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瓦斯爆炸 初始温度 初始压力 爆炸压力 压力上升速率 爆炸极限 数值模拟
【摘要】:瓦斯爆炸具有瞬时性、复杂性和破坏性的特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初始温度、初始压力、瓦斯浓度、氧含量等均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探索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条件下的瓦斯爆炸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并从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两个方面对爆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热爆炸理论和链式反应理论,描述了瓦斯爆炸过程,着重分析了点火初始阶段的发展过程,给出了瓦斯爆炸的点火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瓦斯爆炸反应速率、爆炸特性表征参数、爆炸极限等的影响。通过不同瓦斯浓度下的爆炸实验,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的最佳浓度为10.1%。运用特殊环境20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对不同初始温度条件下处于最佳浓度的瓦斯的爆炸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25℃~200℃)内,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最大爆炸压力呈指数降低,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略有增大,点火延迟时间缩短。通过对不同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条件下瓦斯爆炸极限的研究表明:在实验温度(25℃~200℃)和压力(0.1Ma~1.0MPa)范围内,随着初始温度或/和初始压力的升高,爆炸上限升高,爆炸下限降低,极限范围扩大;爆炸上限随初始温度或初始压力的升高呈指数上升,爆炸下限随初始温度的升高呈指数下降,随初始压力的升高呈直线下降;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两者对爆炸极限的耦合影响比单因素影响要显著得多,且高于两者影响作用的加和。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极限的实验值与理论值一致性良好,且随初始温度或压力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借鉴危险度的概念及模糊评价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初步评估瓦斯爆炸危险性的方法。借助CHEMKIN及FLUENT软件包对瓦斯爆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温度及主要自由基浓度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爆炸反应的主要基元反应;通过对爆炸流场的分析,再现了密闭空间中瓦斯爆炸的发展过程。在模拟温度范围(298K~1173K)内,爆炸温度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较之初始温度的温度升高均在2400K左右;最大爆炸压力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最大爆炸压力的模拟值略高于实验值,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模拟值与实验值逐渐接近;反应时间随初始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初始压力增大时,反应初期的火焰速度变化不明显,而反应后期的火焰速度则随之加快,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平均火焰速度加快,反应时间缩短。当初始压力升高相同值时,较高的初始温度使爆炸温度升高的幅度较大;当初始温度升高相同值时,较高的初始压力使最大爆炸压力降低的幅度较小。因此,当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同时升高时,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将增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1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延河,赵延湘;利用“瓦斯爆炸三角形”理论 加强通防隐患工程的管理[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S1期
2 魏引尚,张俭让,常心坦;瓦斯爆炸的突变模型[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樊小涛,李祖邦,蔡周全;瓦斯爆炸对动物损伤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4期
4 牛家宝;;浅谈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07年05期
5 唐建军;;水抑制瓦斯爆炸的实验综述[J];陕西煤炭;2008年06期
6 陈晓军;侯海苗;;瓦斯爆炸及其预防[J];煤;2008年02期
7 翟成;林柏泉;叶青;陆振国;朱传杰;张志雨;;结构异常管路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郑治;;哀伤的瞬间——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回放[J];现代职业安全;2009年05期
9 孙海山;;从人的因素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及治理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10 满旭波;;瓦斯爆炸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重中之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廉;;瓦斯爆炸、森林大火、地震及其它[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樊小涛;蔡周全;;瓦斯爆炸对动物损伤的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任和平;付军;李志强;;成批瓦斯爆炸烧伤的治疗体会[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4 梁运涛;于贵生;王刚;;瓦斯爆炸传播的热力学和运动特性实验研究[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磊;司荣军;张延松;韩丽丽;;瓦斯爆炸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秀云;周丽萍;;屯兰煤矿“2·22”瓦斯爆炸急诊伤员院内接诊和分流模式与意义探讨[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魏引尚;常心坦;;瓦斯爆炸参数的理论计算及机理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志伟;刘志强;王绍敏;王海标;;瓦斯爆炸及其防治[A];山东煤炭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聂百胜;李祥春;戴林超;李海龙;张忱;;基于三棱形表面积的瓦斯爆炸火焰图像的分形特征[A];第五届全国计算爆炸力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10 宫广东;刘庆明;白春华;;管道中瓦斯爆炸特性的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勇义;瓦斯爆炸及预防[N];山西日报;2001年
2 松藻煤电石壕煤矿救护队 王廷永;当瓦斯爆炸以后[N];经理日报;2007年
3 赵杰;瓦斯爆炸根源应是管理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记者 苏晓洲 谭剑 谢樱;井下存瓦斯爆炸可能[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王衍诗;从非典防控看瓦斯爆炸[N];光明日报;2003年
6 安杰尔;处理瓦斯爆炸的技术要点和难点[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记者段宝成;交城农民梁润珍 潜心钻研搞发明[N];山西科技报;2009年
8 陈建营;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9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杨威;如何防止煤矿瓦斯爆炸[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刘见中;煤矿瓦斯爆炸频发敲响安全警钟[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瓦斯浓度对爆炸传播及瓦斯爆炸诱导煤尘爆炸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高娜;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杨春丽;突出诱发瓦斯爆炸数值模拟及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李孝斌;矿井瓦斯爆炸感应期内反应动力学分析及光学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应迪;瓦斯爆炸对矿井通风网络的动力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6 魏春荣;多孔材料对瓦斯爆炸抑制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润之;点火能量与初始压力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如明;泡沫陶瓷隔爆棚抑制瓦斯爆炸的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9 朱传杰;爆炸冲击波前流场扬尘特征及其多相破坏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江丙友;瓦斯爆炸多参数时空演化及气固射流幕抑爆特性[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琴;矿井作业场所瓦斯爆炸倾向性评价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胡铁柱;瓦斯爆炸传播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
3 李艳红;受限空间内瓦斯爆炸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赖芳芳;电火源引爆瓦斯的规律和特征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5年
5 韦刚;基于事故链模糊事故树分析法的瓦斯爆炸关键危险源辨识与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6 孙豫敏;基于管道异常特征的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许浪;瓦斯爆炸冲击波衰减规律及安全距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梁栋林;感应荷电细水雾抑制管道瓦斯爆炸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史晓亮;中尺度瓦斯爆炸试验管道测试系统调试与分析[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10 李鹏;密闭空间瓦斯爆炸温度与压力变化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9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6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