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极近距离跨采工作面合理布置及巷道支护技术

发布时间:2018-01-14 19:26

  本文关键词:极近距离跨采工作面合理布置及巷道支护技术 出处:《煤矿安全》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跨巷开采 安全岩柱厚度 底板巷道 工作面布置 加强支护


【摘要】:针对某矿22103工作面即将通过-413水平大巷顶板这一工程实际问题,为实现连续开采,决定采用跨采法通过底板巷道。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估算出工作面与巷道的最小安全岩柱厚度为5.9 m。根据估算结果、底板大巷钻孔参数及工作面与底板巷道的空间位置关系,留设直角梯形状保护煤柱。跨采期间,按照大巷可能受到的采动影响,对底板巷道进行分段支护,并在巷道内设置监测点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跨采阶段2条底板大巷围岩变形规律一致,不同分段处围岩变形量有差异,基本呈由中部向两端逐步递减趋势。顶板最大下沉量112 mm,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91 mm,均在可控范围内。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 that the roof of 22103 face of a certain mine is about to pass through -413 horizontal roadwa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tinuous mining, it is decided to adopt the method of cross mining to pass through the roadway of floor and adopt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minimum safe rock column thickness of face and roadway is estimated to be 5.9 m.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ed results, the borehole parameters of floor roadway and the spatial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face and floor roadway are estimated. The coal pillar is protected by the right angle ladder shape.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that the roadway may be subjected to, the floor roadway is supported by sections during the span mining. Monitoring points are set up in the roadw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law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two roadways is the sam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t different sections is different. The maximum subsidence of roof is 112 mm and the maximum of two sides of roadway is 91 mm, both of them are in controllable range.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分类号】:TD353
【正文快照】: 实际生产中,随着矿井开采的持续,工作面与巷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矿井的个别工作面不得不布置在巷道的顶板或底板岩层中。为尽可能实现连续开采,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许多矿井采用跨巷开采技术[1-3]。跨采的关键在于保证工作面顶板或底板巷道的稳定性,防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安增艳;;高埋深近距离跨采巷道群技术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6期

2 徐思曼;轨道延伸下山和上部车场近距离跨采[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S1期

3 王发达;张苍;;数形结合法跨采穿层斜交老巷实践[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6期

4 王红胜;张东升;王旭锋;范钢伟;陈涛;;综放面近距离跨采下山分区加固技术[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蒋金泉,韩继胜,冯增强;跨采条件下采场底板巷道参数的优化设计[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6 何希林;4203工作面跨采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1999年03期

7 李勇,郭景秋;综放面跨采岩巷的监控与认识[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2期

8 王世金;刘银根;;深部长距离跨采巷道稳定性预测及支护技术[J];煤炭科技;2012年03期

9 朱慎强;;深部矿井跨采上山高强稳定型支护技术探讨[J];科技视界;2014年11期

10 文中伟;;世贸“跨采”系列报道之三 5月世贸“跨采” 300海内外品牌待客商[J];纺织服装周刊;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士海;张子华;程惠东;张宪堂;;-850m大巷长距离综放跨采稳定性预测与控制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汪轶平;倪庆均;;跨采大巷围岩控制技术及变形规律研究[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3 刘传孝;谭云亮;杨永杰;徐恩虎;孟昭君;;深部软岩跨采巷道变形规律研究[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学伟;张震;李峰;李绍春;;鲍店煤矿北翼跨采软岩巷道治理技术的研究[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5 陈士海;魏海霞;吕国仁;张安康;;深部群巷道交叉段跨采超前加固支护技术[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逸邋陈飞;第三届跨采会成交75亿元[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周帆;“跨采服务”搭建“金子平台”[N];中国贸易报;2005年

3 记者 张扬;第六届跨采会成交额174.8亿元[N];南京日报;2011年

4 记者 宋志明 实习生 黄婉珍 吕莉莉;首届中国西部跨采会圆满落幕[N];陕西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郑昊 通讯员 赵彩艳 实习生 王婕妤;齐心协力办好“跨采会”[N];陕西日报;2013年

6 记者 王高峰;西部跨采会上我市成果丰硕[N];咸阳日报;2013年

7 记者 满淑涵 实习记者 李佳静 张旭;“让西部跨采会永不落幕”[N];各界导报;2014年

8 记者 王高峰;西部跨采会上我市成果丰硕[N];咸阳日报;2014年

9 记者 郑昊;本届跨采会签订合同金额达9亿美元[N];陕西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黄付平 通讯员 李战民;西部跨采会的新突破[N];中国贸易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亚运;多煤层重复跨采底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胡海;缓斜煤层群跨采底板上山的合理布置与支护[D];重庆大学;2010年

3 潘伟国;大采深底板巷道群跨采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佳佳;跨采底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希林;大采深复杂围 岩双大巷跨采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孟海军;极近距离跨采底板巷道稳定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国举;跨采动压巷道支护技术及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8 熊礼军;深部近距离连续跨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24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424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