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胶西北新立金矿多阶段黄铁矿原位分析对金成矿流体演化的约束

发布时间:2020-07-25 13:11
【摘要】:黄铁矿是胶东各金矿床最常见的矿石矿物,与金空间上紧密共生,且可以反映金成矿流体演化。胶西北赋存有胶东近90%的金资源量,选取新立金矿等矿床分阶段采样,结合镜下观察和他人文献,将胶东以新立为代表的金矿赋存的黄铁矿自早到晚分为三个阶段(Py1,Py2,Py3)。通过LA-ICP-MS技术,对不同阶段黄铁矿执行原位分析,确定不同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的含量,取得如下认识:(1)Py1较富集填充晶格的Co,Ni,而Sb,Pb,Bi主要存在于矿物包体,此外Mn、Te也在Py1富集,说明Py1形成加入的地幔物质最多;没有元素在Py2较富集,只有As元素较Py1含量升高,且Py2元素分布离散程度大,说明Py2形成时流体未达到平衡,并且形成金颗粒和黄铁矿的流体不是同一来源,且Py2流体的S、As和多数微量元素来源不同;Py3富集Au,As,Ag,Cu,Zn,富晶格金的黄铁矿同时也富As,说明此阶段温度较Py2降低,流体中水的比例较高,且该阶段流体的主要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2)根据分层设色矩阵和回归直线,可见三个阶段相关性变化显著的典型元素对有:Au-Ag、Pb-Bi,说明这些元素三个阶段有不同来源或赋存状态;Au-Ag由强正相关变为不相关,且主矿化阶段的特征与常见造山型金矿差异较大,Pb-Bi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Co-Ni、Cu-Pb、Ag-Pb、Au-As在三个阶段均是正相关,说明它们在成矿流体中被共同运移。(3)结合前人关于同位素体系的研究,认为氢氧同位素特征具有多解性,甚至存在矛盾。(4)据Co/Sb-Se/As、Co-Ni等分类发现,Py1与岩浆矿床类似,主矿化阶段Py2、Py3与低温热液矿床类似,并呈现沉积特征,反映主矿化阶段环境近似于沉积黄铁矿,并有地壳成分的加入,但相比卡林型金矿的黄铁矿贫Tl,因此,新立金矿主矿化阶段的成矿环境、过程更近似于热液矿床。(5)金不在主矿化阶段进入Py2的晶格,说明在Py2形成时,金在流体中的溶解度不稳定,且与Py2共生的包体金、裂隙金、晶隙金不与黄铁矿完全同时形成,又存在非硫-金的络合物;金络合物失稳、沉淀主导了成矿。综上,胶西北新立等中生代金矿成矿机理不同于常见造山型金矿床,且存在一般认为的硫-金络合物以外的迁移富集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51
【图文】:

区域地质图,胶东半岛,区域地质,新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 区域地质背景2.1 地层胶西北的出露的地层,自老到新罗列,包括新太古界胶东群,古元古界荆山群、粉子山群,新元古界蓬莱群,中生界以及新生界(图 2-1)。

杨忠,胶东,胶西北,侵入岩


图 2-2 胶东构造地质简图(据杨忠芳等, 1998)2.3 岩浆岩胶西北广泛分布中生代侵入岩,少量火山-次火山岩和中-基性脉岩。长英质或钙碱性侵入岩占据整个胶东地区的大约三分之二的面积,这些侵入岩分散地侵入到变质结晶基底中(Goldfarb and Santosh, 2014)。胶西北的侵入岩按照侵入年龄自老到新被分为三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期 (Wang et al1998;; Guo et al., 2013; 杨立强等,2014),另有早白垩世、中-晚白垩世的基性脉岩或与新生代火山机构相关的玄武岩。2.3.1 晚侏罗世侵入岩胶西北晚侏罗世岩体主要包括玲珑岩体、滦家河岩体和昆嵛山岩体等。玲珑岩体和滦家河岩体岩性相似,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昆嵛山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闪长岩组成。玲珑花岗岩是大约在

