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玉华山地区铀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研究
[Abstract]:The Yuhuashan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uranium prospecting areas in the southwestern section of the Ganhang structural belt. It is adjacent to the Xiangshan uranium ore field, the largest volcanic type uranium ore field in China. The basement metamorphic rocks, magmatic rocks, fault structures,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great potential for prospecting in the Yuhuashan area. Compared with Xiangshan ore field, the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bu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volcanic activity, late hydrothermal activity intensity, denudation degree and so on. The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anomalies in the Yuhuashan area indicate that the U-Th-Mo geochemical comprehensive anomaly, the altern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magnetic anomalies and the positive radioactivity anomalies are the key areas for uranium exploratio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geochemical conditions and geophysical conditions, a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prospecting model of the study area is constructed,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uranium explo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hanshan-Dengshan fault zone is a breakthrough in the future resources, and suggests to deploy the related exploration projects to find out the uranium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066,U1403292) 中国地质调查局矿调项目(1212011085395)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琳;加拿大铀矿消息一则[J];国外铀金地质;2000年02期
2 刘欢;;铀矿找矿中的物化探方法[J];地质装备;2011年05期
3 黄正东;;对“热液钠交代与铀矿化”一文的商榷[J];放射性地质;1982年06期
4 黄正东;;对“热液钠交代与铀矿化”一文的商榷[J];放射性地质;1982年06期
5 程学友;;再谈“热液钠交代与铀矿化”[J];放射性地质;1983年01期
6 闽山;;利用铀钾比值指示铀矿化[J];国外铀矿地质;1984年01期
7 张如良;鄂尔多斯深盆气与铀矿化关系初探[J];铀矿地质;2004年04期
8 杜乐天;迎接铀矿找矿新高潮——华南二轮找矿势在必行[J];铀矿地质;2005年03期
9 吕开云;胡振琪;高永光;;光谱指数在铀矿找矿中的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10 谈成龙;;俄罗斯希阿格达和达尔马道夫地浸铀矿的开发[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西省宁都县车头坪—谢源地区铀矿普查[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2 张万良;徐松生;;浙江大洲铀矿田矿后构造格架及意义[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3 赵剑波;姚建;黎丕林;;四川省攀枝花市大田505铀矿点混合岩型铀矿化成因初探[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4 赵凤民;;加强科研 保障铀矿大基地建设[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郭湖生;;桃山铀矿田新一轮找矿突破的思考[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吴磊伯;;略论中国铀矿分布的若干规律[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5)[C];1985年
7 罗龙;刘正安;;攀西裂谷轴部的碱性岩与铀矿化的关系和找铀前景[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8 吴继光;张会成;韦文忠;;下庄铀矿田湖子地区东部铀矿找矿新思路[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范洪海;;铀矿大基地找矿理论和方法探讨[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刘晓东;;连山关地区构造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德福 特约记者 王俊;大营铀矿西段普查告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2 记者 王琼杰 特约记者 王俊;大营西段铀矿普查获阶段性重大进展[N];中国矿业报;2014年
3 记者 于德福 特约记者 王俊;大营铀矿创造煤铀兼探成功范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朱学蕊 贾科华;我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顺利终孔[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全国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原地质矿产部部长、中国矿业联合会名誉会长 朱训;运用科学思维指导找矿的成功范例[N];中国矿业报;2013年
6 特约记者 张启堂 通讯员 郑师维;大府上铀矿发现5.6米厚工业矿体[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于德福 特约记者 王俊;思维创新孕育找矿奇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8 ;为国找矿沙漠戈壁创佳绩 面向未来探索创新立新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9 记者 王琼杰;矿产勘查科研与生产结合创双赢范例[N];中国矿业报;2013年
10 实习生 李蕊 本报记者 于莘明;千秋功在核两端[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新建;东胜地区砂岩铀矿低温流体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04年
2 惠小朝;陕西省华阳川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为;广西全州矿田铀成矿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谢小占;粤北南雄盆地铀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云龙;西澳伊尔加恩地区多元地学信息GIS集成与钙结岩型铀矿成矿预测[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仁泽;桃山铀矿田大府上矿床铀的赋存状态及成矿机理探讨[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冰;鹿井铀矿田牛尾岭矿床矿物学特征铀的赋存状态及成矿机制探讨[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6 刘洋;桃山铀矿田坪上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机理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7 刘芳;岩坝地区铀矿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8 马瑞;贵州太白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鲍小柯;综合物化探方法勘查隐伏花岗岩铀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赵倩;满洲里—灵泉地区铀矿遥感异常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75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7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