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DEC的采场矿山压力显现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单位】: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城建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52107000009)
【分类号】:TD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守山;深部开采矿山压力显现原因及其控制[J];煤矿现代化;2002年05期
2 李世俊;王村井田404盘区整体矿山压力显现原因分析[J];同煤科技;1996年01期
3 杨怀敏,崔景昆,刘惠德;大倾角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的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寸植昌;;零阶段矿山压力显现特征及控制[J];安徽科技;2006年09期
5 张东焕;王军;;矿山压力显现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矿山机械;2010年12期
6 邵太升;赵洪宝;李振华;;改进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矿山压力显现研究[J];煤炭工程;2010年11期
7 王家臣;陈贵;;极软煤层轻放开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分析[J];中国矿业;2005年12期
8 陈留武;;分层综采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探析[J];中州煤炭;2007年01期
9 ;厚煤层水采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第六届国际矿山压力会议报告[J];煤炭科学技术;1978年04期
10 王旭涛;;大倾角厚煤层一次全高开采相邻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研究[J];煤炭工程;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俊峰;;综采工作面参数变化对矿山压力显现影响的研究[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2 于庆波;陈晓雷;;某矿综放工作面运输巷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数值模拟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3 金洪伟;许家林;朱卫兵;;覆岩移动的拱-梁组合结构模型的初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4 孙如华;李文平;李小琴;;叠加开采顶板覆岩变形破坏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庆松;高延法;刘松玉;;覆岩结构破坏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杨逾;范学理;刘文生;赵德深;;覆岩离层注浆中注浆量的确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李培现;谭志祥;闫丽丽;邓喀中;;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力学参数反演[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昆轮;张传玖;;宽沟煤矿覆岩活动及应力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易德礼;康永华;赵开全;;祁东煤矿高水压裂隙岩体综采覆岩破坏规律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金志远;浅埋近距煤层重复扰动区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及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贾凯军;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黄刚;罗河铁矿充填开采覆岩稳定性及地表沉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尹士献;构造应力场与采动应力场协同作用下对覆岩变形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安百富;固体密实充填回收房式煤柱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李西蒙;快速推进长壁工作面覆岩失稳运动的动态时空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冯美生;浅埋煤层采动覆岩破断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9 刘世奇;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及粘土隔水层采动失稳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10 王金东;综放开采覆岩高位结构稳定性及强矿压形成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东雷;深部采煤采动阶段覆岩运动规律及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周璇;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现辉;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开采覆岩大范围运动规律及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郭金帅;大倾角综采面覆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程晋国;停采线侧村庄压煤采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钻孔布置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韩佩博;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煤层覆岩及底板裂隙场演化规律与瓦斯运移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刘家云;深部仰斜开采工作面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凯;厚黄土地区煤矿开采对上覆松散含水层影响的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邓康宇;孙疃矿1026孤岛采场覆岩运动规律及矿压显现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李彦辉;巨厚砾岩层下特厚煤层开采覆岩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5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4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