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afety state of vertical shaft in coal mine accurate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 model of wellbore non-mining fracture is established by selecting eight influencing factors: wellbore diameter, loose alluvium thickness, water level drop, pressure relief trough compression ratio, fracture grade, service year limit rate, treatment mode and alluvium compression rate. On this basis, the safety state of auxiliary shaft and Dongfeng well in Xinglongzhuang Coal Mine is predi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ction rate of 21 training samples is 100%,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high, the discriminant effect has passed the significance test,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has been verified by an example of wellbore. The predicted state of auxiliary shaft and wind well in Xinglongzhuang Coal Mine in June 2017 is saf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wellbore fracture is small. The prediction method is simple and reliable,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prediction of non-mining fracture of vertical shaf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227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361209)
【分类号】:TD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勤;;浅谈立井井筒安装的几个关键问题[J];江西煤炭科技;2006年04期
2 徐建方;李静;盛彩霞;;2T地面翻矸装置(侧翻机)系统在立井井筒二次改装期间的加工及应用[J];内江科技;2010年02期
3 张力;;关于立井井筒的快速施工方法探讨[J];民营科技;2011年04期
4 何永刚;;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及选择[J];科技风;2011年04期
5 刘守志;深立井井筒永久装备涂锌防腐[J];建井技术;1992年02期
6 陈雄;立井井筒清理延伸施工的设计与安装[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1年06期
7 王清平,李森田;浅谈立井井筒装备一次成型法施工[J];煤炭技术;2002年12期
8 刘环宇,李晓,曾钱帮,黄福昌,陈祥军;兖州矿区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非线性预测与判别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9 贾希林;孙清华;侯胜龙;李银旗;于晓虎;;立井井筒凿井设备布置优化设计[J];建井技术;2005年06期
10 何志清;;缩短立井井筒凿井施工准备期的经验[J];建井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庆忠;;深立井井筒施工技术探讨[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2 傅菊根;;立井井筒快速施工关键技术[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3 张自新;闫昕岭;;立井井筒可缩层选材的新思路与施工实践[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4 王常柏;;立井井筒改装施工浅析[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3年
5 刘环宇;李晓;王思敬;曾钱帮;;厚冲积层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过程的三维耦合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海军;黄鹏飞;韩振先;;深立井井筒凿井高水压工作面防治水实践[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7 崔毅强;;深立井井筒永久装备的测量控制[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8 邓维国;;立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浅析[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9 吕志江;乔光磊;;西南呈煤矿主副立井井筒综合防治水技术[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4年
10 刘振伦;马智民;;千米深立井井筒提升设施扁尾绳敷设新工艺[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菊邋楚学伟;中煤三建七十一处获技术创新先进企业殊荣[N];中华建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环宇;厚冲积层立井井筒破坏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翟晓荣;矿井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3 徐平;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及力学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陈伟;陕北黄土沟壑径流下采动水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孔胜利;采动煤岩体离散裂隙网络瓦斯流动特征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薄云山;晋华宫矿多煤层采动影响煤巷围岩破坏机理与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7 傅睿智;浅埋藏近水平特厚煤层采动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于广云;采动区大变形扰动土物理力学性质演变及工程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9 何姣云;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莎;富水地层立井井筒注浆浆液扩散机理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2 毕腾飞;苇子沟煤矿立井井筒穿过采空区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申明亮;深厚表土不稳定地层中立井井筒的破坏预测与治理决策[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化宽;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立井井筒变形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任成慧;南票矿区大窑沟煤矿开采引起立井井筒变形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6 武剑;大同矿区立井井筒穿越多层采空区稳定性控制理论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晓燕;弱胶结地层冻结立井施工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8 孔亮;深厚表土中的冻结立井井筒稳定性动态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9 陈胜云;采动曲率变形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吴鸿涛;厚松散层重复采动下地表沉陷移动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25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