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工作面面宽对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运移“三带”范围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02 03:02

  本文关键词: 瓦斯卸压运移“三带” 工作面面宽 煤与瓦斯共采 绿色开采 出处:《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促进煤与瓦斯双能源安全高效开采,基于关建层理论,采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面宽对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运移"三带"范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工作面面宽条件下,覆岩关键层的移动、破坏形态将对瓦斯卸压运移"三带"范围起到明显的影响作用。如果随着工作面面宽的加大导致覆岩关键层完全破断,则导气裂隙带高度将突增至该关键层上方一层未发生破断的关键层之下,若关键层未完全破断,则导气裂隙带高度稳定在该关键层之下;卸压解吸带高度止于上覆岩层中尚未破断且下方存在离层裂隙的关键层之下,其最大高度止于主关键层之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工程实测的验证。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heory of coal and gas co-mining and promote the safe and efficient mining of coal and gas, the similarity sim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re adop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losed and built beds. The influence of face width on the range of "three zones" of gas relief migration in coal seam group mining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different face width conditions, the key strata of overburden rock are moved. The failure pattern will have an obvious effect on the range of "three zones" of gas relief migration. If the key strata of overburden rock are broken completely with the increase of face width, The height of the gas conduction fracture zone increases to below the critical layer above the critical layer, if the critical layer is not completely broken, the height of the gas conduction fracture zone is stable below the critical layer. The height of the pressure relief desorption zone is below the critical layer which is not broken in the overburden strata and there is a fissure in the layer below, and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desorption zone is below the main critical layer.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has been verified by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s.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SKLCRSM16KFB08);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SKLCRSM16DC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2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1QZ03)
【分类号】:TD7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本华;;济三矿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5期

2 邱德广;闫海丰;周纪辉;;卸压区浅孔抽放在高突工作面的应用研究[J];中州煤炭;2009年01期

3 吴海进;林柏泉;杨威;姚倩;翟成;;初始应力对缝槽卸压效果影响的数值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4 杜春志;刘卫群;;煤层钻孔卸压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温颖远;牟宗龙;蔡武;王浩;;基于正交试验的煤层卸压钻孔参数优化分析[J];煤矿安全;2013年05期

6 齐黎明,林柏泉,支晓伟;上山掘进时卸压区应力及防突长度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陈玉峰;;卸压区浅孔抽放技术在平煤四矿的研究与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9年01期

8 胡胜勇;周福宝;夏同强;刘应科;;超前顶板巷卸压消突技术的试验及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2010年03期

9 季文博;齐庆新;李宏艳;张浪;徐子杰;程志恒;;卸压煤体渗透率变化规律与声发射特征实验研究[J];煤炭工程;2014年02期

10 林锦锋;;钻孔扩孔对煤体卸压效果影响的数值分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东;张凤磊;李延才;;卸压孔与小孔径爆破卸压效果应用实践[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2 蒋金泉;韩继胜;徐方军;;倾斜地层大深度硐室群顶部卸压保护机理与效应[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1999年

3 陈寿峰;刘殿书;高全臣;王树仁;冯贵文;;卸压控制爆破设计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刘振岭;陈明泉;夏保庆;;卸压区浅孔抽放钻孔在突出工作面的应用[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5 高全臣;王刚;吕俊志;鲁冰;;高应力岩巷卸压控制爆破技术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煤炭学会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叶青;林柏泉;张建国;;工作面卸压区浅孔瓦斯抽放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7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采动覆岩卸压范围及裂隙场的特征研究[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悦汉;王彩根;康红普;;采用围岩卸压法维护软岩硐室的模拟研究[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吉玉;工作面前方煤体采动卸压规律及其与瓦斯运移相关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田柯;错层位开采工作面底板裂隙卸压效果及瓦斯治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3 吴仁伦;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吴海进;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增透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宋常胜;超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裂隙演化及渗流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亮;巨厚火成岩下远程卸压煤岩体裂隙演化与渗流特征及在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徐乃忠;低透气性富含瓦斯煤层群卸压开采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刘林;下保护层合理保护范围及在卸压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洁心;远距离下保护层采动卸压及地面井失稳变形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付帅;本煤层开采卸压作用相邻区段防突效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孔祥勇;远距离多煤层卸压开采应力—裂隙演化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范超;“三软”煤层水力冲孔卸压增透关键技术及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志康;煤层力学性质对钻孔卸压防冲效能的控制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刘元春;卸压爆破在深部金属矿山开采中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7 李高帅;突出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卸压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苏磊;潘二矿3煤卸压开采瓦斯治理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9 程勃;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卸压开采的光弹实验与模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兆民;大直径钻孔卸压机理及其合理参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4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554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