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地质矿产三维形态重构及属性场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7 16:05

  本文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形态建模 属性建模 体函数模型 四面体 三棱柱 出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地质现象和地质信息本质上是三维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使得地质工作者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地下地质情况,这是二维地质平面图件难以实现的。同时,三维地质建模已经逐步从单纯的形态建模向形态、属性建模并重这一方向发展。本文对地质矿产的形态和属性三维地质建模理论和方法深入开展了研究。针对复杂煤层底板面,以断层线、煤层边界线为界线将煤层底板划分为内部均一的小块,然后分块三维重构,最后综合生成复杂煤层三维底板面。针对各类地质数据对断层揭露不完备,使用地质勘探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联合地形地质图等多源多类别地质数据重构勘探区完整精细的三维断层模型。针对地质矿产属性场中地质属性连续变化这一特点,深入研究了线性、二次和三次四面体体函数的插值原理,并编程实现了三露天勘探区地下温度场的线性四面体体函数模拟,内蒙某勘探区地下电阻率场的二次和三次四面体体函数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地壳圈层中层状结构地质体的地质属性沿着层面方向和垂直于层面方向的变化率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特点,提出地理学第二定律补充定律来表征层状介质属性顺层和穿层方向变化率存在很大差异这一普遍规律,并使用三棱柱体函数模型模拟层状介质的地质属性变化,详细研究了线性和二次三棱柱体函数插值原理,然后使用一组模拟数据,基于三棱柱体函数模型进行检验,验证了上述所提定理。
[Abstract]:Geological phenomena an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re three-dimensional in nature. 3D geological modeling technology enables geologists to master undergrou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which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in two-dimensional geological plans.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simple morphological modeling to morphological modeling with equal emphasis on attribute modeling.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3D geological modeling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 are deeply studied. Taking fault line and coal seam boundary line as the boundary line, the coal seam floor is divided into uniform small blocks, then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blocks, and finally the complex coal seam three-dimensional floor surface is generated synthetically. In view of the incomplete disclosing of faults by various geological data, Us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rofile map, seam floor contour map and topographic geological map to reconstruct the complete and fine 3D fault model of exploration area, aiming at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geological attribute in geological and mineral attribute field. The interpolation principle of linear, quadratic and cubic tetrahedron functions is studied in depth, and the linear tetrahedron function simulation of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field in three open pit exploration area is realized by programming. The quadratic and cubic tetrahedron function simulation of underground resistivity field in a certain exploration area in Inner Mongolia is carried out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view of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e of change of geological properties along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stratigraphic direction of the middle structure geological bodies of the crust, The second law of geography is proposed to supplement the law to characterize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variation rate of stratified media attributes in the direction of stratification and transgression, and the triangular column function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variation of geological attributes of layered media. The interpolation principle of linear and quadratic triangular prisms is studied in detail. Then a set of simulation data is used to verify the above theorem based on the three-prism cylinder function model.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法明,祁鑫;三维地质建模中地质面的生成与编辑[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05期

2 王明华;白云;;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土工基础;2006年04期

3 潘懋;方裕;屈红刚;;三维地质建模若干基本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3期

4 李俊鹿;;地质开发工作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7期

5 马富强;郭宁;李小茹;胡志华;宋春;;三维地质建模在油田基础研究中的应用[J];青海石油;2007年03期

6 申健;徐大伟;蔡雄翔;;基于钻孔数据的滑坡三维地质建模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王浩天;李一波;席剑辉;;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10年05期

8 明镜;;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4期

9 张洋洋;周万蓬;吴志春;郭福生;郑翔;;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现状及建模实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王润怀;李永树;刘永和;向中林;;三维地质建模中虚拟钻孔的引入及其确定[J];地质与勘探;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加树;刘展;;多尺度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苗晋祥;吴继臣;朱学立;王永成;李自涛;;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3 刘兰法;刘展;李连伟;白永良;许明明;;基于三维建模的可视化数据挖掘初探[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杜阳;王安怡;刘亚;杨辉辉;;海洋工程地质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A];2013年度江苏省测绘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亮;侯卫生;;基于熵权法的多源三维地质建模数据误差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晓玲;张时忠;马维峰;;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工具协同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于会臻;刘展;相鹏;宋学锋;;基于Java的三维地质建模的位场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马美媛;盛蔚;叶丛英;王文强;;平湖油气田放二断块平湖组气藏三维地质建模[A];第五次东海石油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三、公开出版物[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订本)[C];1983年

10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三、公开出版物[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订本)[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朱立英 李雪梅;拓宽千米油层新视野[N];大庆日报;2008年

2 秦慧英 伍振;湖南地质矿产中介服务行为将有章可循[N];中国矿业报;2014年

3 记者 于德福;国家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进展顺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4 伍振;湖南出台地质矿产中介服务管理办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5 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 王宝林;涂光炽院士与新疆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6 彭华明 刘学努;西藏无大比例尺地质矿产填图空白被填补[N];科技日报;2011年

7 包贵银;浙江地质矿产学会六届三次理事会召开[N];中煤地质报;2011年

8 记者 张立;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将开展至2020年[N];中国矿业报;2012年

9 记者 申文力;全市地质矿产整装勘查推进工作会议召开[N];长白山日报;2012年

10 许晓岚;两院院士为我区地质矿产工作“把脉”[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前林;地质矿产三维形态重构及属性场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2 刘斌;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动态采剥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少强;一个以“移动立方体法”为关键技术的人机交互三维地质建模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邓飞;剖面三维地质建模与高斯射线束正演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小杨;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特征及三维地质建模[D];吉林大学;2014年

6 刘吉波;厚松散层条件三维地质建模与开采沉陷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董亮;离心泵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生成及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笑伟;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L区延10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钱睿;基于BIM的三维地质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吴广;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杨;扶余东区探40区块热采效果评价及工程优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陶晓丽;基于3DMine的矿山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6 余璨;云南易门铜厂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储量估算[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振振;基于多元地学信息的三维地质建模及综合演示系统[D];吉林大学;2016年

8 尹欢;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D];长江大学;2016年

9 陈王慧子;云南文山官房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找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杜槟;二氧化碳封存场地三维地质建模及现场注入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1543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43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