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生态脆弱矿区松散含水层下采煤保护土层合理厚度

发布时间:2018-12-16 09:05
【摘要】:为保护生态脆弱矿区的生态潜水位,对采煤保护土层厚度的合理厚度进行研究。基于地下水动力学,分析了采动潜水位越流变化机理,并采用水-电相似模拟技术,模拟了采后不同有效隔水层厚度及其物理特性条件下潜水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开采,越流水位差越大,采后有效隔水层隔水能力越差,采动潜水位降深越大。研究区典型地质条件下,采后有效隔水层为42.6 m的离石黄土或21.0 m的保德红土时,潜水不会显著漏失。多种软件耦合实现了煤炭开采工作面水-电相似模拟,得到了研究区典型采矿地质条件下不同有效隔水层厚度与潜水位降深的关系,水-电模拟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相吻合,并得到了工程实践的初步验证。
[Abstract]:In order to protect ecological diving level in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mining area, the reasonable thickness of coal mining protected soil layer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groundwater dynamics, the variation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 level is analyzed, and the variation law of submersible water level is simula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effective water barrier thickness and it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hydroelectric similarity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coal mining, the greater the water level difference is, the worse the water insulation capacity of the effective water-separating layer after mining is, and the greater the depth of the mining diving level is. In the typic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area, the phreatic water will not be significantly lost when the effective water-isolating layer is 42.6 m of Lishi loess or 21.0 m of Baode laterite. Several softwares are coupled to realize the hydroelectric similarity simulation of coal mining fa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ckness of different effective water-separating layer and the depth of diving level under typical min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area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of hydro-electric simulation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preliminary ver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has been obtained.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047100)
【分类号】:TD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王苏健;李文平;陈通;高颖;;沙漠浅滩地表径流保水煤柱留设生态意义及方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2 范立民;马雄德;冀瑞君;;西部生态脆弱矿区保水采煤研究与实践进展[J];煤炭学报;2015年08期

3 顾大钊;;煤矿地下水库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J];煤炭学报;2015年02期

4 胡小娟;李文平;曹丁涛;刘满才;;综采导水裂隙带多因素影响指标研究与高度预计[J];煤炭学报;2012年04期

5 黄庆享;;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与保水开采分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6 黄庆享;蔚保宁;张文忠;;浅埋煤层黏土隔水层下行裂隙弥合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7 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杨泽元;申涛;;生态脆弱矿区含(隔)水层特征及保水开采分区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1期

8 黄庆享;;浅埋煤层保水开采隔水层稳定性的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9 黄庆享;刘腾飞;;浅埋煤层开采隔水层位移规律相似模拟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5期

10 范立民;论保水采煤问题[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涛;陕北煤炭大规模开采含隔水层结构变异及水资源动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琰庆;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南京;;煤层为主含水层采动中的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7年01期

2 李猛;张吉雄;邓雪杰;周楠;张强;;含水层下固体充填保水开采方法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3 武强;申建军;王洋;;“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4 张建民;李全生;南清安;曹志国;张凯;;西部生态脆弱区现代煤-水仿生共采理念与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5 侯恩科;童仁剑;冯洁;车晓阳;;烧变岩富水特征与采动水量损失预计[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6 姚强岭;陈田;李学华;王傲;;宁东侏罗系煤层顶板粗粒含水砂岩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7 申涛;袁峰;宋世杰;马丽;薛海军;汶小刚;;P波各向异性检测在采空区导水裂隙带探测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8 孙亚军;张梦飞;高尚;徐智敏;邵飞燕;姜素;;典型高强度开采矿区保水采煤关键技术与实践[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9 蒋泽泉;雷少毅;曹虎生;郭亮亮;张金柱;乔晓英;;沙漠产流区工作面过沟开采保水技术[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10 吕广罗;田刚军;张勇;吕品田;陈永波;师修昌;;巨厚砂砾岩含水层下特厚煤层保水开采分区及实践[J];煤炭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春虎;陕蒙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系统扰动机理及评价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2 陈伟;陕北黄土沟壑径流下采动水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乾;基于多灾害耦合的贴近突出煤层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李洪兵;复杂难采大水矿床安全开采综合技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方刚;玉华煤矿矿井突水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 康英;柠条塔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5 谢晓添;潘三矿1622(3)工作面覆岩运动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占斌;复杂断裂带对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突水灾害预测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7 童珏;采煤引起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石亚军;西马矿北翼充填采区边界防水煤柱回收的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王悦;榆树湾煤矿保水采煤技术方案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10 张卫;顾北矿11-2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并行电法探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张红强;张云峰;申涛;;榆神府矿区水体湿地演化驱动力分析[J];煤炭学报;2015年05期

2 冀瑞君;彭苏萍;范立民;赵雅楠;李成;;神府矿区采煤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以窟野河中下游流域为例[J];煤炭学报;2015年04期

3 顾大钊;;煤矿地下水库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J];煤炭学报;2015年02期

4 张东升;刘洪林;范钢伟;王旭锋;;新疆大型煤炭基地科学采矿的内涵与展望[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5 范立民;;保水开采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基础[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年01期

6 徐海红;乔皎;王铮;;小庄矿井采煤对地下水的影响及保水采煤措施[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年06期

7 刘建功;赵利涛;;基于充填采煤的保水开采理论与实践应用[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8 马立强;孙海;王飞;李嘉明;金志远;张炜;;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保水开采地表水位变化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9 邢立亭;武强;谷亚伟;;干旱地区矿区顶板水力性质变异机理[J];煤炭学报;2013年12期

10 吕文宏;;充填开采技术在榆阳煤矿的应用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齐跃明;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的随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王旭锋;冲沟发育矿区浅埋煤层采动坡体活动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伊茂森;神东矿区浅埋煤层关键层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4 刘玉德;沙基型浅埋煤层保水开采技术及其适用条件分类[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宋亚新;神府—东胜采煤塌陷区包气带水分运移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景;谢桥煤矿1201(3)工作面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2 张杰;神府矿区荒漠化防治固液耦合实验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3 谢胜华;地表厚土层浅埋煤层覆岩运动与破坏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昭芳;董仕深;;微型三向应力传感器在塑性泥相似模拟中得到应用[J];锻压技术;1989年03期

2 俞良中;立轴锥盘离心磨机主机的相似模拟设计原理[J];化工矿山技术;1998年03期

3 索永录;欧亚伟;杨占国;姬红英;;澄合矿区5号煤层4m采高综采相似模拟研究[J];煤炭技术;2010年02期

4 胡耀青;赵阳升;杨栋;;三维固流耦合相似模拟理论与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余锋;尧军;王文;;采动条件下巷道群稳定性的相似模拟研究[J];陕西煤炭;2009年01期

6 闫德忠;陈毅东;刘维杰;;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应力分布相似模拟研究[J];煤炭工程;2010年12期

7 王宏图,鲜学福,贺建民,魏福生;层状复合岩体力学的相似模拟[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年02期

8 余海龙,谭学术,李通林,,姜德义;岩盐溶腔稳定性的相似模拟设计原则和依据[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9 王国元;胡光伟;王宏;杨建平;;山不拉煤矿3202工作面矿压相似模拟[J];煤炭科技;2013年02期

10 肖江,蒋新军,陈建强;立体相似模拟实验判断老顶来压的新方法[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闫立章;;用相似模拟物理模型研究矿山压力[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辉;保水开采固液耦合相似模拟非亲水材料的研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张瑛;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矿山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82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82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1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