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浮选试验中灰色理论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3 20:53
【摘要】:为了探讨灰色理论模型应用于矿物浮选试验中的可行性,首先利用响应曲面法针对孔雀石浮选条件进行试验设计,选取硫化钠、异戊基黄药和硫酸铵三种药剂的用量为自变量,浮选回收率为因变量,采用CCD设计方案进行建模。结果表明,显著性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异戊基黄药用量、硫酸铵用量、硫化钠用量。再在响应曲面法的数据基础上建立灰色理论模型,选取硫化钠、异戊基黄药、硫酸铵三种药剂用量为比较序列,孔雀石浮选回收率为参考序列进行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药剂用量同浮选回收率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与响应曲面法分析显著性结果排序相一致。表明灰色理论模型可用于浮选试验结果分析是可以借鉴的。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grey theory model to mineral flotation test,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malachite flotation condition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The dosage of sodium sulfide, isopentyl xanthate and ammonium sulfate were select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flotation recovery rate i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CCD design scheme is used to model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significance from high to low was the dosage of isopentyl xanthate, ammonium sulfate and sodium sulphide. Based on the data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the grey theo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dosage of sodium sulphide, isopentyl xanthate and ammonium sulfate were selected as comparison sequence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malachite flotation as reference sequence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order of the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dosage of three kinds of reagents and the flotation recovery rate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significant result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e grey theory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flotation test results.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4017)
【分类号】:T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申范,刘敏,陈佼;灰色理论在液相色谱保留值研究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1993年10期

2 刘承水;灰色理论在系统效能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3 李平,罗逸,许立铭,宋维章;灰色理论在工业水腐蚀研究中的应用[J];腐蚀与防护;1995年01期

4 李金换;江林;王国文;;灰色理论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陶瓷;2007年04期

5 王贤明;吴跃进;余增亮;;基于灰色理论的中空海藻酸钠微胶囊释药模型研究[J];材料导报;2007年12期

6 曹庆林;灰色理论与虚边界元法在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J];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1990年03期

7 王述洋;谭文英;;用灰色理论研究木材硬度、密度对纵截圆锯切削阻力的影响[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8 劳期团;灰色理论方法在环境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1989年03期

9 龙文明;灰色理论在电炉机械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J];工业加热;1993年03期

10 高金钟;许凤璋;刘葆利;;基于灰色理论的软件可靠性预计新模型[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亭;陶振宇;;灰色理论在洞室围岩收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2 高尚;庄凤庭;;基于灰色理论的裁判员评估[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黎斯思;袁增伟;毕军;张玲;;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能源预测及供需形势分析[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万寿庆;;基于灰色理论的卡尔曼滤波[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晓f^;;应用灰色理论评价工科数学理论体系[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陆四海;;灰色理论与概率论和模糊理论对比分析[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王坚;王继刚;高井祥;;灰色理论在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曾波;刘思峰;;基于Visual C#的灰色理论建模系统及其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周静;周雁翎;李厚伟;赵俊朋;魏进才;;灰色理论在肇庆地区干旱预测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10 赵金楼;康正;;基于灰色理论的项目多目标决策模型及在造船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持恒;基于灰色理论的变电站选址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2 吴燕;基于灰色理论的x核电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熊静霆;基于层次分析—灰色理论的隧道施工风险评价[D];广西大学;2014年

4 董航;基于情感分析的微博舆情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瑞t,

本文编号:2199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99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