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薄煤层采煤机装煤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31 08:57

  本文选题:薄煤层采煤机 + 滚筒 ; 参考:《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为了提高薄煤层采煤机的装煤性能及工作效率,运用理论分析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针对理论落煤量及理论装煤量与牵引速度、滚筒截深、滚筒转速、螺旋升角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PRO/E与EDEM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及煤壁模型,模拟了采煤机截割、破碎煤岩的复杂过程,并获得了相应的装煤率;基于正交试验法分析了牵引速度、滚筒转速、叶片螺旋升角、滚筒截深对采煤机装煤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显著程度。基于实际工况,得到了新型薄煤层采煤机的最优设计参数,为采煤机滚筒装煤性能的研究及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al loading performance and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in coal seam shearer,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iscre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sed to study 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etical coal drop and theoretical coal loading and traction speed, cylinder depth, cylinder speed and spiral angle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 model and coal wall model of cutting part of shearer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PRO/E and EDEM. The complex process of cutting and crushing coal and rock of shearer is simula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al loading rate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test, the traction speed, rotary speed of drum, spiral angle of blade ar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cylinder cutting depth on the coal loading performance of shearer and its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the optimal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new thin coal seam shearer are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oal filling performance of the shearer drum.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4134)
【分类号】:TD421.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钊;秦大同;廖映华;;采煤机截割部机电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6年07期

2 李晓豁;李婷;焦丽;徐广明;杨婷婷;;滚筒采煤机截割载荷的模拟系统开发及其模拟[J];煤炭学报;2016年02期

3 刘春生;王庆华;李德根;;镐型截齿截割阻力谱的分形特征与比能耗模型[J];煤炭学报;2015年11期

4 王刚;袁康;蒋宇静;石永奎;陈连军;韩作振;;基于颗粒离散元法的锚固节理剪切行为宏细观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12期

5 赵丽娟;田震;;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09期

6 赵丽娟;马强;刘旭南;李明昊;;新型薄煤层采煤机装煤量与可靠性研究[J];机械设计;2014年07期

7 李晓豁;穆永成;石宁;唐仁鹏;姚天宇;;基于PSO-GACA的采煤机螺旋滚筒参数优化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曹秒艳;董国疆;赵长财;;基于离散元法的固体颗粒介质传力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4期

9 李晓豁;林其岳;何洋;;基于GAAA算法的螺旋钻采煤机输送机构参数的优化[J];煤炭学报;2010年03期

10 刘送永;杜长龙;崔新霞;;采煤机滚筒截齿排列的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庆春;刘帅;王怀震;蔡冬雷;孟超;;基于渐变信号的HHT-PCA-MRVM煤岩辨识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7年08期

2 刘春飞;李艳洁;王玉;;D形截面螺旋输送机输送颗粒物料的实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年08期

3 付华;曹庆春;;USMC控制的采煤机HHT-PCA-MRVM煤岩辨识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年07期

4 赵丽娟;赵名扬;;薄煤层采煤机装煤性能研究[J];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5 赵丽娟;樊志海;周文潮;;煤岩破落过程中螺旋滚筒的可靠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7期

6 李玮;张琪;鞠海华;;基于MATLAB的采煤机截割滚筒优化设计[J];煤炭技术;2017年07期

7 赵丽娟;田震;鲍文杰;刘旭南;刘宏梅;;基于EDEM对薄煤层采煤机装煤性能的研究新方法及应用[J];机械强度;2017年03期

8 毛君;朱煜;陈洪月;袁智;宋振铎;;采煤机摇臂齿轮固热耦合分析与齿廓修形[J];煤炭学报;2017年06期

9 李强;毛君;张明玉;;不同工况下采煤机截齿截割阻力实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10 刘晋霞;马超;曾庆良;高然;焦志愿;;镐型截齿截割煤岩过程的截割力研究[J];煤炭学报;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钊;秦大同;廖映华;;考虑齿面变摩擦系数的斜齿轮传动变速过程动力学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4年24期

2 余华中;阮怀宁;褚卫江;;岩石节理剪切力学行为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3 张艳林;闫炳雷;陈锷;刘兴利;;基于ANSYS/LS_DYNA的掘进机截齿截割煤岩动力学分析[J];机械设计;2013年02期

4 夏才初;宋英龙;唐志成;宋英杰;寿辰;;粗糙节理剪切性质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5 张克斌;杨兆建;王义亮;;电牵引采煤机截割部动力学分析[J];煤矿机械;2012年08期

6 赵丽娟;田震;;采煤机截割部工作稳定性研究[J];机械传动;2012年07期

7 ;Analysis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Dual-mode 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Program[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2年03期

8 秦大同;龙威;杨军;周海波;;变风速运行控制下风电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9 ;Model test of helical angle effect on coal loading performance of shear dru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年02期

10 刘爱卿;鞠文君;;预应力全长锚固锚杆抗剪作用分析[J];煤矿开采;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欣,张枢;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J];煤矿机械;2002年06期

2 乔红兵,吴淼;我国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与前景[J];中国煤炭;2005年10期

3 王立国,孙鹏;薄煤层采煤机的技术特点及研制[J];煤矿机电;2005年01期

4 傅根生;;浅谈薄煤层采煤机的使用与维修[J];江西煤炭科技;2007年04期

5 ;国内首台全机载薄煤层采煤机面世[J];中国矿业;2008年07期

6 白跃;;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问世[J];煤炭工程;2009年12期

7 段力权;;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及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0年36期

8 韩晓彬;;薄煤层及超薄煤层采煤机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年18期

9 周振华;;对研制薄煤层采煤机的一点看法[J];煤炭科学技术;1982年01期

10 李明哲;对我国薄煤层采煤机研制设计的意见[J];煤矿机械;198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尹力;Knorr;;三一重装400B系列薄煤层采煤机关键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2 李建民;章之燕;刘鹏;;较薄煤层采煤机的几个关键设计问题[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煤矿电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丁念波;顾胜龙;;兴隆煤矿大倾角薄煤层采煤机的应用与分析[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4 周常飞;张伟;;薄煤层采煤机大功率截割传动部的研制与应用[A];中国煤炭新型工业化之路——安全、高效的集约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MG300-BW型薄煤层采煤机研制[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哲浩;国内首台全机载薄煤层采煤机面世[N];科技日报;2008年

2 朱达辉;永荣自行研制的极薄煤层采煤机效果好[N];经理日报;2008年

3 记者校天奇 通讯员路艳萍;大功率重型薄煤层采煤机研制成功[N];中国煤炭报;2010年

4 白跃新;太矿集团薄煤层采煤机出世不凡[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记者陈遥;鸡西煤机公司:薄煤层采煤机研发获突破[N];中国煤炭报;2011年

6 王丽萍;在高起点上起跳[N];中国煤炭报;2010年

7 王胜 叶小玲 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松藻煤电公司党委工作部干事;峰峰煤机助力 解松藻薄煤层开采难题[N];中国煤炭报;2009年

8 记者 李志民;辽源煤机厂自主研制MG100/240-BW型薄煤层采煤机受到专业好评[N];辽源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铁军;基于动态精细建模的薄煤层采煤机广义记忆切割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单长斌;基于ADAMS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动力学分析[D];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年

2 田震;薄煤层采煤机振动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3 马联伟;薄煤层采煤机可靠性与疲劳寿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4 李美颐;薄煤层采煤机液压调高系统的可靠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59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959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