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颜色磷灰石的宝石矿物学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19.28
【部分图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构中 Ca 离子有两种配位位置:一种是配位数为 9 的 Ca1,另一种是配位数为 7 的 Ca在磷灰石的单位晶胞中,Ca1 与 Ca2 的个数比为 4:6。(刘羽,2002)天然磷灰石的颜色多为无色、浅杏色、绿色、黄色,也可见红色和紫色等。晶的自形状态是六方柱状,主要晶面有平行双面{001},六方柱{100},{110}和六方锥{101},{111}等。不完全解理,主要沿{001}、{100}方向裂开,密度范围 3.10~3.一轴晶负光性,折射率范围 1.634~1.638,双折率在 0.002~0.008,可能出现假一轴现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构中 Ca 离子有两种配位位置:一种是配位数为 9 的 Ca1,另一种是配位数为 7 的 Ca在磷灰石的单位晶胞中,Ca1 与 Ca2 的个数比为 4:6。(刘羽,2002)天然磷灰石的颜色多为无色、浅杏色、绿色、黄色,也可见红色和紫色等。晶的自形状态是六方柱状,主要晶面有平行双面{001},六方柱{100},{110}和六方锥{101},{111}等。不完全解理,主要沿{001}、{100}方向裂开,密度范围 3.10~3.一轴晶负光性,折射率范围 1.634~1.638,双折率在 0.002~0.008,可能出现假一轴现象。
图 2-1 标本图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摄 )山西灵丘磷灰石大多数呈现六方柱状或近六方柱状晶型,自行程度高,呈现块状。主要单形为六方柱 m{ 1010 }、平行双面 c{0001}。部分样品可见晶面纵纹发育。柱长与横截面尺寸约 1~2.5cm 与 1cm,颗粒较大;安徽磷灰石呈现片状,自行程度较差,无明显晶型,晶面见明显纵纹,样品 Apa-1 可见双晶结合处状生长纹,解理不发育。样品长度尺寸约 1.5~2cm;陕西磷灰石呈块状,有明柱晶型,自行程度高,Aph-1 和 Aph-2 位交插双晶。主要单形为六方柱 m{ 1010 双面 c{0001}和六方双锥{ 1011 }。表面光滑无纵纹,解理不发育。柱长与横截约 6cm 与 2cm,颗粒大。根据手标本的观察整理可得标本外观特征见下表 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静芸;周炜鉴;;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发展及现状简述[J];南方金属;2017年01期
2 王蝶;卢焕章;单强;;岩浆熔体包裹体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17年02期
3 高镜涵;陈勇;徐兴友;黎萍;王娟;韩云;;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的误差校正研究[J];岩矿测试;2015年05期
4 夏群科;Margaret E;Hartley;David A;Maclennan J;Edmondsa M;Thordarson T;;橄榄石熔体包裹体中的扩散补水[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05期
5 赵令浩;詹秀春;胡明月;范晨子;孙冬阳;刘传宝;;单个熔体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及地质学应用[J];岩矿测试;2013年01期
6 刘慧卿;钟淯媛;;有机包裹体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年05期
7 黄惠兰;李芳;谭靖;张春红;;赣南西华山黑钨矿中熔融包裹体的发现和初步研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年02期
8 陈勇;葛云锦;;实验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烃类包裹体捕获模式[J];岩矿测试;2010年03期
9 张鼐;毛光剑;王汇彤;魏彩云;脱奇;刘建宪;;大分子烃类拉曼光谱特征及在烃包裹体研究中的意义[J];地球化学;2010年04期
10 陈勇;葛云锦;周瑶琪;刘超英;周振柱;毛毳;;实际储层温压条件下成功合成碳酸盐岩烃类包裹体及其启示意义[J];地学前缘;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茹;塔中北坡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油气多期成藏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2 葛云锦;碳酸盐岩烃类包裹体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响应[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刘东鹰;江苏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石油天然气成藏机制、成藏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4 宫色;储层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徐仕海;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成藏成矿的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潘雪峰;储层流体包裹体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周永恒;石英玻璃及原料中羟基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2年
8 孙贺;熔体包裹体和Li同位素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熊索菲;中上扬子地块周缘赋存于震旦系的铅锌矿成矿流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10 骆淼;周期结构混合介质电性谱的三维有限差分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桐;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杨艳飞;不同颜色磷灰石的宝石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胡志康;藏南绿柱石的包裹体研究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乔蕾;老挝会赛蓝宝石的成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5 张义东;胶东水旺庄金矿床深部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18年
6 郑杰;滇西小桥头富碱斑岩中熔融包裹体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7 顾建峰;安徽省池州市马头钼矿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成因[D];南京大学;2017年
8 李伟;鄂东南程潮矽卡岩铁矿成矿机制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赵瑞华;塔中45井区奥陶系储层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厘定[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新彦;熔体包裹体均一实验及熔体水含量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2855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5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