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山西辛庄金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

发布时间:2018-02-15 13:43

  本文关键词: 金矿 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岩浆岩 断裂构造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出处:《金属矿山》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山西辛庄金矿地质构造位置属燕山沉降带西南缘与山西陆台五台隆起西北侧交切构造-岩浆活动带,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矿区现阶段地质勘探成果,对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地形特征和岩浆岩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分别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围岩蚀变特征、成矿方式、成矿温度等方面厘定了矿床成因,并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矿区断裂构造对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NW向断裂带控制了矿床的形成和定位;(2)辛庄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热能均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和岩浆成矿活动相关,片麻岩在浅部成矿流体移动、聚集和定位过程中形成了脆性断裂,为控矿构造发育提供了地质条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1)在同类型金矿床寻找中,应重点在酸性火山岩的浅成、超浅成岩脉以及大断裂带附近追索;(2)矿区及其外围应沿着大断裂带和石英斑岩脉追索,大断裂带附近的石英斑岩出露地带应为找矿的重点区域。
[Abstract]: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location of Xinzhuang gold deposit in Shanxi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Yanshan subsidence belt and the intersecting tectonic-magmatic active zone o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 side of Wutai uplift of Shanxi Lutai.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superior.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opographic features and magmatic rock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respectively, from the source of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metallogenic process, the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the metallogenic mode, etc. 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and other aspects have determined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ult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controlling effect on the quartz vein of gold-bearing sulphide. The NW-trending fault zone controls the formation and location of the deposit.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Xinzhuang gold deposit is a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type gold deposit. Both ore-forming and ore-forming thermal energy are related to Yanshanian magmatic intrusion and magmatic ore-forming activities. The gneiss formed brittle frac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hallow ore-forming fluid movement, accumulation and lo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it is further considered that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ame type gold deposits, th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superficial formation of acidic volcanic rocks. The ore area and its periphery should be traced along the great fault zone and quartz porphyry vein, and the quartz porphyry outcrop area near the great fault zone should be the key area for prospecting.
【作者单位】: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分类号】:P618.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焕章;1988年2月召开的国际热液过程和矿床成因实验研究会议简介[J];地质地球化学;1989年02期

2 王汝成,陆建军,陈小明;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成因探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年04期

3 刘东欢;刘曙宇;;剖析矿床成因及研究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1年14期

4 Ю.М.Сололов ,Т.В.Билибена;第一届全苏前寒武矿床成因会议[J];地质地球化学;1976年12期

5 谢尔宾纳;李连杰;;识别成因有争议的矿床成因标志[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8年03期

6 汤新民;天山造山发育阶段的矿床成因(第九次全苏矿床成因会议)[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09期

7 程振华;山西省吕梁地区石棉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1982年S1期

8 ;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在苏联举行[J];矿床地质;1982年02期

9 陈毓川;;中国地质学家参加了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J];地质论评;1983年01期

10 刘成刚 ,戴瑞榕;安徽某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宝;;矿床成因理论新思维[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冰;;银山矿床成因的再研究与找矿靶区的预测[A];中国矿山地质找矿与矿产经济——中国矿山地质找矿和矿产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颉炜;宋谢炎;邓宇峰;陈列锰;郑文勤;张晓琪;栾燕;王玉山;巴多恒;马波;张超波;俞军真;周河;李东;;与俯冲有关的甘肃黑山铜镍硫化物矿矿床成因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张智宇;杜杨松;滕传耀;董玉翠;李湘莲;;长江中下游安庆铜铁矿床成因:来自矿床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季克俭;谭惠静;牛存信;王伍云;;510矿区Ⅰ矿段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床成因(1968)[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6 闫仁杰;;贵州省都匀市老猫石铅锌矿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7 宋昊;徐争启;张成江;倪师军;宋世伟;王冶;;浅析云南大红山铁铜矿床成因:一个特殊的VMS矿床?[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8 刘铁庚;杨占峰;叶霖;李称心;秦朝建;冯建荣;;从西矿地质特征看白云鄂博铌稀土矿床成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忠和;胡小蝶;刘玉山;;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1963)[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10 彭省临;赖健清;杨斌;邵拥军;毛政利;;勘查模型建模方法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明;中国金矿研究成大会热点[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袁赣湘;彪炳千古的创举[N];中国矿业报;2013年

3 记者 李超;黔西南找金前景广阔[N];中国黄金报;2007年

4 艾满乾;陕西铧厂沟金矿向深部开拓[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陈愚奇;钽铌矿为江西优势“三稀”矿种[N];中国矿业报;2014年

6 李超;黔西南含“金”量高[N];西部时报;2007年

7 通讯员 汪德胜 任明哲 林江 记者 马雨农;凤飞万里觅金州[N];安康日报;2011年

8 记者 滕艳 特约记者 徐丛荣;内蒙古中西部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张琰 吕刚玉 张小涛 殷登;唤醒沉睡千年的金凤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10 秦锦丽邋余婉雯;咬定“异常”不放松[N];中国矿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格;新疆北山地区大青山金矿床成因、控矿因素与找矿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张小文;海南抱伦金矿矿床成因与深部矿体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姜丽莉;滇西北甭哥金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4 赵俊伟;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造山型金矿床成矿系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亚剑;山东省龙口南部地区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胡华斌;鲁西平邑地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夏勇;贵州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特征和金的超常富集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朱炼;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地物化遥综合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杜子图;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对金矿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7年

10 曹烨;冀西灵寿县石湖金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及深部远景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鸿;秦岭凤镇小区中上泥盆统木桐沟金属矿床成因[D];长安大学;2015年

2 戚新世;内蒙古二道河子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萍;云南武定迤纳厂矿床主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贝;河北省杏树台硫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16年

5 徐墨寒;滇西兰坪盆地大宗Cu矿床矿石矿物学特征及矿床成因[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詹小弟;东昆仑拉陵灶火中游地区铜钼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长安大学;2016年

7 强巴旺堆;西藏自治区安多县特勒沙日铅多金属矿找矿浅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罗鸣;江苏溧水马占山铜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查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周国超;辽东白云金矿床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10 王乔;河南嵩县磨沟金矿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本文编号:1513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13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