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废弃硅石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171.4;TD88
【图文】:
第三章 矿区现状分析区位概况 地理位置与交通1 矿区与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川市主佛沟及大口子沟原硅石矿区位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区内,保护区位于贺兰山山脉东坡的北段和中段。我国西部的气候和植为界线,东边是草原气候、草原植被,西边是荒漠气候、荒漠植被。同处青藏、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界,形成了独特的生物类群,是北方中心。2 矿区地理位置区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西 25 公里处,属银川市西夏区管辖。地理坐标′33″-105°56′02″,北纬 38°34′03″-38°35′09″之间,矿区距新小线 3 公里,3 公里,距银川火车站西 24 公里(见图 3-1)。
3.3 矿区现状主佛沟及大口子沟硅石矿区建设于 20 世纪 70 年代,矿石主要作为硅铁原料使用,2006 年被政策性关闭。矿区硅石矿资源经多年无序开采对地形地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关闭时未行有效治理,遗留多处弃渣堆、溜槽、破碎平台、废弃采场、破碎站等人工痕迹,其硅石矿弃渣或凌乱的堆放在半山坡及沟道内,或就坡倾倒遗弃,造成坡面颜色与周边山体原始地貌形成极大反差(见图 3-2,3-3)。弃渣堆坡面上部、中部植被覆盖率几乎为零, 且由于多数弃渣堆坡面较长,雨水径流顺坡流下,易造成水土流失,若遇到强降雨,会对坡面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部分遗留采场几乎形成了近 90°的开采面,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3.3 矿区现状主佛沟及大口子沟硅石矿区建设于 20 世纪 70 年代,矿石主要作为硅铁原料使用,2006 年被政策性关闭。矿区硅石矿资源经多年无序开采对地形地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关闭时未行有效治理,遗留多处弃渣堆、溜槽、破碎平台、废弃采场、破碎站等人工痕迹,其硅石矿弃渣或凌乱的堆放在半山坡及沟道内,或就坡倾倒遗弃,造成坡面颜色与周边山体原始地貌形成极大反差(见图 3-2,3-3)。弃渣堆坡面上部、中部植被覆盖率几乎为零, 且由于多数弃渣堆坡面较长,雨水径流顺坡流下,易造成水土流失,若遇到强降雨,会对坡面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部分遗留采场几乎形成了近 90°的开采面,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明磊;;智慧矿山框架与发展前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年23期
2 刘烨;;甘肃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01期
3 ;技术+资本+政策,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前景广阔[J];国土资源;2016年06期
4 马波;;关于全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2018年7月26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8年06期
5 范宇航;佟昕恩;;金矿尾矿堆积的处理及综合化利用探讨[J];城市地理;2016年22期
6 黎鑫;唐立;;湖南省矿山环境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张璐;黄德林;;完善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若干建议[J];资源与产业;2012年02期
8 裴红霞;王绍辉;田祥太;;中小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探讨[J];科技资讯;2012年22期
9 张鑫;;如何应对我国矿山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年17期
10 王鉴;孔令峰;鲜晓红;;浅析目前保护治理矿山环境制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君浒;董永观;;华东矿山环境与治理公共政策建设亟待加强(摘要)[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张丽楠;程胜高;;矿山环境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雄邦;陈仕涛;;矿山环境修复资金运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地质工作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地质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张梁;刘建伟;;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探讨[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魏永强;崔永宏;;提升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绩效的应对策略[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3[C];2013年
6 蔡剑辉;张光弟;赵元艺;李九玲;熊群尧;;江西德兴斑岩铜矿矿山环境污染矿物学及其环境效应[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武强;刘宏磊;陈奇;孙文洁;陈延;;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与实践[A];第一届中国西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7年
8 卢晓香;;龙岩市矿山开发造成灾害问题及防治对策初探[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余振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初探[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胡一鸿;;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应用研究[A];《江西遥感》2016年第1期(总第1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许勇;矿山环境修复要分类治理[N];中国黄金报;2019年
2 记者 谢磊;省矿山环境与城市地质工程研究中心酒泉分中心等“一中心和两基地”在我市揭牌成立[N];酒泉日报;2019年
3 辽宣;辽宁省矿山综合治理新规干货多[N];中国矿业报;2019年
4 记者 赵英明;对新增矿山坚持严格准入条件[N];辽宁日报;2019年
5 宋耀为;浙江长兴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与复垦基金[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
6 记者 张仁军;辽宁出台矿山综合治理条例[N];农民日报;2019年
7 李德科;白银区石料矿山综合治理快速推进[N];白银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陈鑫;如何为矿山环境开发式治理保驾护航[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9年
9 何深宝;瑞昌矿山数量明年控制在10家以内[N];中国矿业报;2019年
10 张永强;矿山修复重塑美丽河南[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志伟;无废开采评价理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张国平;贵州典型矿山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郝利娜;矿山环境效应遥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赵汀;基于遥感和GIS的矿山环境监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艳春;银川市废弃硅石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罗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制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
3 权金盼;分离自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的菌株W-1-2和W-5-3的鉴定和氧化铁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4 沙雯;矿山环境遥感调查与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郭鹏;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山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系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巍;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修复工程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谭鹏;攸县煤矿矿山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D];中南大学;2007年
8 刘亮;矿山环境效应影响评价系统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昊阳;面向对象的山地高原矿山环境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0 张路香;矿山工业广场布置及其建筑物设计的美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44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4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