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秦岭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发布时间:2020-10-10 02:28
   西秦岭商丹构造混杂岩带内由于板块俯冲碰撞所引发的构造一热事件,形成了一系列不同层次同时期不同性质因剪切推覆平移走滑等作用产生的韧性-脆性断层带、糜棱岩和碎裂岩,在含金热液的参与下形成了陕西中部一条极为重要远景较大的含金构造带。马蹄沟-庙沟金矿即位于该带内,断裂、褶皱很发育,区域上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已经建立完善,但对于研究区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尤其是构造要素的分期配套特征以及成矿过程的发生不明晰确切,成矿模式也未建立,因此本文经过野外实地考察,进行控矿构造专题研究,依据矿区地质构造,矿床地质特征等,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前人的研究资料、成果,对该金矿区的控矿构造类型,成矿作用的发生和演化及成因等作了基本论述,并且建立了成矿模式进行找矿预测。取得如下成果:1、马蹄沟-庙沟金矿区金矿化蚀变带主要赋存在罗汉寺岩群(Pz_1L)的碎屑岩段,岩性为灰绿色变质粉砂岩、粉砂质千枚岩。硅化、绢云母化褪色蚀变与黄铁矿化是重要的金矿找矿标志。主要构造变形期为印支早期区域性面理,印支晚期南北向挤压收缩机制浅部构造相片理、糜棱面理褶皱,与之伴生的破劈理、寄生褶皱发育,燕山期叠加反S型构造。2、马蹄沟-庙沟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为断裂、褶皱,其中以近东西向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次生脆性断裂为主控矿构造。对矿区主控矿断裂在内的断裂按不同规模和构造期次进行划分,不同断裂对矿体的控制也不同。矿区控矿构造一级为唐藏-商丹构造混杂带,二级为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复合断裂带(F9),三级为与F9复合断裂带近平行的脆-韧性剪切带RF1、RE2,四级为荆稍湾复式背形和剪切带产状变化、扩容部位。金矿体主要受控于二、三级构造,即区域性复合断裂F9及其从属派生的脆-韧性剪切带。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复合断裂(F9),走向为近东西-北西西向,倾向上断距超2km,具有韧性剪切变形和断裂破碎叠加复合特点。3、研究区不同类型岩(矿)石及其组构的金品位化学分析显示成矿发生在蚀变糜棱岩带和蚀变破碎带及花岗岩脉附近,矿石类型为糜棱岩质蚀变岩、碎裂质蚀变岩及石英脉型;岩体与矿石的微量、稀土元素显示花岗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都具有相似的来源;载金矿物黄铁矿硫同位素示踪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为变质地层和岩浆水混源。不同岩(体)脉可能为同源岩浆作用及其演化产物,并且至少参与了金成矿过程。成矿流体介质为混源水,具有岩浆与地层变质水混合特征,金矿化与深部中酸性侵入岩及其热液活动存在联系;马蹄沟-庙沟金矿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热液。4、所圈定的三条金矿化蚀变带包括在两条主要的脆-韧性剪切带(RF1、RE2)内:RF1位于矿区中部偏北,呈NW向展布,305°倾向,30°-60°倾角,西起土关铺沟,东至岭上沟,宽约0.5-1km,卷入地层为罗汉寺岩群碎屑岩段(Pz_1L~c)。RF2位于矿区南部,总体呈NWW向展布,倾向285°,倾角30°。西起乔家山沟,东至江家山沟,宽约0.3-0.8km。卷入罗汉寺岩群石英岩段(Pz_1L~b);两条变形带经历了挤压剪切到伸展作用,形成了韧性到脆性构造的演化和叠加,蚀变矿化非常明显集中,强硅化发育密集带主要分布在两条强变形带内及其附近千枚理变形较强的千枚岩中,后期石英脉沿脆性构造发育。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发育密集带也与两条脆-韧性变形带和强硅化发育地段在空间分布上密切相关。剪切带内可见强烈变形构造、糜棱岩化、劈(片)理化带,同斜紧闭褶皱等。矿体向北缓倾,局部较陡,受北倾直立片理化带控制,空间可能呈复式褶皱或褶叠层样式;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侵入岩体主要是晚三叠世花岗斑岩脉,空间上分布于金矿体的上下盘,沿复式背形核部和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内展布。5、马蹄沟-庙沟金成矿阶段为:区域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既有伸展又有挤压剪切推覆构造,为研究区成矿期前罗汉寺岩群各岩段界面间的剥离断层和EW区域脆-韧性复合断裂F9及其次级构造;晚印支期的挤压伸展构造体制转换形成了NW、NWW向脆-韧性剪切带及脆性叠加构造。成矿主体是在晚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变形过程中形成热液蚀变富集,而脆性阶段叠加有断裂破碎带矿化及含金石英细脉加富。其成因与构造以及岩浆活动相关,受构造控制明显,尤其是糜棱岩和构造片理化带,矿床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成因属脆-韧性剪切带型控制的多期热液叠加型金矿。综合研究认识和矿区地质特征,研究区找矿标志为构造、蚀变、岩性组合及岩脉,在研究区圈定三个靶区。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18.51
【部分图文】:

