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古新统—始新统蒸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钾分析——以KL4井为例
【图文】:
开始由北向南迁逡逑移,控制古盐湖的迁移演化过程。上新世南天山强逡逑烈隆起形成了向南推进的构造负载(陈书平等,逡逑2007),促使坳陷发生挠曲沉降,随着作用时间的持逡逑续,离造山带越远,挠曲作用越不明显,最终造成库逡逑车坳陷非均衡性沉降,对坳陷内含盐系及盐构造的逡逑发育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据汤良杰等(2003),把逡逑该坳陷自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部单斜带、克拉苏-依逡逑奇克里克构造带、拜城凹陷、阳霞凹陷、秋里塔克背逡逑斜带、前缘隆起带四带两凹”的基本构造格局定型逡逑于中新世之后(图1)。逡逑克拉苏剖面由北向南切穿巴什基奇克背斜、喀逡逑桑托^u背斜和拜城凹陷,KL4井位置在喀桑托开背逡逑斜处。喀桑托开背斜形成于早上新世,其下部的逆逡逑冲断层没有切割KL4井膏盐层(图2)。构造前沉积逡逑的地层厚度均匀,KL4井库姆格列木群(Eh2々)膏盐逡逑层虽然受构造挤压作用形成构造背斜和地形隆起逡逑(汪新等,2010;雷刚林,2014),但没有使构造前沉积逡逑图1库车坳陷大地构造简图(据汤良杰等,2003)逡逑Fig.邋1邋Sketch邋map邋of邋tectonics邋of邋the邋Kuqa邋depression邋(modified邋after邋Tang邋Liangjie邋e.t邋al.邋y邋2003)逡逑1邋一城市;2—坳陷边界;3—构造单元分界线;4一喀桑托开背斜;5—KL4井位置逡逑1—city;邋2——depression邋boundary;邋3—boundary邋between邋tectonic邋units:邋4^Kasangtuokai邋anticline;邋5—borehole邋KL4邋location逡逑
第5期逡逑徐洋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古新统一始新统蒸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钾分析逡逑761逡逑5.2地球化学特征系数指示意义逡逑钾氯系数与K+含量曲线在图4中呈现良好的逡逑正相关性,二者共同确定2个成钾层段的位置。这逡逑间断出现的2次含钾高峰和自底到顶K+含量的变逡逑化与卤水淡化-咸化-淡化沉积旋回的发展旋回相吻逡逑合。镁氯系数与钾氯系数在垂向上的变化一致,进逡逑一步确定了含钾层段。逡逑锂氯系数在垂向上的曲线变化趋势与钾氯系数逡逑和镁氯系数保持基本一致,仍然表现出2个层段的逡逑含钾趋势。Li、Mg和K元素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说逡逑明了它们来自同一物质母源。一般情况下石盐中Li逡逑和Mg含量甚微,对成钾的指示作用不大,但是在钾逡逑镁盐矿物中它们含量的变化可以指示含钾层位,用逡逑于成钾前景预测。一般来说,Sr在膏岩中的含量高逡逑于盐岩,且其含量的高低可以为研究古盐湖演化历逡逑史或成熟度提供可靠的参数(刘群等,,1987),KL4井逡逑中SP+含量及锶钙系数在膏岩中达到峰值而在石盐逡逑岩中偏低(表2、图4)的情况与之吻合。相比古盐湖逡逑演化历史较老的勐野井(膏岩中较低的Sr含量)(刘逡逑群等,1987),膏岩中氋含量的Sr同时指示库车坳陷逡逑古盐湖演化历史比较新。逡逑5.3成钾指示逡逑KL4井K+含量要高于库车坳陷其他11邋口钻井逡逑(吴坤等,2014)至少1?2个数量级,成钾条件十分逡逑有利,这是由于KL4井更靠近库车坳陷古新世一始逡逑新世沉积中心,即也是蒸发浓缩中心(刘成林等,逡逑2013b),所以KL4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下向上逡逑IO浓度逐渐升高,顶部层段[1达到最高值1.273%,逡逑并且2个含钾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仁炳;;库车坳陷地温的状况和特点[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年01期
2 周新桂,孙宝珊,李跃辉,邵兆刚;库车坳陷滑脱推覆构造成因及油气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1999年02期
3 秦胜飞,贾承造,陶士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成藏的若干特征[J];中国地质;2002年01期
4 刘景彦,林畅松,肖建新;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和沉积体系发育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5 蒋维东,胡春明;库车坳陷逆掩断裂输导通道及输导天然气特征[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年01期
6 李传亮,靳海湖;也谈库车坳陷的异常高压问题[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5期
7 秦胜飞,潘文庆,韩剑发,宋岩,洪峰;库车坳陷油气相态分布的不均一性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2期
8 付广;孙永河;吕延防;黄劲松;;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1期
9 张博;赵力彬;唐雁刚;李江海;王月然;曹长城;马玉杰;;库车坳陷变质核杂岩与油气相态分布格局成因初探[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2期
10 黎斌林;;库车坳陷的构造特征及油气储藏条件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黄宝春;;库车坳陷第三纪磁性地层和磁组构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包建平;朱翠山;唐友军;朱俊章;肖中尧;李梅;张秋茶;;对库车坳陷原油成因类型的再认识[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薛会;张金川;唐玄;徐波;;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根缘气潜力[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4 沈军;吴传勇;李军;向志勇;陈建波;谢天;宋正娜;王翠;;库车坳陷活动构造的总体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5 宋小超;邓小林;赵玉海;韦钊;;重力方法在库车坳陷找(钾)盐岩的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0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换届暨 2013 年学术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6 王良书;王勤;葛锐;贾承造;李成;魏国齐;李华;徐鸣洁;;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地温场和新生代热体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赵瑞斌;卢静芳;杨主恩;周伟新;郭芳;;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深浅构造与地震[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张忠民;李铁军;赵洪文;;库车坳陷南缘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9 朱如凯;郭宏莉;高志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第三系沉积储层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郭宏莉;;利用包裹体研究探讨塔里木库车坳陷东部油气运移与油气藏的存储条件[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汤良杰;油气成藏研究取得系列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2年
2 汤良杰;取得阶段性重要研究成果[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洪星;库车坳陷北带断裂控制气藏形成机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2 石昕;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煤成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D];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2000年
3 张斌;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田军;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第三系沉积相及储层分布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5 冯松宝;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超高压大气田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康南昌;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盐岩相关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唐鹏程;南天山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构造分析和物理模拟[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斌;库车坳陷东部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邵羽琪;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新近系康村—库车组沉积相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贺文同;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油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杨钧屹;库车坳陷克深富油气区构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5 林川;盐下临界角库伦楔在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应用及模拟实验[D];南京大学;2017年
6 施立志;库车坳陷流体动力演化与流体演变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宋铁征;库车坳陷断裂输导效率模拟与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关鹏;遥感影像在库车坳陷新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钟兴平;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对流体压力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石刚;库车坳陷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679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7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