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BBS管理的应用及其对采煤工安全心理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9 16:47
【摘要】:近十年煤炭行业的安全形势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全国死于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人数占矿山行业死亡人数的80%以上。其中因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占总煤矿事故的85%以上,成为煤矿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同时,煤矿员工由于始终在高压力和高风险的环境中从事高强度工作,心理状态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对其行为的选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针对在不安全行为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员工心理的研究,可以降低人因事故率,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由于改善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是防治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而BBS管理方法可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改善,因此本文从行为和心理两个角度,通过研究BBS管理应用过程中对采煤工行为的影响,并构建安全心理测评体系,研究BBS管理对采煤工安全心理的影响,旨在为降低煤炭企业事故发生率提供相应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本文以山西省W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采煤工作为观察对象,首先根据采煤工的因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各月分布情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8项关键行为作为行为观察的依据。结合W煤矿的现场条件和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对采煤工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应用BBS管理,煤矿不安全事件和不安全行为大幅降低,采煤工行为得到改善,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其次,本文基于国内外对不安全心理的研究,针对采煤工进行深度访谈与开放式问卷调研。初步编制了相应的安全心理测评问卷,并利用SPSS和Amos两个数据处理软件对初测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将量表的指标体系按照两层划分,共4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具有良好鉴别能力、较好结构效度、较高测量信度的采煤工安全心理测评体系。最后,本文构建了采煤工的安全心理评价模型,实现对采煤工心理状态的定量化和清晰化。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BBS管理实施前后采煤工安全心理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BS管理实施前采煤工的安全心理水平为“偏重”,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BBS管理的应用,采煤工安全心理一二级指标均得到较大提升,安全心理水平不仅处于“一般”程度,而且具有向“较轻”和“全无”程度发展的倾向性。其中“麻痹侥幸心理”提升最为明显,得出BBS管理对采煤工的安全心理具有改善作用,并获得了相应作用机理。
【图文】:

安全心理学,历程


图 1-1 安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Fig.1-1 Development of safety psychology研究者对安全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结事故中不安全行为所对应,缺少对其进行结构测量的研究。Edelhauser[39]提出通过对员工心理工作中的不定期检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安全水平,得出了对员必要性。Randolph[40]通过观察与访谈的形式,结合 MSH 事故报告,率和作业心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总结生产过程中员工不安全心理了 25 个最常见的心理状态。Camm[41]通过对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究,统计和研究了事故发生所导致的经济后果,并提出了一种系统状态第一次作为计算事故伤害经济值的因素而进行的相关研究。Gh的职业伤害进行了致因分析,将其分为心理与非心理因素,包括人和安全意识等,得出多种心理因素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造成对员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原理图,安全心理,煤矿,概念


BBS 管理的应用及其对采煤工安全心理影响的研究全心理安全心理的概念全心理是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等特殊心理活动[10的行为,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其对行为起支配作用,同时也通过行为才现。的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在与安全行为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心理的变化,两者具有差异又相互关联,根据煤矿员工的工作性质与环境原理,如图 2-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D791;F42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有志;关于几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探讨[J];化工劳动保护;2000年01期

2 朱锴;生产过程中个体不安全行为及其控制[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姜金善;杜绝不安全行为 减少事故的发生[J];化工劳动保护;2001年07期

4 梁玉光,陈建田;煤矿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对策[J];安全与健康;2002年19期

5 黄清武,陈伯辉,沈斐敏;人的不安全行为干预技术[J];安全与健康;2002年23期

6 王文先;对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J];中国矿业;2003年07期

7 林金本,黄俊才;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J];安全与健康;2003年17期

8 王文先;对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J];安防科技;2004年10期

9 刘凤艳;;控制不安全行为的三种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7期

10 付相秋,姜安治;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司腊元;;不安全行为的剖析与控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梁文彦;;关爱生命 安全发展——不安全行为心理浅析[A];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曲作明;刘子英;史燕伟;;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危害辨识方法的应用[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赖德贤;;浅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张静;;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法探索[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薛爱玲;;杜绝不安全行为 确保安全生产[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谢英晖;;不安全行为与零事故活动[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学锋;;对安全生产中不安全行为控制的几点认识[A];山东铁道学会铁路运输安全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1年

9 车超;王天生;;安全沟通卡在实际应用中问题的探讨[A];“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论文集[C];2014年

10 丁魁强;;行车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与风险控制[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连家;扬子全员查找身边“不安全行为”[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邵敏;海孜矿助职工告别不安全行为[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黄斌 俞春华;不安全行为坚决纠正[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薛福连;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对策[N];经理日报;2003年

5 张玉发;行为、心理与安全生产[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杨文礼;马岭管子站对不良现象模拟罚款[N];中国石油报;2007年

7 郑红光;矿校联手研究和控制不安全行为[N];经理日报;2007年

8 唐相彦;有执行才有安全[N];人民铁道;2007年

9 山东省淄博市燃料公司 刘修殿;反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应对症下药[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10 周洪亮 董莉;“与不安全行为告别,做有素养的安全人”[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高瑞霞;不安全行为意向对煤矿火灾险兆事件作用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灿;煤矿生产班组不安全行为及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4 任玉辉;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赵广金;煤田地质钻探员工的可靠性因素测试及不安全行为的评估[D];天津大学;2012年

6 孙淑英;家具企业实木机加工作业安全行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梁振东;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8 李磊;矿工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及组合干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孟春;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认知机理及应用[D];清华大学;2012年

10 宁德春;矿井建设项目安全事故机理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德顺;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协同管理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白吉磊;新龙公司员工不安全行为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赵泓超;基于生理—心理测量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4 邹湘凯;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5 张定;基于风险的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暴露及控制机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建生;金能公司井下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解学才;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人因分析及建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冯鹏;安全行为态度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研究—感情承诺的调节作用[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9 潘杰锋;基于不安全行为校正模型的电力集体企业安全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刘禹彤;考虑行为的码头作业流程安全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24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4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e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