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20-07-26 09:58
【摘要】:杨砦峪金矿床是小秦岭地区一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主要赋存于太古宙太华群深变质片麻岩系之中。矿床可划分为两个成矿期: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又可以划分(Ⅰ)黄铁矿-石英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碲化物-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研究显示,杨砦峪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含CO_2包裹体(C型)、气液两相包裹体(V+L型)、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S型)、纯气相包裹体(V型)与纯液相包裹体(L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16~346°C,盐度为6%~8.7%NaCl_(eqv),密度为0.72~0.9g/cm~3,成矿压力为45~160 MPa,成矿深度为2.3~5.7 km。成矿流体特征为中-高温、低盐度与成分富含CO_2,属于CO_2-H_2O-NaCl体系。随着成矿作用进行,从第Ⅰ到第Ⅳ成矿阶段,成矿温度、盐度与压力都显示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氢氧同位素分析说明,成矿流体可能有岩浆水、大气降水等多种来源,主要源于岩浆水,大气降水在成矿晚期逐渐增加。硫铅同位素分析说明,矿石的硫同位素具有幔源硫的特征,相对富重硫,铅是来自地幔与地壳的深源混合铅,成矿流体在成因上与太华群变质岩、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氦氩同位素分析说明,成矿流体中的氦是地幔氦与地壳氦的混合产物,早期来自于深部幔源流体,壳源流体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逐步加入。幔源、壳源等深源流体与大气降水等浅源流体的多元流体混合是杨砦峪金矿成矿流体演化的主要机制。杨砦峪金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矿床成矿模式为:中生代晚期华北克拉通破坏,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导致软流圈热物质上涌与上地幔部分熔融,使华北克拉通南缘产生伸展构造运动。随着构造运动进行,基底不断抬升,形成了一系列剪切断裂系统。在构造作用下,来自深部幔源的成矿流体向上运移,期间大气降水、岩浆水等浅源流体随之加入,并与围岩发生一系列的水-岩相互作用,随着温度与压力降低,成矿物质不断富集,最终在剪切带内的合适位置富集成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51
【图文】:

区域地质图,区域地质,华山,陕西省


2 区域地质背景2 区域地质背景2.1 大地构造位置小秦岭金矿田地理位置位于豫陕交界处的东秦岭北缘,陕西省华山以东,河南省灵宝市西涧河以西,北以潼关-灵宝之南的山脉为界,南到灵宝市朱阳镇。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台隆小秦岭台穹,东西边界分别是河南省灵宝-朱阳盆地与陕西省华山,南北界线分别为小河断裂和太要断裂,整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图 2-1),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矿,杨砦峪金矿床,成矿区划,主褶皱


3 矿床地质特征3 矿床地质特征杨砦峪金矿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南 32 公里的故县镇境内,在成矿区划上属小秦岭中矿带东端,位于区内主褶皱老鸦岔背形的轴部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8′40.51″~110°34′33.30″,北纬 34°23′21.51″~34°25′31.13″。北有陇海铁路郑西高速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和 310 国道等四条主要交通干线,交通十分便利杨砦峪金矿床是一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图 3-1),已探明黄金储量在 50 吨以上,平均品位约 4 g/t。

金矿,矿脉,矿体,平均厚度


14图 3-2 杨砦峪金矿第 9 勘探线剖面及采样位置示意图(据河南秦岭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14 修改)矿体走向 256°~315°,倾向 175°~215°,倾角 30°~70°,平均约 45°,倾向上总体趋势东陡(53°)西缓(38°),矿体多赋存于缓倾部位。S60 矿脉厚度为 2~34m ,平均在 7m 左右,矿脉全长在 4000m 以上,共计有 16 个矿体,最大的矿体全长超过 700 m,平均厚度约 1m,最小矿体长约 66m,倾向延深 46m,平均厚度为 0.64 m。其他矿脉平均厚度在 1~2m 左右,矿脉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静芸;周炜鉴;;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发展及现状简述[J];南方金属;2017年01期

2 王蝶;卢焕章;单强;;岩浆熔体包裹体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17年02期

3 高镜涵;陈勇;徐兴友;黎萍;王娟;韩云;;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的误差校正研究[J];岩矿测试;2015年05期

4 夏群科;Margaret E;Hartley;David A;Maclennan J;Edmondsa M;Thordarson T;;橄榄石熔体包裹体中的扩散补水[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05期

5 赵令浩;詹秀春;胡明月;范晨子;孙冬阳;刘传宝;;单个熔体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及地质学应用[J];岩矿测试;2013年01期

6 刘慧卿;钟m镦

本文编号:2770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70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