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库捷尔太铀矿床八道湾组下段沉积相对铀成矿的控制

发布时间:2018-04-23 16:52

  本文选题:八道湾 + 冲积扇 ; 参考:《中国矿业》2017年S2期


【摘要】:伊犁盆地南缘八道湾组下段有利的岩性-岩相是铀矿化沉淀富集基础,研究其特征为盆地其他地区八道湾组下段找矿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岩芯观研察、单井沉积相分析、二维连井剖面沉积相分析,结合砂-泥岩平面变化与层间氧化带展布特征,认为伊犁盆地南缘库捷尔太地区八道湾组下段为冲积扇沉积相类型。研究区内由南向北依次发育扇根、扇中及扇端亚相。依据钻孔数据统计分析,层间氧化带和工业铀矿化主要集中在八道湾组下段碎屑颗粒适中、分选性较好砂体中,指出扇中河道沉积是库捷尔太地区八道湾组砂岩型铀矿主要控矿沉积微相。
[Abstract]:The favorable lithology and lithofacies of the lower member of Badaowan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Yili Basin are the basis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nd accumulation. The study of its 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a basis for prospecting in the lower member of Badaowan formation in other areas of the basin. In this paper, through core observation, single well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two-dimensional continuous well profile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combined with sand mudstone plane change and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lower member of Badaowan formation in Kuteertai area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Yili basin is alluvial fan sedimentary facies. Fan roots, fan mesophase and fan terminal subfacies were developed from south to north in the study area.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borehole data, the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and industrial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iddle detrital grains of the lower member of Badaowan formation and in the sand bodies with good sorting propert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hannel deposits in fan are the main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Badaowan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in Kudaowan area.
【作者单位】: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基金】: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新疆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资助(编号:2016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天山造山带中-新生代再造过程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项目资助(编号:U1403292)
【分类号】:P61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璐瑾;新疆北部八道湾组地层的时代问题[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3年04期

2 王允霞;施尚明;尚小峰;;北小湖油田八道湾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30期

3 王华;赵忠新;陆永潮;蒋恕;陈少平;;博湖坳陷八道湾组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构成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4期

4 王昌勇;郑荣才;王建国;曹少芳;肖明国;;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演化[J];岩性油气藏;2008年02期

5 李茂榕;周洪瑞;王训练;刘智荣;;准噶尔盆地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3期

6 王牧;李小刚;;四十里城八道湾组层序格架和沉积相研究[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1年01期

7 胡永;潘建旭;高莎莎;薛培;;新疆准南煤田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分析[J];煤;2011年05期

8 谈继强;赵洪岩;关泉生;耿梅;杨志冬;;红浅1井区八道湾组油藏水平井开发优化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5期

9 周楠;李广业;;夏子街油田夏9井区八道湾组层序界面特征及划分[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10 陈金华,张义杰;准噶尔盆地早侏罗世八道湾组陆相沉积中发现海相瓣鳃类[J];新疆地质;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哲;金振奎;孙小芳;付晶;;准噶尔盆地滴水泉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特征[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徐道一;沙金庚;姚小刚;泮燕红;王亚琼;张晓林;;新疆乌鲁木齐市郝家沟剖面八道湾组的天文地层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锐;刘传钢;黄志俊;;新疆巴里坤县库兰巴斯陶北煤炭区煤变质成因探讨[A];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3大队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俊红;吐哈油田巴喀地区八道湾组储层沉积特征及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宏;准噶尔盆地百口泉油田八道湾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2 温易娜;克拉玛依油田J区八道湾组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张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尹晓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特征[D];新疆大学;2013年

5 王雪梅;巴喀油田八道湾组储层特征与含气性检测[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6 武金龙;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君;红浅一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稠油油藏精细描述[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8 刘桓;春晖油田八道湾组一段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王允霞;北小湖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特征与储层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10 魏婷;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柯柯亚地区八道湾组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1792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92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