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湘东锡田燕山期A型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发布时间:2018-04-08 20:59

  本文选题:黑云母 切入点:矿物成分 出处:《地球科学》2017年10期


【摘要】:黑云母的化学组成特征对揭示花岗岩的源区特征、形成环境、后期热液作用以及成矿元素富集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对与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锡田燕山早期花岗岩黑云母和长石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电子探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黑云母具有富铁贫镁、高铝低钠的特征,其MgO和FeOT含量分别为0.12%~1.35%和15.47%~23.24%,类似于高铁黑云母;其含铁指数Fe/(Fe+Mg)较高,集中在0.87~0.99,属于铁叶云母;其长石主要以正长石和钠长石为主.这些特征暗示了寄主岩石源区以壳源为主.结合相关区域地质资料,表明锡田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氧逸度.黑云母具有高的含铁指数、较高的结晶温度和低的氧逸度等特征均有利于锡成矿,可以作为勘探锡矿的标志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在锡田花岗质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流体趋向于向富锡的方向演化,是锡田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重要来源.
[Abstract]: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ioti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ea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 source, forming environment, late hydrothermal process and ore-forming element enrichment.The composition of biotite and feldspar of early Yanshanian granitoids in Xitian Tungsten and tin polymetallic deposit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y electron probe.The results show that biotite is rich in iron and magnesium, high in aluminum and low in sodium. Its MgO and FeOT contents are 0.12 ~ 1.35% and 15.477.47 ~ 23.24% respectively, which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high iron biotite, and its iron content index (Fe/(Fe) is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ed at 0.87 ~ 0.99, which belongs to Ironite.Its feldspar is mainly orthoclase and albite.These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host rock source is dominated by crust source.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regional geological data, the early Yanshanian granitic magma has higher temperature and lower oxygen fugacity.Biotite with high iron content, high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low oxygen fugacity are favorable for tin mineralizat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marker for tin exploration.It is considered that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tin granitic magma, the differentiated fluids afte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agma tend to evol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Fuxi tin, which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Xitian polymetallic deposit.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503021,41502180) 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No.KY2015ZD05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2015GXNSFBA139204,2014GXNSFAA118304) 国土资源部公益科研专项(No.201211024-03)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No.002401003472)
【分类号】:P588.121;P61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小明,王汝成,刘昌实,胡欢,张文兰,高剑锋;广东从化佛冈(主体)黑云母花岗岩定年和成因[J];高校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2 王彦华,谢先德,罗立峰;花岗岩中黑云母风化的矿物变化机制[J];地球化学;1999年03期

3 广东935地质队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505专题组;;某地含铌铁矿黑云母花岗岩的地质简况[J];地质与勘探;1973年02期

4 В.В.Ляхович ,Т.Т.Ляхович ,张玉学;黑云母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1989年01期

5 周振华;欧阳荷根;武新丽;刘军;车合伟;;内蒙古道伦达坝铜钨多金属矿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4年01期

6 钱汉东;季寿元;刘云;;黑云母的红外光谱研究[J];岩石矿物及测试;1985年04期

7 V.V.lyakhovich;T.T.lyakhovich;周中国;;黑云母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科学译丛;1989年01期

8 李鹏;吕新彪;陈超;曹晓峰;玛依拉;苏怡芸;;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1年04期

9 俞萍 ,张履桥;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类中含钛矿物的标型共生[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06期

10 傅金宝 ,许文渊 ,周卫宁 ,李达明;大厂锡矿田龙箱盖岩体黑云母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产与地质;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旗;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贾秀勤;;21世纪的花岗岩研究,路在何方?——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六[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廖忠礼;莫宣学;潘桂棠;朱弟成;王立全;赵志丹;江新胜;;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初步研究[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张洪涛;;内蒙古中南部古陆边缘花岗岩类及其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5)[C];1992年

4 权恒;;内蒙古东部黄岗地区花岗岩类型及锡矿[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3年

5 王玉太;史明魁;谭运金;张传荣;;南岭地区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演化特点[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C];1980年

6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2008年出版专著)[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7 张旗;王元龙;金惟俊;贾秀勤;李承东;;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花岗岩的识别[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旗;王焰;潘国强;李承东;金惟俊;;花岗岩源岩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杨树锋;陈汉林;陈芙蓉;竺国强;姜继双;;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磁性特征及地质意义[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杨树锋;陈汉林;姜继双;竺国强;;高温高压下华南两类花岗岩的波速特征及构造意义[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博雅;花岗岩类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有本质差别[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科强;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施彬;东昆仑黑海地区加里东期过铝质花岗岩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周洁;江南造山带东段含钨花岗岩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叶张煌;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禹丽;三江腾冲—保山地块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郭春丽;赣南崇义—上犹地区与成矿有关中生代花岗岩类的研究及对南岭地区中生代成矿花岗岩的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7 李永军;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D];长安大学;2005年

8 庞振山;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白宪洲;滇西龙陵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成矿作用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鹏春;湘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攀;西藏甲玛斑岩矿床系统黑云母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葛瑶;丹凤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中黑云母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3 肖志才;滇西龙陵象达—平达地区中—新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罗刚;赣西北花山洞钨矿隐伏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安永龙;中祁连中段丹德尔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张隆隆;内蒙古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区花岗岩类岩体时空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刘跃;胶东早白垩世早期新城花岗岩成因及其成矿贡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李世民;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过程:西羌塘地块晚侏罗世岩浆岩约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陈虹;内蒙古阿拉善巴音诺尔公一带二叠纪侵入岩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魏娟娟;北武夷龙头岗—王坞铜多金属矿田花岗岩类岩浆作用与成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723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23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