嘉陵江,县城,秦岭,年平均


第一章 绪论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研究区位于秦岭南麓宝鸡凤县凤州镇和红花铺镇交界地段,距县城 20km。嘉陵江、安河交汇三角洲。向北据市区较远,须翻过秦岭梁,可选择区内沿嘉陵江两岸通过的 S212省道及宝(鸡)-成(都)铁路(15km 双石铺站,到县城与 G316 国道相接),全程约100km。区内乔家山农场有简易路到达,区内外交通运输比较方便(图 1.1)。该区属温带山地气候,降雨集中在7~9月,多暴雨间有伏旱(夏季),年平均613.2mm;气温最低在一月份(平均 0.4℃),最高在七月份(平均 21.8℃),年平均 11.5℃;主要河流为嘉陵江,次级水系为常年流水沟谷,成树枝状汇入,切割较深。区内植被残坡积物和黄土覆盖大,灌木低矮植物发育,通视条件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脊多呈北西~南东向,海拔标高 1078m~1747m,地形陡峭复杂,属深切割中山区。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电力,网络及水资源充足方便。

区域,秦岭,海槽,庞家河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复合造山带。据陕西省区域地质志“一带三块”全省综合(基本)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属一级分区商丹板块对接(结合)带(相当原特提斯洋板块),是两大板块的多期复合构造结合带,该带以北属于北秦岭华北板块活动大陆边缘,带南为扬子相对稳定的大陆边缘,是秦岭南北岩石圈结构的划分边界,从地壳到上地幔具有壳幔深层划分意义的秦岭岩石圈板块的主界线。二级构造分区商丹复合板块构造结合带(晋宁-加里东期)、中秦岭弧前海槽(增生楔、刘岭海槽[4,12-13])。即商丹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简称商丹带,区别于原商丹断层和单纯缝合带含义及狭义商丹带)西段(太白-凤州地段)之南侧,北以唐藏-四方台-东流水-杨斜-涌峪为界,南以庞家河-黄柏源-板房子-沙沟街-曹坪-两岔-日月滩-鱼嘴为界(图 2.1)。

马蹄,矿体剖面,矿带,金矿


第三章 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分布密切相关,剖面和探矿工程(探槽、剥土等揭露坑道)中普遍可见到蚀变矿化岩石发生有糜棱岩化及脆性构造叠加(见后文构造特征部分)。3.2 马蹄沟-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3.2.1 矿体地质特征马蹄沟-庙沟金矿区赋矿地层呈浅变质、强变形,各类各期次构造发育。金矿体主要分布在该区脆-韧性复合断裂(或新划分出的矿化蚀变带)中,岩性为蚀变糜棱岩化绢云母绿泥石千枚岩、含碳绢云母绿泥石千枚岩。也可见花岗斑岩和英安斑岩矿化脉。矿体呈带状 NW-SE 向延伸。圈出了三条构造蚀变带,分别为北部 SBDI、中部主要构造蚀变带 SBDII 及南部的褶皱核部转折端 SBDIII,矿化带位于 RF1、RF2 两条脆-韧性剪切带内(图 3.1、3.2),各构造蚀变带与矿体特征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开君;樊小龙;余平辉;曾亮;成志雁;马锦龙;;西秦岭不同矿带金矿床成矿流体及其物质来源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15年06期

2 马健;吕新彪;王仲铎;卢飞;;陕西凤县庞家河金矿控矿因素分析及成因研究[J];矿物学报;2015年S1期

3 张亚彬;;陕西省凤县佐家庄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J];陕西地质;2015年02期

4 刘普凯;罗华国;卢飞;;综合勘查技术在凤县马蹄沟金矿攻深找盲中的应用[J];陕西地质;2015年01期

5 叶奎;;陕西省凤县北东部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11期

6 杨朋涛;刘树文;李秋根;王宗起;张帆;王伟;;何家庄岩体的年龄和成因及其对南秦岭早三叠世构造演化的制约[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11期

7 张复新;王立社;;秦岭造山带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勘查与研究回顾[J];黄金科学技术;2013年05期

8 任鹏;梁婷;牛亮;鲁麟;张文t

本文编号:2834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34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