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浅埋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2 13:16

  本文选题:近距离煤层 + 煤柱 ; 参考:《煤炭工程》2017年12期


【摘要】: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完整性差、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内蒙古高家梁煤矿20314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首先根据煤层间距和巷道位置不同,将20314辅运巷划分为层间距3.2~4m、层间距4m以上和上煤层遗留煤柱下三个不同区域,提出了不同区域巷道的支护技术:巷道上方为采空区时,采用锚(索)网带为基本支护方式,且间隔层小于4m,利用钢梁棚进行二次支护;煤柱下巷道在锚网带支护基础上,加强煤柱侧帮锚杆支护强度。然后,利用FLAC3D对不同支护技术的支护效果模拟验证,并在20314辅运巷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巷道服务期间顶板最大下沉量为48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93mm,锚杆、锚索受力稳定,无冒顶、片帮事故发生,支护效果较好。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poor roof integrity and difficult supporting in the mining roadway of shallow and close distance coal seam, taking 20314 auxiliary roadway of Gaoliang Coal Mine in Inner Mongolia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coal seam spacing and roadway position, The 20314 auxiliary roadway is divided into 3. 2 m interval, 4 m interval and 3 different areas under the coal pillar left over from the upper coal seam.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of the roadway in different areas is put forward: when the roadway is goaf above, the anchor (cable) mesh belt is adopted as the basic supporting mode. And the interval layer is less than 4m, the steel beam shed is used to carry on the secondary support, and the roadway under the coal pillar strengthens the bolting strength of the side of the coal pillar on the basis of bolting and mesh belt support. Then, FLAC3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upport effect of different supporting technology, and field test is carried out in 20314 auxiliary roadw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roof subsidence is 48mm and the maximum movement of the two groups is 93mm during the period of roadway service. The anchor rod and anchor cable have stable force and no roof fall. The supporting effect is better.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154,51474137)
【分类号】:TD3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木飞;;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02期

2 邓建飞;;综采近距离煤层开采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3 李焕斌;;蔚州矿区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技术应用[J];河北煤炭;2011年01期

4 侯宪明;;崔家寨矿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煤炭;2013年04期

5 张岩宾;田文志;;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9期

6 纪传东;;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3年11期

7 韩广顺,于明礼;近距离煤层上、下层同时回采探讨[J];煤矿安全;2004年05期

8 田志轩;;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技术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2年05期

9 王泳嘉,陶连金,邢纪波;近距离煤层开采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模拟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0 曹胡友;曹英利;;近距离煤层掘进安全技术浅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开忠;;近距离煤层同采技术与实践[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张晨阳;;对极近距离煤层开采的动压分析[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3 王峰;;坚硬顶板下近距离煤层布置研究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4 赵庆彪;张振芳;王德胜;赵昕楠;;极近距离煤层整体合层综采放顶煤(岩)技术[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5 蔡峰;;近距离煤层复杂开采条件下矿山压力分布及巷道优化布置[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6 杨本生;刘超;孙利辉;;极近距离煤层同采合理错距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懿;闫志青;;极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支护技术研究[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8 臧宝军;刘建军;;采空区上方近距离煤层蹬空采煤法在崔家寨矿的应用[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龚方玉;复杂特殊条件下开矿技术开国内先河[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百胜;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2 何尚森;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及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3 蔡光顺;中兴矿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李波;近距离煤层开采下位煤层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李建璞;超近距离煤层合层开采顶板灾害相似模拟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曹怀建;腾晖矿软厚煤层接续回采矿压显现特征及煤柱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7 王建利;浅埋薄基岩窄煤柱巷道上覆岩层破断规律与稳定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世武;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周学良;赵家寨煤矿近距离煤层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超;刀柱采空区下极近距离煤层联合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4 朱涛;极近距离煤层刀柱采空区下长壁开采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超;1.0m极近距离煤层同采合理错距和开采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6 武浩翔;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岩层结构特征和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成帅;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特征与支架载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晨阳;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放面压架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9 黄旭;辛置煤矿近距离煤层开采方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樊俊鹏;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8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968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