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巷道围岩协同锚固机理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of deep roadwa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nergy and the guidance of metho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anchoring of surrounding rock of deep roadway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factors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cription method of surrounding rock anchoring by synergy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ynergistic mechanisms, such as structural coordination, strength coordination, stiffness coordination, anchoring time coordination, pretightening force coordination and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so as to establish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cooperative anchoring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cooperative anchoring system is greater than the simple sum of each subsystem, that is, the "112" synergistic enhancement effect is produced, whic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vital for the stability control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deep roadway, and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coal mine safety in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199)
【分类号】:TD3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姜耀东;;深部开采岩体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研究[J];煤矿支护;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传华;岩体破坏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鼎;霍丙杰;辛龙泉;;深部开采环境及岩体力学行为研究[J];矿业工程;2009年03期
2 兰永伟;高红梅;陈学华;;钻孔卸压效果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3期
3 吴明白;陶梅;潘丽霞;殷亚娟;;突变理论在围岩稳定性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5年02期
4 罗毅莎;;岩爆分级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9年04期
5 肖福坤;刘刚;樊慧强;孟鑫;;东海煤矿深部回采工作面矿压规律[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李志平;邹正盛;罗平平;杜家庆;;井巷支护技术发展与现状[J];矿山机械;2009年08期
7 张晓君;靖洪文;;基于应力场熵的岩石系统状态演化分析[J];矿冶工程;2009年05期
8 胡新付;唐礼忠;汪令辉;;冬瓜山铜矿岩层破坏的地质因素及控制措施[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9 张国伟;孙亚军;刘颖;;超高承压底板含水层探放水技术[J];煤矿安全;2009年06期
10 朱阳涛;潘永刚;刘巍;袁亮;;深部开采矿井爆破材料库浇筑支护技术[J];煤矿现代化;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李根;基于模拟的水岩耦合变形破坏过程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常西坤;深部开采覆岩形变及地表移动特征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文志杰;无煤柱沿空留巷控制力学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江文武;金川二矿区深部矿体开采效应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赵金煜;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郭庆勇;急倾斜水平分层开采巷道锚网支护工程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徐智敏;深部开采底板破坏及高承压突水模式、前兆与防治[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王义江;深部热环境围岩及风流传热传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李培现;深部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察美峰,孔广亚,贾立宏;岩体工程系统失稳的能量突变判断准则及其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2 陈剑平;岩土体变形的耗散结构认识[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冯夏庭,赵洪波;岩爆预测的支持向量机[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刁心宏,王泳嘉,冯夏庭,陈廷伟;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辨识岩体力学参数[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唐春安,费鸿禄,,徐小荷;系统科学在岩石破裂失稳研究中的应用(一)[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6 周萃英,汤连生,晏同珍;滑坡灾害系统的自组织逑[J];地球科学;1996年06期
7 殷有泉,郑顾团;断层地震的尖角型突变模型[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6期
8 申维;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地学应用[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3期
9 刘贵应,刘新喜,魏新颜;隧道塌方的尖点灾变模型及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2期
10 康仲远;岩体准静态运动失稳的 CUSP 型突变模型[J];地震学报;198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富贵;倪晓燕;赵洪东;;温度场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流变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J];工程建设;2008年01期
2 张强勇;陈旭光;林波;刘德军;张宁;;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3 国成伟;孟鑫;;唐口矿井深部巷道破坏特征及支护对策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02期
4 初明祥;;深部巷道围岩支护阻力确定及其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1期
5 王宏;游元波;;探讨如何解决深部巷道修复支护难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11期
6 许宏发;钱七虎;王发军;李术才;袁亮;;电阻率法在深部巷道分区破裂探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7 齐干;唐强达;;夹河矿深部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分析[J];中国矿业;2011年02期
8 朱德康;左宇军;陈春春;;有分区破裂化倾向的深部巷道围岩支护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2年02期
9 牛双建;靖洪文;杨旭旭;杨圣奇;;深部巷道破裂围岩强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10 杨海萍;汤国禹;朱新民;伍中建;龚建强;;深部巷道变形特征及支护对策[J];矿业工程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光华;;深部巷道强力支护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春春;左宇军;朱德康;;动力扰动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数值试验[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戚承志;王明洋;钱七虎;;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及其描述问题[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尤春安;高法民;许裕平;蒋斌松;桑红星;林登阁;毕宣可;杨永腾;董光振;王宗喜;吴绪生;史铁山;王传民;;复杂岩层深部巷道地压及支护对策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5 康红普;;深部巷道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金奎;王金安;李大屯;李鸿雷;王金喜;;高应力深部巷道破碎围岩锚壳喷支护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坤福;靖洪文;杨圣奇;;深部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玉龙;张晴;高明仕;;深部岩巷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控制[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9 郭仕全;;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在新陆矿的应用[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时间过程及支护[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家福邋马保恩;支护改革为陶阳矿撑起安全伞[N];经理日报;2007年
2 宁建民;华丰矿支护新技术安全高效[N];经理日报;2007年
3 刘金芝 巩磊;南屯矿东昱公司开发锚索市场[N];中国矿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继华;考虑渗流作用的深部巷道围岩流变特性及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龙景奎;深部巷道围岩协同锚固机理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牛双建;深部巷道围岩强度衰减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陈坤福;深部巷道围岩破裂演化过程及其控制机理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李伟;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安全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军;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深部巷道围岩动态变形破坏与稳定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林波;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分区破裂现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谭鹏;金川深部巷道变形及支护时效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许孝滨;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锚固机理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帆舸;深部巷道复合围岩变形特性与耦合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熊海明;广西环江下金煤矿深部巷道复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7 杨春丽;金川二矿区深部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孟龙;深部巷道围岩不对称变形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春梅;基于有限元的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10 苏鑫;深部巷道破碎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5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