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氰化尾渣提金选矿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07:03
【摘要】:针对某含金3.45 g/t的氰化尾渣开展了提金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水玻璃为脉石抑制剂和矿浆分散剂,硫酸为pH调整剂,硫酸铜和硫酸铵为载金矿物活化剂,丁钠黄药和25#黑药为组合捕收剂,经一粗一扫二精闭路浮选,可得到金品位15.76 g/t、金回收率60.44%的金精矿。
【图文】:

浮选试验,硫酸用量,硫酸铜


2浮选试验2.1原则流程及试剂氰化尾渣-0.074mm粒级占90.37%,-0.038mm粒级占74.50%,矿石粒度较细,进一步磨矿会恶化浮选指标,故确定不细磨的工艺流程;经过长期存放,目的矿物在氰化物或氧化作用下会形成亲水表面而被抑制,因而在浮选过程中要强化载金矿物的浮眩浮选试验原则流程如图1所示。图1浮选试验原则流程试验所用试剂水玻璃(Na2SiO3)、硫酸铵((NH4)2SO4)、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5H2O)均为湖南试剂厂生产,丁铵黑药((C4H9O)2PSSNH4)、丁钠黄药(C4H9OCSSNa)、25#黑药((C7H7O)2PSSH)和MIBC((CH3)2CHCH2CHOCH3)购自明珠选矿药剂有限责任公司。2.2硫酸用量试验氰化尾渣经过长时间堆放后pH值约为7。硫酸不仅可以调节矿浆pH值,还可以很好地除氰以及清除黄铁矿表面所吸附的CaO、Ca(OH)2、Fe(OH)3等亲水物质,从而活化载金黄铁矿。硫酸用量对金品位和回收率有很大的影响。水玻璃用量500g/t、硫酸铜和硫酸铵用量分别为100和50g/t、丁钠黄药和25#黑药用量分别为100和50g/t时,按照图1所示流程进行了硫酸用量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图2硫酸用量试验结果由图2可见,随着硫酸铜用量增加,金精矿品位逐渐增加,硫酸用量小于400g/t时,可能由于碱性脉石对硫酸的消耗,硫酸对金浮选指标没有明显影响。硫酸用量为500g/t时,矿浆pH值约5~6,此时浮选指标最好,金精矿品位为8.19g/t,回收率为55.27%。2.3活化剂用量试验硫酸铜是硫化矿物和金浮选最常用的活化剂之一。硫酸铜和硫酸铵组合使用会在溶液中形成铜的络合物,使矿浆中保持一定的活性Cu2+,强化对载金黄铁矿的活化。硫酸用量500g/t,其他条

硫酸用量,试验结果


9OCSSNa)、25#黑药((C7H7O)2PSSH)和MIBC((CH3)2CHCH2CHOCH3)购自明珠选矿药剂有限责任公司。2.2硫酸用量试验氰化尾渣经过长时间堆放后pH值约为7。硫酸不仅可以调节矿浆pH值,还可以很好地除氰以及清除黄铁矿表面所吸附的CaO、Ca(OH)2、Fe(OH)3等亲水物质,从而活化载金黄铁矿。硫酸用量对金品位和回收率有很大的影响。水玻璃用量500g/t、硫酸铜和硫酸铵用量分别为100和50g/t、丁钠黄药和25#黑药用量分别为100和50g/t时,按照图1所示流程进行了硫酸用量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图2硫酸用量试验结果由图2可见,随着硫酸铜用量增加,金精矿品位逐渐增加,,硫酸用量小于400g/t时,可能由于碱性脉石对硫酸的消耗,硫酸对金浮选指标没有明显影响。硫酸用量为500g/t时,矿浆pH值约5~6,此时浮选指标最好,金精矿品位为8.19g/t,回收率为55.27%。2.3活化剂用量试验硫酸铜是硫化矿物和金浮选最常用的活化剂之一。硫酸铜和硫酸铵组合使用会在溶液中形成铜的络合物,使矿浆中保持一定的活性Cu2+,强化对载金黄铁矿的活化。硫酸用量500g/t,其他条件不变,活化剂用量试验结果见表3。表3活化剂用量试验结果硫酸铜+硫酸铵用量/(g·t-1)产品名称产率/%品位/(g·t-1)回收率/%精矿30.196.1757.530尾矿69.811.9742.47合计100.003.24100.00精矿28.566.5254.8050+25尾矿71.442.1545.20合计100.003.40100.00精矿22.198.1955.27100+50尾矿77.811.8944.73合计100.003.29100.00精矿21.768.3655.42150+75尾矿78.241.8744.58合计100.003.28100.00精矿20.728.2852.86200+100尾矿79.281.9347.14合计100.0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分类号】:TD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桓;用钢棉直接电解提金新工艺对提金和污水处理的重要意义[J];黄金;1988年03期

