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隧道围岩松动圈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4 13:03
【摘要】:分析松动圈的分布范围对优化隧道支护参数,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弹塑性理论计算为基础,利用H-B强度准则推导了理想状态下围岩松动圈厚度的计算公式。当侧压力系数不等于1时,将实测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初始地应力分别带入,并考虑实际支护力的影响,得到较为准确的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在铜旬高速某公路隧道中该方法计算所得围岩松动圈分布范围与围岩深部位移监测所得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基于H-B强度准则的围岩松动圈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为确定围岩松动圈半径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Abstract]: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loose ring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tunnel support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unnel constru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elastic-plastic theory calculation.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thickness of surrounding rock loose circle under ideal condition is derived by H-B strength criterion. When the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is not equal to 1, the initial ground stresse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are brought in separately, and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ctual supporting force, a more accurate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loosening circle of surrounding rock is 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loosening zone of surrounding rock calculated by this method in a highway tunnel with ten days highway is close to that of monitoring displacement in deep surrounding rock, which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calculation formula of loosening circle of surrounding rock based on H-B criterion. It provides a new effec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us of surrounding rock loose circle.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199)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1034-04)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SZS15-Z01)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XAGDXJJ16003)
【分类号】:TD353;TD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孟龙;高召宁;孟祥瑞;;考虑损伤的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11期

2 潘阳;赵光明;孟祥瑞;;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巷道围岩弹塑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3 曾钱帮;王恩志;王思敬;;Hoek-Brown破坏准则求解圆形硐室塑性区半径与修正的芬纳公式比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曾钱帮;王思敬;;运用Hoek-Brown经验准则分析圆形硐室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6期

5 胡小荣,周洪华,胡昌斌;双剪统一强度准则改进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4年S2期

6 史兴国;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的发展[J];河北煤炭;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睿;袁岽洋;张进增;杨俊;;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隧道围岩松动圈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3期

2 潘继良;高召宁;郑志伟;张阳;;考虑损伤与剪胀及中间主应力的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2期

3 张阳;高召宁;赵启峰;郑志伟;潘继良;;浅埋薄基岩煤层覆岩应力效应及变形破坏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年12期

4 卜伟斐;;基于损伤理论的深埋海底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J];工业建筑;2016年12期

5 唐胜兰;俞缙;张建智;周雨晴;;顾及沉积岩应变强化与扩容效应的围岩弹塑性力学状态理论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6 Huang Xiujie;Zhang Jixun;Yang Ling;Yang Shikou;Wang Xingli;;Elasto-plastic analysi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in circular tunnel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nonlinear unified strength theo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年05期

7 张旭东;;基于修正西原模型与Lade-Duncan准则的隧道围岩蠕变效应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8期

8 贾宝新;姜明;赵培;贾志波;;Morh-Coulomb近接交叉隧道围岩塑形叠加区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6年05期

9 高召宁;郑志伟;潘继良;张阳;;采动与承压水耦合作用下煤层底板的力学效应及破坏机理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03期

10 李广;韩志刚;;基于D-P准则与M-C准则的圆形洞室围岩塑性开展区半径对比[J];湖南交通科技;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王明洋;魏怀淼;顾雷雨;;高水平压力作用下洞室围岩变形与破坏[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侯公羽;牛晓松;;基于Levy-Mises本构关系及D-P屈服准则的轴对称圆巷理想弹塑性解[J];岩土力学;2009年06期

3 曾钱帮;王恩志;王思敬;;Hoek-Brown破坏准则求解圆形硐室塑性区半径与修正的芬纳公式比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曾钱帮;王思敬;;运用Hoek-Brown经验准则分析圆形硐室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6期

5 ;Elasto-plastic Analysis of Circular Tunnels in Jointed Rock Masses Satisfy the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2007年03期

6 蒲有林;;乌鞘岭隧道大变形围岩松动圈测试与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07年04期

7 蒋斌松;张强;贺永年;韩立军;;深部圆形巷道破裂围岩的弹塑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8 邓楚键;何国杰;郑颖人;;基于M-C准则的D-P系列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9 翟所业,贺宪国;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10 胡小荣,周洪华,胡昌斌;双剪统一强度准则改进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4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化敏,李朝;高应力碎涨性围岩松动圈测试与分析[J];煤炭工程;2005年09期

2 靖洪文;李元海;梁军起;于德成;;钻孔摄像测试围岩松动圈的机理与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任春星;孙小岩;时志伟;;耿村煤矿围岩松动圈测试研究与应用[J];露天采矿技术;2012年01期

4 田代祥;《用功能转换关系确定围岩松动圈的厚度》[J];河南煤炭;1982年02期

5 霍志芳,伍晓军;用干孔换能器测试围岩松动圈[J];河北煤炭;1987年03期

6 高树棠;围岩松动圈分析与控制[J];建井技术;1988年04期

7 赵红平,董方庭;爆破当量确定围岩松动圈碎胀力初探[J];建井技术;1997年01期

8 周希圣,陈启辉;围岩松动圈灰色预测研究[J];中州煤炭;1997年02期

9 伍永平;翟锦;解盘石;吴学明;卓青松;;基于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巷道围岩松动圈测定[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3期

10 梁士杰, 张树良;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Ⅰ~Ⅲ类围岩中的应用[J];建井技术;199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齐德龙;殷磊;吕进国;许多;;钻孔窥视仪在围岩松动圈测试中的应用及探讨[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祁方坤;赵祉君;;应用围岩松动圈理论支护特大断面硐室[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董方庭;郭志宏;;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4 原继伟;杨建华;郭文兵;;软岩巷道锚网支护条件下围岩松动圈范围的测定[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5 马文涛;;参数优化LSSVM的巷道围岩松动圈预测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大通;张文杰;钟天杰;;基于GA和v-SVR算法的巷道围岩松动圈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郭小兵;米文川;岳帮礼;;地质雷达在深部煤巷松动破坏范围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下)[C];2012年

8 陈新万;;对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初步研究[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艳;基于H-B准则的隧道围岩松动圈分析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叶云龙;围岩松动圈综合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中正;深埋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地震响应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4 秦威;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5 黄小城;大跨度扁平隧道围岩松动圈影响因素及理论计算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6 夏峰;地下洞室围岩松动圈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陈铁军;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羊场湾煤矿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8 杨斌;辽东湾核电站隧道围岩松动圈探测评价与开挖支护力学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段小强;洞室围岩松动圈强度参数反演分析探索[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晓飞;大佛寺矿采区巷道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09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09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