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直与水平凹形边坡力学结构及稳定性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平直与水平凹形边坡力学结构及稳定性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几何形态 平直边坡 水平凹形边坡 力学结构 稳定性
【摘要】:为了研究平直和水平凹形边坡稳定性差异的内部机理,以简支梁结构和两铰拱结构为基础模型,建立了平直和水平凹形边坡的整体力学模型,推导出端帮结构中的轴力、剪力和弯矩等基本力学参数计算公式,揭示了整体力学结构差异对稳定性的影响关系。通过建立边坡分析的三维模型,研究了平直与水平凹形边坡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凹形边坡的曲面拱形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剪应力的集中分布,降低边坡失稳的风险,其稳定性优于平直边坡;内排跟进缩小坑底宽度能够有效提高端帮边坡稳定性;平直和水平凹形边坡稳定性随边坡角的增大均呈现线性递减;随着边坡高度的增加,水平凹形边坡相比平直边坡稳定系数增加的幅度逐步减小。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034005)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SKLCRSM10X01)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3_950)
【分类号】:TD824.7
【正文快照】: 平直边坡结构是分区开采露天矿山的基本边坡形态,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尤其对于分区开采的露天煤矿[1]。而对金属露天矿山而言,由于矿物资源与剥离物没有明显的分层界面,赋存状态多为集中块段分布,且埋藏深度较大。因此,开采形成的采场多为深凹圆及椭圆形结构,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朝银;;露天采矿场边坡稳定性判别及监测管理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1989年01期
2 张志国,陈文华,武志华,王丽莲;浅谈加强边坡管理的现实意义[J];包钢科技;2003年05期
3 李诚;林增生;;用喷锚网加固高边坡[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4年01期
4 P.M霍利;周正濂;;下盘边坡的破坏机理与设计依据[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7年15期
5 尹志东;;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中的边坡分类和调查工作[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7期
6 王玲;陈伯恒;宋峻;;黄石市一门一西路南侧余家山高边坡整治技术[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4期
7 P.M.霍利;祝玉学;;下盘边坡的破坏力学及设计依据[J];国外金属矿采矿;1987年12期
8 宋殿君;;边坡倾角与高度的关系和实例[J];金属矿山;1980年06期
9 邹成杰;;天生桥水电站厂房南边坡倾倒破坏分析及工程治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1年01期
10 何文经,谢申兰;土岩混合边坡喷锚加固技术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进;王龙;王首智;林兴元;田华;;关于高边坡勘察设计问题的探析[A];四川省地质学会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汉东;汪文英;;水电工程高边坡安全度标准研究[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3 刘刚;;三峡库区边坡植物生态防护措施[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任大春;朱国胜;陈劲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高边坡渗流监测及其规律性分析[A];2004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郑筱彦;;未确定滑面边坡破坏性模型试验方法[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查伟;;浅谈路基边坡的整治[A];2013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路青;杨志法;尚彦军;刘英;;锚喷结构边坡表面绿化的新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8 鲁兆明;祝玉学;;用破坏密度最大概率点法评价边坡可靠度[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9 介玉新;;加筋高边坡及计算方法[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包太;税月;;含水裂隙边坡失稳破坏机理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记者 陈涛;施工谨记 润肺养生[N];中国交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家春;公路边坡降雨灾害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吴进良;多级边坡公路荷载及变幅水位作用下的超高路堤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3 武红娟;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田小甫;太原晋阳大佛边坡岩体风化分级及地震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保国;滇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氋边坡抗震稳定性数值分析及支护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何洪;红层软岩高边坡多级框架锚杆地震动力响应及抗震设计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周超;基于环境和景观的公路路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洪文江;季节冻土区边坡冻融渗流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黄立明;边坡回填压脚治理措施的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罗清井;树根固坡对高填路堤稳定性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马继良;软岩边坡肋柱式锚杆加固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赵亚杰;陕南山区降雨引发边坡失稳的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薛东峰;秦岭山区公路高边坡综合排水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李游;坡积土长期抗剪强度以及边坡时变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74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27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