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分简单形体产生的自然电位进行定量分析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new characteristic point method is proposed, and a numerical method (least square method) is improved to determine the shape (shape coefficient) and burial depth of some simple geological bodies with natural potential anomaly. Polarization angle and electric dipole moment. By means of the values of three special points (two extreme points and zero potential point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the parameters of geological bodies can be obtained quickly by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 poi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proved least square method adds the calculation of zero potential point and other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so as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parameters of geological body. Both method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oretical model data with 卤5% random error and are tested in an actual field data in Turke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tained parameter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parameters.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
【分类号】:P6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万方良;陈爱清;李祁辉;李志磊;;巴基斯坦达什特卡恩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J];地质与勘探;2015年01期
2 刘鹤;姚敬金;陈国华;李怀祥;高红刚;;内蒙古陈台屯斑岩型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2013年04期
3 仇永海;;自然电位测井初探[J];地质与勘探;1987年03期
4 高扬;;探槽内自然电位的观测与应用[J];地质与勘探;1986年08期
5 邓涛声;关于电子导体矿物形成自然电场机理的初步研究[J];地质与勘探;198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仁斌;楚丽霞;赵绎钧;王宁;刘强;;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镶黄旗某锌钨多金属矿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17年03期
2 欧塬圩;张志勇;李曼;杨磊;马鑫;;对部分简单形体产生的自然电位进行定量分析[J];地质与勘探;2017年02期
3 吕鹏瑞;姚文光;张海迪;田浩浩;洪俊;杨博;;巴基斯坦成矿地质背景、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其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16年04期
4 李宏伟;柏剑;;激电测深在西藏某铜多金属矿勘查区寻找隐伏矿体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15年01期
5 王天意;杨进;颜廷杰;刘国辉;;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差分进化算法[J];地质与勘探;2014年05期
6 李宏伟;柏剑;黄新;;电法在西藏工布江达县某斑岩型铜矿勘查区的应用[J];现代地质;2014年04期
7 莫承彬,陈忠献,,陆怀成;自然电场法剧变场的起因初探及其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5年04期
8 莫承彬,陈忠献,陆怀成;变化的自然电场的可能机制及其应用[J];广西地质;1995年01期
9 邓涛声;硫化矿物的稳定电位[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Z1期
10 仇勇海;对“硫化矿床上自然电位的电化学机制”一文的商榷[J];地质与勘探;198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波;燕长海;宋要武;王纪中;司法祯;杨瑞西;;CSAMT与SIP物探组合法在河南省栾川山区隐伏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11年04期
2 汤井田;周聪;邓晓红;;CSAMT视电阻率曲线对水平层状大地的识别与分辨[J];地质与勘探;2010年06期
3 叶会寿;毛景文;何春芬;何岳;孟芳;;河南付店矿集区斑岩钼矿和脉状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J];矿床地质;2010年S1期
4 余传涛;刘鸿福;于艳梅;马志飞;;CSAMT法在煤矿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0年01期
5 吴良士;;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地质构造与区域成矿[J];矿床地质;2010年01期
6 杨志明;侯增谦;;初论碰撞造山环境斑岩铜矿成矿模型[J];矿床地质;2009年05期
7 于泽新;敖颖锋;吕景增;龙军;贾广宁;王海富;张磊;;CSAMT法在辽西康杖子区深部探矿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9年05期
8 肖丙建;王伟德;张强;李宪栋;王真亮;刘同;胡来龙;;内蒙古突泉县莲花山银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探讨[J];地质与勘探;2008年01期
9 芮宗瑶;侯增谦;李光明;张立生;王龙生;唐索寒;;俯冲、碰撞、深断裂和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J];地质与勘探;2006年01期
10 刘建明,张锐,张庆洲;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J];地学前缘;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连华;自然电位基线偏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马永亮,李甲;高分辨率感应仪器中自然电位线路的改进[J];测井技术;2003年04期
3 黄导武;刘建新;;海上油气田油气水层自然电位特征及机理浅析[J];测井技术;2006年02期
4 宋子齐;景成;孙宝佃;成志刚;何羽飞;张亮;;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文15块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1年01期
5 刘跃东;;辨析自然电位在测井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6 杨磊;周启友;雷鸣;杨建龙;;基于自然电位方法的非饱和带水分分布和运移情况探测[J];工程勘察;2012年12期
7 吴超凡;刘盛东;杨胜伦;路拓;王勃;;煤层围岩破裂过程中的自然电位响应[J];煤炭学报;2013年01期
8 大桥收司;何熙曾;;自然电位的分布状态——土uQ矿山地区实例[J];地球物理勘探;1957年03期
9 陈大元,张德华,孙正江;岩石标本压力实验中自然电位变化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81年02期
10 仇勇海;金属矿自然电位的空间分布及其应用[J];物探与化探;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云;周启友;廖爱民;肖安林;;多孔介质—维水流盐脉冲过程的自然电位响应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六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邱彦章;高志亮;;陕甘宁盆地油气自然电位异常的影响因素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邵春艳;;利用测井资料解释炼焦煤中硫含量[A];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贵宾;M.Aubert;;火山岩地区古谷地地下水自然电位异常的正演分析[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云;基于自然电位的多孔介质孔隙度与弥散度解析[D];南京大学;2015年
2 王文强;3PE防腐层管道自然电位分析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潘立涛;地井电磁接收机的数据采集与网络传输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2232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23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