的优化设计及数值分析[J];煤炭学报;2008年01期

6 王晓振;鞠金峰;许家林;;神东浅埋综采面末采段让压开采原理及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7 刘波涛;高明仕;闫高峰;袁得江;;锚杆(索)让压装置作用原理及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1年06期

8 陈新年;张志梁;张琨;;新型锚杆(索)让压减震环的试验分析[J];煤矿安全;2014年03期

9 杨宏波;卢军明;郭红兵;;曹窑矿煤巷“松帮让压”支护技术应用分析[J];煤矿开采;2008年02期

10 郑兰普;巷道让压桁架支护的研究及应用[J];煤矿设计;199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庆显;;大埋深高应力巷道让压支护技术应用[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2 高法民;李廷文;;深井高地应力综放巷道高强让压支护技术[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庆显;;大埋深高应力巷道让压支护技术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青;常村矿推广“松帮卸压”支护技术[N];经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冲;软岩巷道让压壳—网壳耦合支护机理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符星星;地下洞室让压锚索支护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彪;让压锚杆(索)在挤压型大变形地下硐室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于勇刚;高强让压锚杆支护特性及让压卸压耦合作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李亚晨;电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让压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5 汪北方;大安山煤矿深部巷道动载条件让压支护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6 刘德利;回采巷道预应力让压均压锚杆支护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阁;预应力让压锚杆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其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8 魏德宁;煤矿新型密闭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36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36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