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急倾斜三软煤层综放采场覆岩移动与顶煤放出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1 17:33
【摘要】:随着我国煤炭开发的重点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在急倾斜煤层厚煤层中采用走向长壁放顶煤开采的情况逐步增多,而由于急倾斜走向长壁综放开采的覆岩移动与矿压显现规律有其不同于水平煤层综放开采的独有特点,故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以指导现场采场的围岩控制水平。本文以山西大远煤业急倾斜三软煤层的特定赋存条件,进行了走向长壁综放采场覆岩移动与围岩控制的研究,论文系统研究了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急倾斜采场的覆岩移动和矿压显现规律、支架与围岩关系、顶底板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等,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单轴压缩实验和点荷载仪相结合的方法对钻孔取芯的顶底板岩石试样进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得出了影响急倾斜围岩控制的顶底板物理力学参数,为数值计算和相似模拟实验奠定基础。(2)急倾斜三软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出现应力增高区,且工作面中部的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大于上下两端头。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大,采空区卸压范围增大,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及集中程度同样增加。工作面推进至80m时,沿倾斜方向中下部支承压力峰值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中下部采空区首先被压实,垮落矸石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开始承担覆岩载荷,覆岩运动对支承压力的影响程度降低,采空区开始出现应力恢复现象。而工作面上部由于充填不充分,应力集中程度仍然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而增大。(3)在工作面推出的初期,工作面由于采空区覆岩悬露范围小,受采动影响的岩层层位较低,同倾斜方向上位移分布特征相似,工作面下部位移量最大值可达11cm,而中上部顶板下沉量则较小,但工作面中上部受采动影响的岩层范围相对较大。当工作面推出较远时,采空区范围增大,采空区上部岩层达到其极限跨距而垮落,受采动影响范围增加,此时工作面顶板下沉量最大值达到14cm。(4)在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急倾斜顶板受力的非均布载荷模型,揭示了顶板在倾斜方向的受力、变形特征及其破断规律;提出了倾向覆岩特征的“三段式”假设。与缓倾斜煤层开采相比,急倾斜煤层开采后,最大垂直位移向工作面下端头处偏移,这不仅仅是岩层的非均布压力导致,更主要的原因是沿煤层倾斜向下的分力造成的;缓倾斜煤层开采时,岩层水平位移表现为采空区两侧岩层向采空区中间移动,而急倾斜煤层的垮落带以上岩层由于其在垂直岩层方向作用力的影响下,表现为向工作面上端头侧水平移动。(5)对急倾斜三软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煤壁片帮分析发现:顶板压力集度q是煤壁发生破坏的最主要原因;煤的内聚力c、内摩擦角φ、护帮高度H1越大,护帮板作用力q0越大,安全系数就越大,煤的内聚力c较小是煤壁发生剪切破坏的内因,相对而言,煤层的内摩擦角、护帮板作用力及护帮高度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护帮板只起到防止破坏的煤体片塌下来,而不能起到防治煤壁破坏的作用。(6)由于综放工作面倾向覆岩运动特点不同,导致支架承载特性不一,建立了沿工作面倾向上部、中部和下部三种“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模型。研究发现在工作面上部顶煤和顶板较软,随采随冒,而冒落的煤岩体会向下滑移充填下部采空区,尤其在放煤后,上部的空顶区域会进一步加大,致使支架上方悬空,此时,顶板的破断就会给支架产生一定冲击形成动载;在工作面下部,垮落矸石和煤体下滑充填,使下端头充填密实,采空区的煤矸与支架共同承担覆岩压力,分担支架的部分载荷,使支架载荷偏小;中部,矸石的充填介于上部和下部之间。(7)通过散体顶煤放出相似模拟试验,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放出体向工作面上端头发育趋势明显,且放出体在靠近顶梁处发育较快。分析顶煤回收率分布特征,发现沿走向煤层倾角对回收率分布影响很小;沿煤层垂直方向回收率呈现出中位高位低位的分布特征。(8)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发现急倾斜综放过程中,煤岩散体以近似直线的轨迹向放煤口运动,且运移路径接近铅垂线的颗粒容易被放出;最快放出路径沿煤层倾向与铅垂线间存在一固定夹角;煤岩分界面空间形态呈现出了显著的“非对称性”。(9)通过PFC2D数值模拟,研究了三种放煤顺序下的顶煤回收率、放出体、煤岩分界面、接触力场和放煤时间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合理的放煤顺序,对现场放煤工艺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回收率。运用顶煤运移跟踪仪,对1201急倾斜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率进行现场观测,实测值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散体相似模拟试验结论的正确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25;TD82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戈立言,赵生贵;急倾斜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的措施[J];煤炭技术;2002年09期

