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结构面切割不同岩性巷道围岩关键块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1 06:40
【摘要】:为研究红岭铅锌矿矿房在结构面切割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巷道围岩受结构面的切割破碎程度,减少回采过程中块体掉落造成的危险,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岩体结构面测量,获取结构面基本参数信息;根据BQ指标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基于推广Hoek-Brown强度理论进行岩体力学参数计算;建立结构面离散裂隙网络模型,进行结构面切割下的不同岩性巷道关键块体研究,并给出破碎程度评价。研究表明大理岩岩体产生123块关键块体,最破碎;板岩岩体产生79块关键块体,破碎程度居中;矽卡岩岩体产生27块关键块体,破碎程度最小。
[Abstract]:......
【作者单位】: 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574060,51404067,51574059)
【分类号】:TD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民,张军平,范平之;岩体井下开挖边界元分析的新方法[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王川婴;钟声;孙卫春;;基于数字钻孔图像的结构面连通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3 沈明荣;张清照;;规则齿型结构面剪切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4 王观石;胡世丽;李贵荣;李世海;;爆破地震波在结构面的传播特性与结构面倾角判断[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5 杨时业;侯克鹏;杨会明;;基于结构面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年04期

6 李晓昭;周扬一;汪志涛;章杨松;郭亮;王益壮;;测量统计范围大小对结构面迹长估计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7 黄金寿;地质结构面等面积网极点密度统计程序[J];矿冶工程;1981年03期

8 侯忠杰;;沿结构面发生纵向张裂时岩体的强度[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9 孙其国;模糊聚类分析法在结构面产状分组中的应用[J];化工矿山技术;1997年01期

10 肖富国;岩体开挖结构面特性分析的边界元法[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时贵;程俊杰;王思敬;;岩体的基本构成——结构面和结构体[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吉锋;石豫川;冯文凯;;一种新型的结构面起伏形态测量工具——接触打孔器的研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吉锋;石豫川;冯文凯;;结构面质量分级体系及力学参数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庆寿;何思为;;含两组结构面模型的超动态应变测试[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5 孙强;李曼;杨继红;;西南某地结构面的右行形成机制[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佳川;;节理岩体按结构面性质分区的聚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7 沈明荣;;不规则齿形结构面的力学特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沈俊;夏正中;;预锚结构面抗剪性能研究[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张龙波;沈明荣;;结构面在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强度特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沅江;吴超;傅衣铭;;软岩结构面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家成;非连续结构面破坏过程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杨明;岩体结构面力学特性及其锚固效应的数值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吉锋;顺层边坡硬性结构面强度参数及工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赵宇飞;加锚结构面剪切特性及锚固岩体综合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孙书勤;峨眉山玄武岩结构面类型及其工程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范雷;鄂西志留系裂隙砂岩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力学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7 王小江;岩石结构面力学及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宋琨;花岗片麻岩体渗透特性及水封条件下洞库围岩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9 何刘;交通工程边坡在振动力作用下行为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黄磊;测线取样法引起的岩体结构面几何偏差纠正[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巫裕斌;薄层破碎硬质岩隧道(群)施工方法及支护方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檀;不同条件口孜东矿采区行人上山顶板离层的数值模拟[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3 陈镜丞;硬性结构面对深埋硬岩隧道开挖稳定性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俊杰;贵州省印江县革底滑坡成因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海明;旭龙水电站左坝肩抗力体劈理型边界提取及稳定性初步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唐川;攀枝花朱矿南帮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骏;叶巴滩水电站坝址区岩体工程适宜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磊;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屈鹏程;层状碎裂结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防灾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鸣辉;地震作用对岩质高边坡动力影响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01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01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