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矿集区找矿预测研究——以辽东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4 00:19

  本文选题:地质学 + 铅锌-金-银矿 ; 参考:《矿床地质》2017年01期


【摘要】:矿集区找矿预测有着不同于典型矿床和区域性成矿预测的规律和特点,是在厘定区内主要类型矿床的成因类型基础上,以"三位一体"(即成矿地质作用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成矿系统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文章以辽宁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为例,系统总结了矿集区的矿床类型、岩浆-成矿系统、"三位一体"找矿预测要素等关键科学问题。青城子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金-银矿集区,由于多年的开采,青城子等矿山濒临危机,如何取得该地区找矿突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表明,该矿集区内铅锌矿床和金、银矿床的成因类型可能均属于岩浆热液型,而非元古代喷流沉积型,矿床的"层控"现象实为特定岩性界面控制的有利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主要与印支期花岗斑岩有关,铅锌矿和金、银矿可能是同一岩浆系统演化的产物。在未来的找矿预测中,应重点开展以下5方面工作:(1)查明矿床的具体成矿地质体;(2)进一步提炼成矿期构造控矿规律和成矿结构面样式;(3)凝练有效的成矿作用特征标志,重点是与成矿有关的远程蚀变标志;(4)构建和完善矿集区中生代岩浆-成矿系统,并注意新矿种、新矿床类型的寻找;(5)探索研究矿集区的自然边界,扩大找矿范围和深度。
[Abstract]:Prospecting prediction in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s different from typical ore deposit and regional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genetic types of the main types of ore deposits in this area, it is called "trinity" (that is, metallogenic geology and ore-forming geological body). Ore-forming structure and ore-forming structure plan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mark) and metallogenic system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work. Taking Qingchengzi lead-zinc-gold-silver ore accumulation area in Liaon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such as deposit type, magmatic metallogenic system, "trinity" prospecting and prediction elements. Qingchengzi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s an important lead-zinc-gold-silver concentrate area in China. Because of many years of mining, Qingchengzi and other mines are on the verge of crisis. How to obtain a breakthrough in prospecting in this area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e analy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shows that the genetic types of lead-zinc deposits, gold and silver deposits may belong to magmatic hydrothermal type, but not to Proterozoic exhalation sedimentary type. The "stratabound" phenomenon of the deposit is a favorable ore-forming structure controlled by the specific lithologic interface, and the mineralization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Indosinian granitic porphyry, and the lead-zinc and gold and silver deposits may be the products of the same magmatic system evolution. In the future ore prospecting predictio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1)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ore-forming geological bodies of the deposits; (2) to further refine the structural ore-controlling laws and the ore-forming structural pattern in the metallogenic period; (3) to refine the effectiv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is on the remote alteration markers related to metallogenesis; (4)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Mesozoic magmatic metallogenic system,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loration of new ore species and new deposit types; (5) to explore the natural boundary of ore concentration areas and to expand the scope and depth of prospecting.
【作者单位】: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0三队;昆明理工大学;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5034001、12120115034101)资助
【分类号】:P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庆田;大型矿集区深部精细结构与含矿信息──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计划[J];矿床地质;2001年02期

2 李晓波;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巨型矿集区的形成[J];地学前缘;1998年S1期

3 吕庆田;大型矿集区深部精细结构与含矿信息——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计划简讯[J];地球学报;2001年03期

4 徐勇;浅论矿集区的资源潜力与勘查评价[J];中国地质;2002年03期

5 陈川;周可法;董玉森;张清;;矿集区预测中的探索式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以中亚铜矿集区预测为例[J];新疆地质;2008年01期

6 邓震;吕庆田;严加永;赵金花;刘彦;;九江—瑞昌矿集区的3D结构及对区域找矿的启示[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2期

7 ;永梅会矿集区论文选编[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8年04期

8 刘彦;吕庆田;严加永;吴明安;祁光;邓震;;庐枞矿集区结构特征重磁研究及其成矿指示[J];岩石学报;2012年10期

9 张达;吴淦国;杜建国;阙朝阳;刘文灿;许卫;谭捍东;狄永军;马先平;张志辉;;铜陵矿集区深部找矿工作的一些思考[J];安徽地质;2011年02期

10 黄定华,邓军,王庆飞,李学军,张强,韦延光;铜陵矿集区“拖带”凹陷与无规边界形成机理的流变实验研究[J];地学前缘;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石学法;任向文;刘季花;卜文瑞;杨耀民;;太平洋铁锰矿集区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黎清华;杨茂森;张晓军;张均;;基于GIS技术的大型矿集区综合成矿信息提取方法探讨——以胶东矿集区为例[A];第七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黎清华;杨茂森;杨海巍;;基于GIS技术的大型矿集区综合成矿信息提取方法——以胶东矿集区为例[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孔志召;姜雪;董双发;赵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山环境评价—以阜新矿集区为例[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5 朱华平;郭健;张蓉;李领军;;南秦岭成矿带主要矿集区金矿区域成矿-勘查模式[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6 王永磊;裴荣富;李进文;李莉;;浅议湘南钨锡多金属矿集区成矿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谢朝永;谭和勇;余冰;崔川生;傅小强;晁红丽;;栾川Mo、W、Pb、Zn、Ag矿集区深部找矿探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吴耕云;专家论剑江西矿集区深部找矿[N];中国矿业报;2008年

2 记者 操秀英;首次初步实现大型矿集区三维透明化[N];科技日报;2010年

3 徐龙权 周贤旭;九瑞找矿预测研究目标确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余方金;九瑞矿集区铜资源量逾400万吨[N];中国矿业报;2014年

5 司徒瑜 于莘明;我国入地计划先锋项目获突出进展[N];科技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刘振东 特约记者 曹瑞欣;庐枞矿集区实现深部5公里“透明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7 文博杰;院士专家研讨胶西北金矿集区深部找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8 方云静;新疆局将会战三个重要矿集区[N];中国矿业报;2009年

9 记者方云静;我区将整装勘查重要矿集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嘉;西藏多龙矿集区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孟贵祥;大型矿集区接替资源定位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3 王雄军;云南老君山矿集区多因复成成矿模式及空间信息成矿预测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少怀;紫金山铜金矿集区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哀牢山构造带西南缘长安铜钼金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殷卓;基于重力异常研究九瑞矿集区断裂构造与控矿关系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3 王浩臣;含地质耦合三维重力反演研究及在九瑞矿集区的应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4 陈应军;基于重磁三维反演的庐枞矿集区岩性填图试验[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5 邱姜歆;含地质约束的重力三维随机反演方法及其在九瑞矿集区的应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运;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北部主要岩体与典型矿床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武宗林;栾川矿集区典型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周彪华;九瑞矿集区三维电性结构研究及找矿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9 马腾飞;庐枞矿集区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10 彭洪涛;服务于矿集区个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鉴别监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59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59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