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场耦合下尾砂固结排放对重金属迁移的阻滞效应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D853.34
【部分图文】:
[10-15]。图1.1 尾矿排放危害Fig.1.1 Damage of tailings emission disposal尾砂干式堆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尾砂处置技术[16-22]。所谓“尾砂干式堆存”,实际上就是“膏体堆存”,其特点是:选矿厂排放的尾砂浆经浓缩
[46]。图1.2 尾砂废石联合排放工艺Fig.1.2 Combined emission disposal process of waste stone and cemented tailings图1.3 塌陷区三种处置模式Fig.1.3 Three emission disposal modes in the subsidence area整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尾砂干式排放仍未普遍使用。现有的几个尾砂膏体堆存均位于北方干旱地区,目前使用较成功的有峨口铁矿[47, 48]、中州铅厂和乌山铜钢矿的尾砂堆存[29, 38, 46]。而对于南方多雨地区,由于尾砂膏体堆排时降雨量远大于蒸发量,膏体堆排存在技术上的困难,相关的研究尚未见诸于文献。侯运炳教授提出尾砂固结排放技术,对尾矿固结排放工艺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实验室和工业试验,确定了适用于具体环境的胶凝材料的配比及50万t/a尾矿固结排放系统优化方案。实践证明,尾矿固结排放增加了尾矿颗粒间粘结力,尾矿不再随风扩散
图1.2 尾砂废石联合排放工艺Fig.1.2 Combined emission disposal process of waste stone and cemented tailings图1.3 塌陷区三种处置模式Fig.1.3 Three emission disposal modes in the subsidence area整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尾砂干式排放仍未普遍使用。现有的几个尾砂膏体堆存均位于北方干旱地区,目前使用较成功的有峨口铁矿[47, 48]、中州铅厂和乌山铜钢矿的尾砂堆存[29, 38, 46]。而对于南方多雨地区,由于尾砂膏体堆排时降雨量远大于蒸发量,膏体堆排存在技术上的困难,相关的研究尚未见诸于文献。侯运炳教授提出尾砂固结排放技术,对尾矿固结排放工艺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实验室和工业试验,确定了适用于具体环境的胶凝材料的配比及50万t/a尾矿固结排放系统优化方案。实践证明,尾矿固结排放增加了尾矿颗粒间粘结力,尾矿不再随风扩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德清;韩亮;刘志义;赵海鑫;蔡晓盛;;细粒级尾砂絮凝沉降特性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年09期
2 张义平;王永明;;非胶结尾砂自然安息角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3 霍孟申;杨建业;张晰;;中国钼矿开发现状及其尾砂的处理[J];矿业快报;2007年08期
4 宋书巧;吴欢;周兴;;银合欢在大厂矿区锡锌尾砂库生长的野外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5 万林应;锥形底尾砂仓的使用与改进[J];矿山机械;2000年07期
6 徐国英;利用工业尾砂制砖 减少水土流失[J];有色矿山;1996年06期
7 杨兴明;;尾砂充填采空区在云南牟定铜矿的应用[J];云南冶金;1987年05期
8 谢长生;;界牌高岭土精选尾砂用于釉面砖的探讨[J];陶瓷研究;1987年03期
9 尹吉兮;;尾矿库的设计和管理工作亟待加强[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7年05期
10 王维德;;国外专利简介[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7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中友;;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石英尾砂综合利用[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王洪毅;房青松;;尾砂分离资源综合利用的探索[A];冀晋琼粤川鲁六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申文周;刘林会;;尾砂充填采空区在石村铁矿的实践与探讨[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魏秀泉;孙恒虎;易忠来;冯向鹏;;复合热活化铁尾砂胶凝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5 曹孝平;;矸石充填在尾砂充填法矿山的辅助应用[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6 刘晓文;黄雪梅;华燕丽;;三角潭钨矿尾砂工艺矿物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林愉;;砂浆管道输送尾砂型料的构思与设计[A];面向21世纪迎接物料搬运技术新发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任新年;王振刚;李付龙;;雅矿尾砂可选性实验研究[A];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C];2015年
9 魏忠义;梁成华;;大量施用铁矿选矿尾砂改良辽西中低产田土壤的研究与示范[A];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16年
10 崔路成;卢耀军;;金川二矿区废石、尾砂及粉煤灰充填利用[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秦德胜;尾砂变成“金沙” 增收又减污染[N];绍兴日报;2006年
2 谢贵芳 益民 志忠;尾砂库披绿装[N];江西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陈晨 通讯员 刘双发;“吃”进尾砂产出精品[N];郴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文雯;用钼选矿尾砂制多元素矿质肥料[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歆月 白海星 铜陵市政府研究室 王昌平;千年尾砂地 今朝变花园[N];经济日报;2009年
6 龚晓罗 程立军;尾砂制砖千万块 水中“捞”铜千余吨[N];上饶日报;2007年
7 柳德新;水电站和尾砂坝开展专项整治[N];湖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罗臻;阳新一水库遭尾砂侵占[N];黄石日报;2007年
9 龚晓罗 童为坤;德兴从尾砂中“淘”出1800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刘成飞 高仁会;兴隆县引资2300万实施尾砂治理项目[N];承德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畅;多场耦合下尾砂固结排放对重金属迁移的阻滞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2 柯兴;尾砂胶结充填固结体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3 王志凯;超声波作用下尾砂浆浓密规律及流变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4 彭勃;尾砂固结排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王康;基于锆钛矿尾砂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及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6 张修香;矿山废石—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及多因素影响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魏书祥;尾砂固结排放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夏文斌;选矿尾砂重金属污染化学修复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周元祥;安徽铜陵典型尾矿库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效应[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梅国栋;尾矿库溃坝机理及在线监测预警方法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波;金矿废石和尾砂中砷在水环境中的释放规律[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2 黎明;铀尾砂固化体物理力学特性及降氡效果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3 王超众;加筋尾砂界面特性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
4 朱仁玉;饱和钨钼尾砂性质及稳态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
5 刘召华;尾砂流冲击作用下砌体结构破坏机理[D];南昌大学;2018年
6 郑栩锋;矿尾砂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陈小玉;尾矿库溃坝下泄尾砂演进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邱波;湖南省典型铅锌尾砂库植被调查与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冯岩;卧式砂仓高浓度分级尾砂充填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曾庆筠;尾砂流滑冲击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4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3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