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动力区划在冲击地压矿井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地质动力区划在冲击地压矿井中的应用 出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冲击地压 地质动力区划 活动断裂 构造 矿震
【摘要】:为解决和降低冲击地压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带来的危险,以抚顺老虎台矿区为研究对象,对老虎台矿区的活动断裂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地质动力区划的方法,通过应用地形测量图,并且结合卫星照片、地震震源分布图等,查明了老虎台矿区的Ⅰ~Ⅴ级活动断裂,确定了研究区域内的活动断裂,并且划分出了区域内断块结构.由各级活动断裂所划分出的断块结构表明了老虎台矿区现今构造运动的情况.通过现场考察,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明确了活动断裂对老虎台矿区冲击地压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断裂构造与区域地震的分布以及活动断裂对冲击地压和矿震的影响.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4085)
【分类号】:TD324
【正文快照】: 0引言冲击地压是指聚积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井巷发生爆炸性事故,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震动和破坏、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坏等[1].冲击地压还会引发或可能引发其他矿井灾害,尤其是瓦斯与煤尘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姜耀东;潘一山;姜福兴;窦林名;鞠杨;;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J];煤炭学报;2014年02期
2 隋惠权,范学理;深井开采地质灾害及矿山地震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伟;杜凯;荣海;高亚伟;;冲击地压的构造应力条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潘环喜;;高应力高瓦斯条件下煤巷冲击地压防治的理论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29期
3 袁子清;杨小聪;唐礼忠;杨承祥;汪令辉;;揭示矿山岩体稳定性变化特征的地震活动定量特征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S1期
4 汪令辉;;冬瓜山矿山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研究[J];矿业快报;2008年09期
5 关众;李岚;;东滩煤矿一采区矿井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分析[J];煤炭工程;2012年S2期
6 何学秋;窦林名;牟宗龙;巩思园;曹安业;何江;;煤岩冲击动力灾害连续监测预警理论与技术[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7 舒彦民;刘永立;秦涛;;新兴矿冲击地压机理分析[J];价值工程;2014年25期
8 陈鹏;李学龙;陈学习;庞招辉;;冲击地压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对策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9 杨随木;张宁博;刘军;赵善坤;;断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10期
10 冀贞文;白光超;;深部巨厚砾岩层下高应力煤柱冲击地压防治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袁子清;杨小聪;唐礼忠;杨承祥;汪令辉;;揭示矿山岩体稳定性变化特征的地震活动定量特征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金海;翟明华;陈学习;郭信山;;煤矿冲击地压分区分级治理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贾宝新;矿震监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2 杨威;煤岩变形破裂电磁和微震信号关联响应机理及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3 张瑞玺;开滦矿区深部煤层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体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4 伍伟斌;华亭矿区开采动力灾害危险性综合分析系统研发与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5 向鹏;深部高应力矿床岩体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基伟;王家山矿急倾斜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破断机理及强矿压控制方法[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7 姚顺利;巨厚坚硬岩层运动诱发动力灾害机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宁博;断层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工程实践[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2 刘东锐;深部大水矿床超前疏干方案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白金超;综放采场沿空巷道底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洪;张吉良;蔡美峰;董鹏;关金龙;张永;;大同矿区地应力测量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王兆磊;周辉;;在反演过程中利用不同范数准则压制噪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3期
3 姜福兴;杨淑华;成云海;张兴民;毛仲玉;徐方军;;煤矿冲击地压的微地震监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4 范学理,于政喜,隋惠权,洪加明;台吉煤矿急倾斜开采煤层底板移动引起的矿山破坏[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5 梁冰,章梦涛;矿震发生的粘滑失稳机理及其数值模拟[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6 张宏伟,黄明利,张文军;北票矿区岩体应力状态的数值分析[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7 冯德山,戴前伟,左德勤;地质雷达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正演[J];勘察科学技术;2004年06期
8 唐巨鹏,潘一山,李英杰;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ep-level rockburst in Fuxin coalfield[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5年01期
9 彭苏萍;;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开发地质评价研究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J];煤;2008年02期
10 蓝航;齐庆新;潘俊锋;彭永伟;;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志有;;冲击地压的防治[J];煤炭技术;2009年05期
2 李春印;;浅析冲击地压成因及影响因素[J];陕西煤炭;2009年02期
3 刘捷;;冲击地压的研究与控制[J];山西焦煤科技;2009年08期
4 祁小平;;忻州窑矿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浅谈[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5 李春睿;康立军;齐庆新;毛德兵;刘全明;李宏艳;彭永伟;;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与冲击地压关系初探[J];煤炭学报;2010年02期
6 郭光辉;李新明;郑林杰;;浅析跃进矿冲击地压危害与预防[J];陕西煤炭;2010年02期
7 张新江;;煤矿冲击地压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煤;2010年04期
8 闫永敢;朱涛;张百胜;康立勋;;冲击地压震源机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赵国荣;;冲击地压的特征分析与治理措施[J];煤;2010年07期
10 乔元栋;徐青云;;大同忻州窑矿冲击地压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探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兴亚;;忻州窑矿冲击地压发生原因与特点分析[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2 车用太;鱼金子;王琦;王尤培;黄积刚;马志峰;;山东某煤矿的冲击地压及其灾害与防治[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3 徐曾和;章梦涛;;冲击地压失稳理论及其应用[A];第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0年
4 王来贵;潘一山;梁冰;章梦涛;;冲击地压的分叉分析[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5 齐庆新;刘天泉;;冲击地压的煤岩层结构破坏与摩擦滑动机理初探[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6 齐庆新;康立军;毛德兵;王永秀;;我国冲击地压现状与研究进展[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7 闫宪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应用与实践[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余进荣;李保延;王冬泉;;关于防治冲击地压工作的几点认识[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韩延晟;;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的防治[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思国;;辖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形势分析[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杨晓东;河南拟建冲击地压防治工程研究中心[N];中国煤炭报;2010年
2 文诚 记者 张益龙;龙煤集团全力防治矿井“冲击地压”新患[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陈鹏 魏明尧;冲击地压——煤矿的冷血杀手[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杨晓东;与冲击地压的正面较量[N];中国煤炭报;2011年
5 记者 彭晓和;防治冲击地压灾害效果显著[N];抚顺日报;2007年
6 宁建民;华丰煤矿综合防治冲击地压矿井获新生[N];经理日报;2008年
7 宁建民;华丰矿冲击地压预报防治达国际先进水平[N];经理日报;2008年
8 叶青;常村矿多举措加强冲击地压防治[N];经理日报;2009年
9 高飞;双鸭山分公司成功防治“冲击地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10 记者牛成;龙煤集团要求各分公司力防“冲击地压”新患[N];中国煤炭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永敢;大同矿区冲击地压防治机理及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潘一山;冲击地压发生和破坏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1999年
3 兰天伟;大台井冲击地压动力条件分析与防治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郭建卿;液固全耦合爆破致裂防治冲击地压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5 王旭宏;大同矿区“三硬”煤层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超;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代高飞;岩石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及冲击地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潘立友;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可识别性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9 宋维源;阜新矿区冲击地压及其注水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成云海;微地震定位监测在采场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3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33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