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露天煤矿复垦中生物多样性响应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6-30 02:49

  本文选题:露天煤矿 + 生物多样性 ; 参考:《中国矿业》2017年S1期


【摘要】: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源和生存环境。露天煤矿开采造成矿区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表土复垦阶段生物多样性恢复对复垦中关键技术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地貌重塑阶段,生物多样性分布随坡度、坡向、坡位等因子有显著差异;土壤重构阶段,重构工艺、土壤种子库、表土存放方式、复垦年限及施肥等对矿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同的影响;植被重建阶段会随即带来野生物种、大型土壤动物及土壤微生物,进而丰富矿区生物多样性。该研究可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生物多样性恢复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为基于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土地复垦提供一定借鉴。
[Abstract]:Biodiversity provides necessary living resource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human beings. Open-pit coal mining results in the destruction of ecosystem and loss of biodiversity in mining are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ponse of biodiversity restoration to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surface soil reclam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iodiversity distribution with slope, slope direction and slope position in the stage of geomorphologic remolding, soil reconstruction stag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soil seed bank, surface soil storage mode, etc. The years of reclamation and fertilizat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stage of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will bring wild species, macrofauna and soil microorganism, and then enrich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mining area.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estor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land reclamation of open pit coal mine and for land reclamation based on biodiversity restor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Q16;TD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继志,张萍萍,于敏,尹若春;保护和利用安徽省生物多样性的对策[J];安徽科技;2000年05期

2 张建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提出及其价值[J];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唐利疆,纪凤春,刘文玉;试谈生物多样性[J];林业勘查设计;2000年02期

4 赵燕,李文祥;云南生物多样性浅议[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01期

6 曾东;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J];福建环境;2001年06期

7 张泽钧,段彪,胡锦矗;生物多样性浅谈[J];四川动物;2001年02期

8 Edward O.Wilson,戴雪梅;全球生物多样性图景测绘[J];世界科学;2001年02期

9 范颖川;生物多样性与争夺基因的“世纪之战”[J];世界科学;2001年04期

10 ;华南生物多样性保育计划全面展开[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成云;;农业科学新课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生命科学的思考与畅想[C];2006年

2 张淑梅;;自然博物馆应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宣传[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前言[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马克平;;国内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出版物简介(续Ⅱ)[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年鹤;;生物多样性与中药材GAP[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坚;;生物多样性与小城镇建设[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7 侯淑琴;田文忱;;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曾辉;张光辉;蒲应春;;贵州省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其保护[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袁国映;张鹏;张明;张莉;;新疆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和保护[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张霄;;沈阳市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必要性[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一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黄勇;全球积极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文君;专家称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减缓疾病传播[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林英;保卫生物多样性 保卫人类[N];光明日报;2003年

5 记者 铁铮;纵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6 陈湘静;三部委征集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方案[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王玲;我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N];经济日报;2007年

8 刘树铎;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益活动征集方案[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禾;留“一席之地”保护生物多样性[N];科技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王翰林;防止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赖毅;彝族生物多样性智慧及其农业生产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2 王四海;规划环评中旅游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李昊民;生物多样性评价动态指标体系与替代性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王翠红;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5 秦文展;露天铝土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栋;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经济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戚仁海;生境破碎化对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陶晶;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麦麦提;我国生物多样性立法现状及其完善[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2 彭静;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陈小林;云南高原湖泊硅藻群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关智宏;基于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的石漠化土地整理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舒君;生物多样性国际制度的发展[D];南京大学;2014年

6 林世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俞欢慧;利用稻田田埂生物多样性控制水稻虫害的效应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8 孙丹;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观光农业园构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杨晓俊;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及其多样性保护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马英琪;农户行为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84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84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