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软弱围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本文选题:软弱围岩 + 变形破坏机制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4期
【摘要】:为解决赵楼煤矿七采区辅助运输巷变形严重的难题,通过现场监测分析原支护方案条件下软弱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围岩易膨胀、软化,承载能力低,巷道所处应力场复杂,支护材料支护潜力无法有效发挥,巷道断面尺寸大是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增加顶板护表面积、注浆加固、施加高预紧力、关键部位加强支护等具体措施,并实施了高强锚注支护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高强注浆锚杆、锚索受力均呈现出"顶板右帮左帮"的趋势;顶板、底板、右帮和左帮变形量比原支护方案分别降低了79.7%、81.9%、80.0%和77.8%,说明高强锚注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serious deformation problem of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roadway in No.7 mining area of Zhaolu Coal Mine,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weak surrounding roc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riginal support scheme is analyzed through field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easy to expand, softens,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low, and the stress field of roadway is complex. The potential of supporting material can not be effectively brought into play, and the large section size of roadway is the main reason of roadway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oncrete measures such as increasing roof surface area, grouting strengthening, applying high pretension force and strengthening support at key posi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test scheme of high strength bolting and grouting support is also put into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ce of high strength grouting anchor rod and anchor cable show the trend of "right side of roof left side", roof, floor,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ight side and the left side is reduced by 81.9% and 77.8%,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upport scheme, which shows that the high strength bolting and grouting support schem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作者单位】: 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赵楼煤矿;
【分类号】:TD3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海强;陶广美;;受动压影响巷道注浆加固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3期
2 康红普;范明建;高富强;张辉;;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3 李为腾;李术才;玄超;王琦;王新;邵行;;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失效机制及控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4 何富连;张广超;;深部破碎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J];岩土力学;2015年05期
5 荆升国;王其洲;陈杰;;深部“三软”煤巷棚-索强化控制机理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6 高明仕;赵一超;李明;曹志安;张健;;软岩巷道顶、帮、底全支全让O型控制力学模型及工程实践[J];岩土力学;2014年08期
7 谢生荣;谢国强;何尚森;张广超;杨军辉;李二鹏;孙运江;;深部软岩巷道锚喷注强化承压拱支护机理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2014年03期
8 刘泉声;卢超波;刘滨;刘学伟;;深部巷道注浆加固浆液扩散机理与应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9 刘洪涛;王飞;王广辉;赵希栋;汤达;于明江;;大变形巷道顶板可接长锚杆支护系统性能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4期
10 宗义江;韩立军;郜建明;;极破碎软岩巷道失稳机理与动态迭加耦合支护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鑫源;;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6期
2 刘永忠;;“内-外复合承载结构”支护技术在软岩巷道围岩控制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7年06期
3 杨宁;李为腾;张玉华;李大勇;李廷春;王刚;孔德森;;方钢管混凝土拱架套管节点压弯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7年05期
4 陈冬冬;邹军;陈稼轩;;棚索结构互补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5 邵帅;杨兴国;黄成;黄康鑫;周家文;;隧洞破碎带围岩失稳破坏模式及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年S1期
6 李祥和;;房柱式开采磷房冒顶原因分析与支护设计[J];能源与环保;2017年04期
7 宋道;;深部岩巷断层破碎带分次联合支护技术[J];能源与环保;2017年04期
8 王竹春;李军伟;;深井软弱围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4期
9 郭金刚;王伟光;岳帅帅;何富连;郜明明;谢生荣;;特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机理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2017年04期
10 陈南海;;浅析矿井巷道支护加固中注浆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和平;高峰;鞠杨;高明忠;张茹;高亚楠;刘建峰;谢凌志;;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J];煤炭学报;2015年01期
2 康红普;姜鹏飞;蔡嘉芳;;锚杆支护应力场测试与分析[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3 何满潮;;深部软岩工程的研究进展与挑战[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4 高明仕;赵一超;李明;曹志安;张健;;软岩巷道顶、帮、底全支全让O型控制力学模型及工程实践[J];岩土力学;2014年08期
5 何满潮;郭志飚;;恒阻大变形锚杆力学特性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7期
6 杨绍斌;洪晓东;董伟;穆泊源;王阳;;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自限温机理及应用性能[J];煤炭学报;2014年07期
7 袁亮;顾金才;薛俊华;张向阳;;深部围岩分区破裂化模型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6期
8 俞文生;平洋;;基于黏弹性本构性能的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S1期
9 涂兵雄;贾金青;王海涛;蔡燕燕;俞缙;;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喷射混凝土面层上的土压力[J];岩土力学;2013年12期
10 吴怀国;;矿用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安全性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荣,吴应明;朱嘎隧道软弱围岩全断面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5期
2 李建文;;定向孔在隧道软弱围岩注浆加固中应用的初探[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年08期
3 孙钧;潘晓明;;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大变形非线性流变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4 李思亚,陈俊;收敛量测在小断面软弱围岩坑道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1986年02期
5 薛继连;长梁山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6 杜彬;长梁山隧道水平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效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3期
7 杨孙利;;古丰2~#隧道软弱围岩开挖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6期
8 柴富奇;;软弱围岩中隧洞进洞个案示例[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7期
9 吕秀华;老柴窝隧道软弱围岩的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03期
10 高艳花;水工隧道富水软弱围岩预注浆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树梅;王胜勇;;软弱围岩控制爆破设计与施工[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2 陶波;伍法权;郭启良;郭改梅;;高地应力作用下乌鞘岭深埋长隧道软弱围岩流变规律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张金星;;祁连山隧道富水软弱围岩防坍塌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钧;潘晓明;;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大变形非线性流变力学特性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宋政文;;管棚支护技术在武广客运专线隧道软弱围岩开挖中的应用[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周运祥;;浅谈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施工的关键技术[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严伊莎;林永贵;段正君;;初始地应力对软弱围岩隧道衬砌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航;徐雨平;卢锋;;软弱围岩地段隧道施工方案优选研究[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晓睿;贾晓凤;黄至全;;云岭隧道软弱围岩黏弹塑性数值模拟及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庆文;;大保高速公路四角田隧道软弱围岩设计与施工[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久玉;浅谈隧道软弱围岩地段病害整治方法[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通讯员 周广宽 黄存才;黔贵铁路大村隧道提前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3 张荣文 桑胜文 王佳友;创新有路勤为径[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4 通讯员 周广宽 陈庆亮;十二局集团二公司釜山隧洞提前报捷[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5 伍振 曹建忠 杨三柱;我国首次操作TBM施工[N];中华建筑报;2002年
6 姜书范 矣成辉 伍振;通天达海辟坦途[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7 郑平良;亚洲山岭第一长隧道行山隧道左线进口提前贯通[N];山西日报;2007年
8 龙艳 伍振;国企内的“包工队”[N];中华建筑报;2005年
9 记者 王立武 曾正贤;长梁山隧道荣获优质样板工程称号[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10 记者 江耀明;“冠军”赢在起跑线[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旭;隧道软弱围岩强度特性及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赵勇;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树栋;复杂地应力区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肖同刚;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系统安全性分析评价及其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宏飞;软弱围岩浅埋偏压四车道公路隧道安全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郑海珍;小寨隧道软弱围岩段特征及施工方案比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赵亢;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程玉强;软弱围岩枿道施工阶段力学性能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5 宋子景;深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掌子面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6 王永峰;石盘山二号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7 姚欣鹏;大干溪Ⅰ号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机理及其处治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8 杨成铭;软弱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温伟铳;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及力学响应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10 高攀科;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57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5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