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高应力磷矿体诱导致裂及机械化开采实践

发布时间:2019-09-14 20:29
【摘要】:高应力磷矿资源的机械化连续开采是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待回采矿房内沿走向和倾向布置多条诱导巷道,引起巷道周边矿体应力高度集中,诱发矿体裂纹扩展而形成破裂区。采用钻孔电视对诱导破裂区进行实测,然后设计合理的切割方案,开展磷矿体机械化开采工业试验,并统计切割矿量、效率、截齿消耗等多项数据。结果表明,基于地压诱导致裂的高应力磷矿体机械化开采是可行的。
【图文】:

工程布置


特点。基于深部磷矿体的赋存及开采条件,采用机械化连续开采是开阳磷矿未来的发展方向。1诱导工程布置与破裂区实测1.1房柱式诱导工程布置诱导工程布置一方面需考虑如何使矿体更易产生破裂,另一方面需考虑掘进机外型、拐弯半径、爬坡能力等参数。分步房柱式开采诱导与采切工程主要包括沿走向诱导巷道、沿倾向诱导巷道和待切割矿柱。分步房柱式诱导工程开挖主要分2步进行:用钻爆法沿走向开挖1条诱导巷道;用钻爆法沿倾向开挖3条诱导巷道,从而形成具有三个临空面的切割矿柱,见图1。图1诱导工程布置ISSN1005-2763CN43-1215/TD矿业研究与开发第37卷第9期MININGR&D,Vol.37,No.92017年9月Sep.2017*收稿日期:2017-08-0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706).作者简介:姚金蕊(1968-),男,河北唐山人,博士,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主要从事非煤矿山开采技术研究,Email:yjr386@126.com。DOI:10.13827/j.cnki.kyyk.2017.09.001

截齿,结论


齿消耗大小与矿体硬度和当日切割矿量成正比。截齿失效主要表现为头部磨损、齿身磨损、截齿丢失、齿身弯曲、固定装置丢失等几种形式,且大部分截齿都是磨损成平面,而非均匀磨损,造成其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截齿底座大小或焊接角度不合理、截齿不能自由旋转。另外,矿体硬度较大,矿体表面存在的金属网以及矿体内部嵌入的锚杆都会对截齿产生一定的损耗。图5典型截齿磨损3结论(1)采用钻孔电视进行诱导破裂区实测,经沿走向与沿倾向诱导后,破裂区范围为1.84~2.54m,两角处破裂区范围最大,,且破裂区范围与高度成正比关系。(2)开展了房柱式机械化开采工业试验,掘进机切割效率较高,证明通过一系列诱导工程使矿体致裂有助于机械化开采。(3)硬岩矿山机械化连续开采的研究刚刚起步,诱导工程布置需考虑如何使矿体更易产生破裂,并能有序控制地应力能量的释放,使矿岩产生合理的破裂区,并建立机械切割厚度与破裂区范围的匹配原则。参考文献:[1]李夕兵,周健,王少锋,等.深部固体资源开采评述与探索[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27(6):1236-1262.[2]李夕兵,姚金蕊,杜坤.高地应力硬岩矿山诱导致裂非爆连续开采初探—以开阳磷矿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6):1101-1111.[3]殷志强.高应力储能岩体动力扰动破裂特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4]姚金蕊.深部磷矿非爆连续开采理论与工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5]YAOJR,MACD,LIXB,etal.Numerical
【作者单位】: 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706)
【分类号】:TD87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涛;;谈国内外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年04期

2 孔琪;;福建煤矿机械化开采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2年15期

3 张国恩;;神东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应用实践[J];陕西煤炭;2013年01期

4 邱开坤,聂春辉,周明昌,廖宗寿,袁途明;难采煤层的机械化开采[J];煤矿开采;2003年03期

5 于向东;;短壁机械化开采工艺与装备现状[J];中国煤炭;2006年05期

6 凌建斌;;我国发展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必要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9期

7 辛新;;“三软、两高”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5期

8 卢雪红;;大型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的探讨[J];煤;2012年04期

9 宁宇;;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与思考[J];煤矿开采;2013年01期

10 康金炎;;关于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与思考[J];河南科技;2013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韬仁;;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发展契机探讨[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2 凌建斌;;我国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发展的可行性[A];2007短壁机械化开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维宇;李德元;;近距离累煤层上行综合机械化开采实践[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4 王虹;;我国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前景[A];2007短壁机械化开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俊哲;;神东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应用[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6 张刚波;姜玉连;张立海;潘军;贺永强;张龙哲;;中煤平朔井工二矿破碎顶板条件下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应用[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7 孙瑜春;;新驿煤矿多断层偏复杂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实践[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8 王虹;李变荣;;我国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9 曹晨明;;潞安五阳煤矿短壁机械化开采方法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10 詹振江;;三软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武孝军;加快推进煤炭机械化开采[N];衡阳日报;2012年

2 黄文标 广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上马机械化开采转变固化思维[N];中国煤炭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华;我市三年内关闭年产不足30万吨煤矿[N];贵阳日报;2010年

4 记者 刘国锋;机械化开采 撑起井下安全伞[N];首都建设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等技术成重点[N];中国煤炭报;2012年

6 陶明好;宏安唐庄矿机械化开采极薄煤层实现高效生产[N];经理日报;2008年

7 杨涛;四川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现场会在达州召开[N];经理日报;2009年

8 记者 班彦钦 通讯员 郎小林;忻州市: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N];山西日报;2010年

9 见习记者 李家鸣;长治市:机械化开采率将提高到100%[N];山西日报;2010年

10 见习记者 王佳丽;省煤炭厅要求对兼并重组煤矿“五长”进行培训[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君烨;大湖煤矿Ⅲ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樊德久;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与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3 张太平;神府矿区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4 吕垒;缓薄矿体盘区组合机械化开采方法优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5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35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