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黑旺铁矿残采空区探测及覆岩移动变形破坏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20:47
【摘要】:黑旺铁矿区域范围内,不仅有持证正常开采的兴旺铁矿与旺达铁矿,而且还有私营小矿主私开乱挖现象更是严重,此处矿层地下开采情况已经难以统计分析清楚,对该地区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本文以黑旺铁矿残采空区探测及覆岩移动变形破坏分析研究为题。论文首先分析研究了黑旺矿区地质条件,对该区域范围内已造成的残采空区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接着经过对已掌握的现有资料分析得到结果显示该矿层地下的残采空区情况已经很难得到详细的统计。之后根据研究该区域地质特征情况,选取探地雷达为主和EH4大地电磁探测为辅助的方法对黑旺矿区区域范围内残采空区分布情况进行了探测,通过对探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空区展布方向为近东西向,与矿床呈线形分布,长度大,水平宽度小、倾角大、含矿层位大致呈东西向展布的赋存特征一致。极易产生地面突然塌陷,也极有可能给当地群众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危害。所以通过简化的材料力学简支梁和固支梁力学模型、FLAC3D模拟软件对残采空区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成功的对浅部黑旺铁矿残采空区进行了地面沉降破坏的预计。为处理黑旺铁矿残采空区地面沉降破坏危险预计,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然后根据上述分析所得对残采空区提出了不同的综合治理方案,及时解决了残采空区对当地群众造成的威胁。该研究成果不仅对黑旺铁矿残采空区探测及覆岩移动变形破坏分析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还对具有相似条件下的黑旺铁矿残采空区探测及覆岩移动变形破坏分析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图文】:

技术路线图,论文,技术路线


图1.1论文技术路线逡逑Fig.1.1邋Technical邋route邋of邋the邋paper逡逑

时间剖面,尾端,测线,雷达


研究IX:域地质条件与采今:区探测逡逑区,实际量测深度11.3m。由式(1.3)知,雷达波反射系数为正,因雷达仪器发逡逑射子波为负相位,故空腔采空区的反射波为负相位。由图2.3可清楚地看到,逡逑56?68m处采空区反射波能量强,连续性好。读取相位峰值双程时间为198.35ns,逡逑考虑天线收发距离为3m,由此计算出基岩的雷达波速度为0.115m/nS,由式(1.2)逡逑计算出基岩的相对介电常数为6.81。逡逑^^1°,,邋,邋,邋/i°,邋,邋,邋,1°,邋.邋,逦|邋采‘区邋|逦?逡逑%逡逑%逡逑.1_i逡逑图2.4邋L9测线尾端雷达实测时间剖面逡逑Fig.2.4邋L9邋line邋end邋radar邋measured邋time邋profile逡逑(2)雷达剖面的推断解释方法逡逑&逦20逦40逦SO逦80逦180逦12*逦140逡逑叐逡逑图2.5邋L14测线雷达实测时间剖面图逡逑Fig.2.5逦L14邋line邋end邋radar邋measured邋time邋profile逡逑图2.5为L14测线雷达实测时间剖面,清晰地显示了地下回填碎石与基岩逡逑界面和采空区的分布情况。沿测线方向可以连续追踪回填碎石与基岩界面的反逡逑射波(负相位,图中红线标示)。0 ̄150m分布有8个比较明显的采空区,大部逡逑分表现为双曲线形态。采空区顶界面为雷达波从基岩界面射入空腔,反射系数逡逑1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3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崇光,田卫东;瞬变电磁法在山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煤;2004年01期

2 吕月;杜玉龙;曹乃文;;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物探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年01期

3 苗辰若;钟仕诚;邱余波;陈晓冬;;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7年05期

4 李金祥;闫小兵;杨建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5 陈龙;任龙;;基于瞬变电磁法的采空区探测[J];露天采矿技术;2017年03期

6 王善勋;杨文锋;张卫敏;王备战;;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7 刘帅;肖益盖;刘海林;李宁;李鸿飞;;采空区探测的瞬变电磁法[J];现代矿业;2019年11期

8 王峰;;小线框瞬变电磁仪在强干扰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14期

9 刘美玲;;浅层地震勘探在地下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4年11期

10 彭峗;李燕;杨淮;;瞬变电磁法在积水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以贵州某煤矿为例[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宏宇;;井—地流场法在某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爱华;郑鹏;;地下采空区探测实践及隔离层安全厚度计算[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圆;;采空区探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二萌;冯兵;;TEM在煤矿多层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论文集[C];2014年

5 李宏杰;张俊英;王翰锋;张彬;赵光荣;;浅层地震和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杨兆林;韩良德;;袁家村铁矿采空区探测方法研究及实践思考[A];第二十二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5年

7 籍增贤;张俊伟;;电磁法测量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8 王超凡;赵永贵;靳洪晓;郭鸿;李勤;;地震CT及其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刚艳;张华兴;刘鸿泉;;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许光海;;和顺天池煤矿小窑采空区探测与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淑坤;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探测及稳定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赵国彦;金属矿隐覆采空区探测及其稳定性预测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令春伟;黑旺铁矿残采空区探测及覆岩移动变形破坏分析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门业凯;鞍本地区铁矿山采空区探测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3 孟健;基于时间域电磁法的金属矿采空区探测系统研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庄庆;综合物探技术在弓长岭铁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吕建洲;平朔东露天煤矿采空区处理与采矿一体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魏来;特拉布拉露天煤矿采空区探测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3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53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