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Markov链的围岩稳定及支护结构失效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0 14:37
【摘要】:为研究巷道围岩稳定性对其支护结构的影响,运用Markov链分析了围岩的失稳过程,并分别建立了单条巷道和多条巷道的支护结构失效模型;在可靠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无量纲系数,作为选择巷道支护方式的参考依据。在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所建模型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巷道系统可靠性研究可视为由若干单条巷道组成的串联系统,当无量纲系数大于1时,主动支护的可靠性量化指标均小于被动支护的量化指标;当该系数小于1时,反之;当该系数等于1时,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的可靠度指标相同。多巷道系统的可靠度指标均小于单条巷道的可靠度指标,无量纲系数的取值决定了支护形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135;51428401)
【分类号】:TD353;TD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围岩稳定性分级鉴定会[J];金属矿山;1984年11期

2 曹丽文;魏永军;李新民;张静;练翠侠;;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6年05期

3 李兆权;围岩稳定性分级法有新的突破已通过鉴定[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4 杨建辉,费鸿禄;立井混合作业加大段高时围岩稳定性实验探讨[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5 李宁;朱才辉;姚显春;何敏;;一种浅埋松散围岩稳定性离散化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6 ;外刊摘登[J];湖南有色金属;1985年06期

7 李兆权;;动态分级法的分级判据选择与应用[J];金属矿山;1985年08期

8 乔兰,丁立丰;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灰色优化模型及其在新城金矿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0年02期

9 于震平,李铁汉;一种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的模糊处理[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4期

10 柴旺;文兴;;马鞍石隧道掘进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学文;汤斌;王瑞芳;;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忠允;时维强;;基于围岩稳定性的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优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3 王鲁明;赵洪先;刘军;王永峰;;地下工程裂隙围岩稳定性的边界元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4 郑力;朱可善;朱敬民;樊泽宝;;均质岩体中地下洞室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5 董长吉;王海爽;;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孙钧;戚玉亮;;厦门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正算反演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慎乃齐;刘飞;连建发;;人工神经网络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李兆权;;用围岩位移进行稳定性分级的探讨[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9 赵海涛;江波;;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研究[A];2013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新平;代翼飞;胡静;;某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预测的流固耦合分析[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张郁;重庆聚云山隧道全面贯通[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峰;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前进;基于TSP多波关系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判定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彦之;塔柱式地铁车站的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峰辉;武深高速公路吉家坡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淼;大倾角中厚煤层破碎顶板炮采转综采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龙帅;含软弱夹层陡倾岩层中地铁车站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刘东海;某地下水封洞库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岳文泽;基于超前预报和数值模拟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袁性涵;基于数值实验的隧道全程围岩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蒲谢东;桩基荷载下串珠状隐伏溶洞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孙永超;长春某地铁区间工程地质特征及隧道稳定性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10 杨永香;特殊地质条件下龙潭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2534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34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