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深部煤炭化学开采技术

发布时间:2019-06-24 22:26
【摘要】:为了探索地下煤炭开采技术革命的新方法,提出地下煤炭化学开采的基本概念,并将其归纳为3种化学开采方法,即地下气化、地下热解和生物溶解.首次提出了煤炭化学开采技术架构、工艺系统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1)地下煤炭盾构-气化协同工艺及装备系统,合成燃气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及CO_2埋藏的技术思路,地下气化污染物抑制及稳定产气控制方法;2)基于聚光太阳能供热和干热岩集热供热的地下煤炭原位干馏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和微波辐射加热的地下煤炭原位热解技术;3)基于微生物溶煤的地下煤炭原位生物开采技术.国内外研究表明:与传统井工煤矿生产和发电系统相比,煤炭地下气化的投资降低60%,生产成本降低70%,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到95%,土地复耕成本降低80%;发电热效率提高50%,发电成本约为0.15元/(kW·h).可以预见,化学开采将成为高回收、低损害、超低排放、零死亡的煤炭开发技术革命的新方向.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new method of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technology revolution, the basic concept of underground coal chemical mining is put forward, and it is summarized into three chemical mining methods, namely underground gasification, underground pyrolysis and biological dissolu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echnical framework, process system and key technologies that need to be broken through in coal chemical mining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1) the coordinat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system of underground coal shield and gasification, the technical idea of using synthetic gas for (IGCC) power generation and CO_2 burying in the whole coal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the suppression of pollutants in underground gasification and the control method of stable gas production; 2) in situ dry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coal based on concentrated solar heating and dry hot rock heat collection heating, in situ pyrolysis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coal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and microwave radiation heating, 3) in situ biological mining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coal based on microbial dissolved coal.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ell coal mine produc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he investment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is reduced by 60%,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by 70%, the recovery rate of coal resources is increased to 95%, the cost of land restoration is reduced by 80%,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power generation is increased by 50%, and the cost of power generation is about 0.15 yuan / (kW 路h).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chemical mining will become a new direction of coa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revolution with high recovery, low damage, ultra-low emission and zero death.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046300)
【分类号】:TD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兆响;应当大力发展煤炭地下气化技术[J];中国煤炭;2000年09期

2 杨兰和,余力;煤炭地下气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思考[J];科技导报;2000年12期

3 采编;新矿煤炭地下气化首开大规模应用先河[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0年04期

4 耿麦香;论煤炭地下气化高新技术的应用──山西省晋中市定点试用开发情况[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0年03期

5 张祖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01期

6 初茉,李华民;环保型煤炭开采与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J];煤矿环境保护;2000年05期

7 杨兰和,余力;煤炭地下气化工业试验[J];化工学报;2001年11期

8 江道罴;对煤炭地下气化的认识与实践[J];煤矿设计;2001年04期

9 于洪军,王成;新汶矿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成功实践与启示[J];中国矿业;2001年01期

10 高仲峰,王红;浅谈煤炭地下气化的综合利用[J];城市煤气;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淑琴;梁杰;余力;张尚军;;低碳清洁煤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3 王在泉;华安增;王兴泉;;煤炭地下气化高温煤岩性质及岩层控制研究[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刘菁华;田钢;王祝文;;放射性氡气测量动态监测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机理探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吴超;刘红;;煤炭地下气化钻孔及其水冷系统的应用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6 余力;余学东;;煤炭地下气化应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张祖培;徐会文;刘光华;;双阳煤矿煤炭地下气化的应用研究[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石显新;阎述;陈明生;梁爽;侯子和;刘宝银;邱波;;煤炭地下气化火焰工作面及燃空区综合电磁法勘查技术及其应用[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吴莎莎;樊克恭;;绿色开采实现模式[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孟絮屹;桂祥友;;煤矿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模式研究[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大成;煤炭地下气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2 中国矿业大学 余力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 彭安;煤炭地下气化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2005年

3 吴月先;煤炭地下气化开采[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锭明;积极推动煤炭地下气化试验 有序推进新型煤化工业发展[N];中国能源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陈其珏;煤炭地下气化崭露头角[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李刚;我国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张以诚;煤炭地下气化:减排的有效之举[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记者 阿荣;我盟就东乌旗伊和乌素煤田煤炭地下气化示范项目与相关方座谈[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琮;煤炭地下气化获产业化技术支撑[N];中国化工报;2010年

10 齐传新;加快煤炭地下气化产业进程[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席建奋;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特征场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张彬;煤炭地下气化调控机理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3 崔勇;煤层逆向燃烧气化机理及工艺过程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贺盛;煤炭地下气化发电技术经济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李庆堂;煤炭地下气化数据中心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叶云娜;煤炭地下气化对地下水污染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建明;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扩展及顶板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成闪闪;超临界二氧化碳改造建材和在煤炭地下气化填埋中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丽梅;煤炭地下气化项目现场试验阶段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李明敏;褐煤热解渗透及其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徐云龙;地下气化过程中煤层顶板岩石渗透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05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05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d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