2 徐宝诚,李生光;可搬迁式提金厂[J];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1992年02期

3 苏国辉;;砷金矿提金预处理技术述评[J];湖南有色金属;1993年05期

4 兰新哲;世纪之交中国黄金面临的挑战[J];黄金科学技术;1999年01期

5 潘汉阳;就《直接提金技术》答读者[J];农村新技术;1999年07期

6 王洪烈;硫脲法提金工业试验[J];黄金;1980年01期

7 张承泰;关于金矿石化学方法提金研究的进展与评述[J];黄金;1987年03期

8 张澄;;难处理含砷锑硫化贫金矿提金和伴生锑、砷的回收[J];湖南冶金;1987年06期

9 宋希敏;炭浆提金厂中隔炭筛“堵炭”问题的解决[J];黄金;1993年07期

10 张钧智;提金氰化液中砷、锑的测定[J];黄金;199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某转炉尾渣选矿试验研究[A];2008年全国金属矿山难选矿及低品位矿选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德良;郝建贞;李尧国;吴向阳;蒲忠强;刘永国;顾延军;潘晓平;;降低金精矿中碳质矿物对氰化生产影响的试验与研究[A];2008年全国金属矿山难选矿及低品位矿选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3 任淑丽;杨保成;;乌拉嘎浮选金精矿冶炼生产实践[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4 张裕书;张少翔;;石棉大水沟碲矿石选矿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5 马少健;乔红光;莫伟;封金鹏;刘力章;;广西贵港高砷浮选金精矿微波预处理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唐显裕;;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选矿试验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7 鲁军;孔晓薇;;青海某钼矿选矿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8 谭勤俭;;某高含泥、高含碳、低品位煤系硫铁矿选矿试验研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9 吴文红;;山西某地贫赤褐铁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10 梁冠杰;曾庆玲;;某银铅矿选矿试验研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子龙;生物提金:综合利用难处理金资源[N];中国黄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慕坦;小细菌带来大惊喜[N];中国黄金报;2007年

3 陈国民 晏鑫;不断优化的生物氧化提金技术[N];中国黄金报;2014年

4 ;泸溪迅速处置尾渣库溢坝事故[N];团结报;2009年

5 吕伟民;遂金实现尾渣干式堆放[N];中国黄金报;2010年

6 孙浙富 郭建东;国大成功改进自主知识产权工艺[N];中国黄金报;2011年

7 李杰;可循环氧化剂氧化高硫高砷难选金精矿或氰化尾渣提金和综合利用[N];科技日报;2007年

8 京冶;含锑砷难处理金精矿得以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4年

9 贾伟杰 记者 孙欣欣;锦州口岸首次进口金精矿[N];锦州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李彦山 刘金才 本报记者 孟凡君;啥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N];中国矿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国龙;三相循环流化床中催化氧化高硫高砷难选冶金精矿和尾渣基础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冲;氰化尾渣提金及制备纳米铁红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2 宋煈;贵州太平洞卡林型金矿提金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东;金矿尾渣中砷的湿法回收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4 张雷;某难处理碲尾渣的选矿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2年

5 翟毅杰;臭氧催化氧化预处理氰化尾渣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李婷;金银精矿氰化尾渣中铜锌等有价金属综合利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绍光;极细难选金矿氰化尾渣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8 冉金城;桂林高碳氧硫混合型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毛宇鹏;文山低品位难选铜矿的选矿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红球;某高硫金精矿选冶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25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5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