金矿,碎裂带,下盘,断层面


断裂带下盘控制,是我国最早实施海底采矿的金矿之一。新立金矿位于胶西北莱州市以北约 30 千米处,弱钾化蚀变的玲珑花岗岩产于该断裂的上盘,胶东群地层产于该断裂的下盘(图3-1)。该断层面走向N45°E,倾角 35°-40°,延伸至渤海。断陷带沿下盘断层面发育 50 ~ 250 m 宽的碎裂带(图 3-1),局限于碎裂带内的蚀变带和矿体走向与主断裂 F1 平行,总体走向为N20°- 40°E,倾向 35°- 70°。蚀变类型包括绢云母化、硅化、硫化、钾长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天放;吴辉;;甘肃省礼岷金矿带东段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研究[J];甘肃冶金;2018年02期

2 周传芳;王建国;王献忠;梁中恺;路英川;公维国;汤鹏飞;王存柱;;冀北张宣、遵化-青龙金矿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地质与勘探;2014年06期

3 申萍,沈远超,曾庆栋,李光明,刘铁兵;新疆萨吾尔金矿带~(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4 张鸿翔;湖北随枣金矿带异常结构分析与预测标志的优化组合[J];湖北地质;1997年01期

5 张连营;招掖金矿带主要花岗岩特征及其关系[J];黄金地质科技;1991年04期

6 徐士宏;;小秦岭金矿带金硐岔矿区金元素相关特征初步分析[J];陕西地质;1987年02期

7 梁幼侠;;世界主要产金国概况[J];国外铀矿地质;1987年02期

8 ;世界矿业新闻[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7年27期

9 涂怀奎;;汉中地区金矿特征[J];西北地质;1987年05期

10 朱松彬;;国外八十年代找寻金矿的新进展[J];西北地质;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吉宽;;孔玉-会理金矿带同位素特征及与金矿分布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李治华;;燕辽金矿带区域重、磁场特征[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王晓青;杨兴科;;韧性剪切带对内蒙古岱王山金矿的控制作用[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九)——专题102:大火成岩省与资源环境响应、专题103:矿田构造与区域成矿[C];2017年

4 王世称;刘少华;杨宝俊;王应太;;中国金矿带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彭建堂;胡阿香;肖静芸;郭宁;谢青;;湖南变质岩地体中两类金矿的成矿作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6 陈耀宇;刘春先;;甘肃玛曲大水金矿床构造控矿的层次性特点[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7 徐晓春;谢巧勤;陆三明;任升莲;陈天虎;;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带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毛英;毛琼;郭增强;夏彤;;甘孜-理塘成矿带带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9 沈远超;申萍;李光明;曾庆栋;刘铁兵;;新疆额尔齐斯金矿带构造控矿规律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10 毕献武;胡瑞忠;;深部过程对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的制约[A];第六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晓慧;550多吨的世界级金矿是如何发现的[N];中国矿业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高慧丽;打开胶东深部找金的大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年

3 记者 滕艳;桐柏山老湾金矿带研究获新进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年

4 辛华;新疆:十大金矿带吸引开发商眼球[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高广超;焦家及三山岛金矿带深部找矿潜力巨大[N];中国矿业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朱益民;增长的故事:寻找中报金矿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叶子;新疆三大山脉蕴藏多个大型金矿带 开发前景诱人[N];西部时报;2006年

8 记者 姚二曼;完成投资9100万 探明黄金700千克[N];渭南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张伟超;黄金矿山的新丰碑[N];中国黄金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王林琳 刘文举;美丽中国的“金色答卷”[N];中国矿业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维;新疆额尔齐斯成矿带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2 丁辉;新疆东准噶尔绿源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郭涛;胶西北金矿区域成矿系统及其构造—流体—矿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关键;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申玉科;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构造—蚀变网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牛贺才;湖南益阳—沅陵一带金矿床形成背景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D];南京大学;1991年

7 夏廷高;四川省甘孜—理塘金矿成矿带成矿模式与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曲亚军;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富全;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机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10 夏林;胶东中生代金成矿期区域流体的构造物理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雨顺;新疆东天山红石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蒋凯;西南特提斯长安金矿矿化特征与金分形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冯博;新疆东准噶尔成矿带金矿控矿构造遥感解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张耘实;甘肃省天水市红石金矿成矿流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5 葛战林;新疆东准噶尔南明水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王一斌;山东玲珑金矿构造解析与控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7 綦鹏;江南造山带曲溪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8 恽孟河;胶西北平里店金矿床构造控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9 何建宁;山西省五台县东腰庄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10 杨溢;胶西北新立金矿多阶段黄铁矿原位分析对金成矿流体演化的约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本文编号:2769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69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