2 胡金刚;;急倾斜中厚煤层回采新工艺[J];煤炭技术;2009年05期

3 薛习;急倾斜立眼填煤注水套修方法[J];煤矿安全;1985年04期

4 牧阳;;急倾斜薄矿脉回采发展方向[J];有色矿山;1988年12期

5 张壮志,吕晋英;使用大孔径钻机安全快速施工急倾斜煤岩层上山[J];煤矿设计;1998年12期

6 姜志银,包林森,吴大胜;急倾斜柔掩面几个主要问题剖析及对策[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4期

7 孟凡森;浅谈急倾斜矿体开采影响范围[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5年03期

8 周邦远;;广能集团急倾斜机械化试采成功[J];煤炭工程;2008年03期

9 赵德乾;王振伟;李营作;王刚;;顺层急倾斜边坡破坏机理[J];煤矿安全;2013年09期

10 ;急倾斜上山材料提升器[J];煤炭科学技术;197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生贵;;急倾斜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的问题与对策[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波;;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高产高效技术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黄庆享;黄克军;刘素花;;急倾斜厚煤层长壁开采模拟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4 靳纯峰;;香山矿急倾斜易燃厚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5 刘书贤;;急倾斜多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6 王顺;;急倾斜厚煤层复杂条件下开采的保障技术[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费维柱;吴晶;刘广文;;淮南矿区急倾斜厚煤层综采装备及防护[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创新与发展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华强;李云鹏;谢胜华;;急倾斜萤石矿地质灾害的数值模拟[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谢俊文;李俊明;杨富;上官科峰;马忠元;韩书才;;急倾斜大倾角特厚易燃煤层综放开采及“三机”配套技术[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及装备学术研讨论文专集[C];2003年

10 李臣;刘玉锋;;浅析越南庆和煤矿急倾斜放顶煤防灭火的方法[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邦远;广能集团急倾斜机械化试采成功[N];中国煤炭报;2008年

2 陈开霞 贺全明;绿水洞煤矿急倾斜综采显神威[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武晓娟;急倾斜厚煤层开采技术新疆推广[N];中国能源报;2013年

4 贺全明 记者  袁媛 张启富;广能集团攻克60度急倾斜机械化采煤难关[N];广安日报;2006年

5 陈开霞 贺全明;科技促进煤矿生产安全高效[N];广安日报;2009年

6 记者来永臣;黑龙江:攻克急倾斜薄煤层开采难关[N];中国煤炭报;2009年

7 程矿生;郭二庄矿成功安装首个百万吨急倾斜工作面[N];中国矿业报;2013年

8 李兴兵邋胡安华;舞动井下“钢铁长龙”[N];广安日报;2008年

9 高瑷香 陈萍;攀煤公司一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攀枝花日报;2014年

10 储金莲 戚其龙 梁翠云;神新能源公司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安全开采[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德瑜;急倾斜三软煤层综放采场覆岩移动与顶煤放出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穆贵清;大安山煤矿深部急倾斜软底煤巷失稳机理与支护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李小萌;急倾斜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技术及支架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昌;尖山矿区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采场结构参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子锋;高速公路下伏急倾斜采空区勘察技术及对路基稳定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张梦醒;高速公路下伏急倾斜煤层采空区致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黄海鹏;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充填控制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周清龙;急倾斜煤层群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6 鲁秀生;急倾斜浅煤层群围岩裂隙演化与降雨入渗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7 陈显坤;急倾斜松软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江;急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与安全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廖九波;中厚急倾斜破碎磷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华乐;天河煤矿急倾斜厚煤层采煤方法优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97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97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