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17:36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能源已经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然而,大量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给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造成大量污染。为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国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降低能源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迫在眉睫。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力度是一重要方向,这迫切需要我们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淮南矿业集团是一家以煤炭和电力为主要业务的国有企业,在全国煤炭、火电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国际能源结构逐步调整的外在形势,企业稳步落实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在优化煤、电等传统能源发展质量的同时,淮南矿业集团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板块,在天然气、光伏发电、瓦斯(煤层气)开采利用等领域走出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但是,作为国有企业,内有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外有市场的激烈竞争,前有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不明,后有传统能源短期难被替代的实情,企业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面临前进、稳定、后退等方面战略选择问题。论文通过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帮助企业明确战略选择的方向,解决方向模糊、决心不强、力度不大等问题。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矿业集团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简单介绍了清洁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国内外研究情况,综合介绍了企业战略的理论基础,包括战略和企业战略定义、战略的层次、战略的分类、战略管理的过程等。使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以及资源能力分析对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外部存在的机会和挑战以及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概括,找准企业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然后根据SWOT分析,得出企业战略的四个方向,通过比较四个战略方向的优劣,确定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系统设计了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内容,提出保障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和展望。论文经过系统分析论证认为,淮南矿业集团面对内外变化的环境,在清洁能源板块发展上要更加积极主动,战略上锁定增长型方向,充分抓住国内外能源结构升级,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带来的机遇。借助国家支持煤炭去产能企业发展解困的政策机遇,利用自身在组织、管理、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专注于天然气产业拓展和瓦斯(煤层气)开采利用,立足于淮南丰富的沉陷区资源谋求光伏产业发展,做优做强清洁能源产业,培育企业新的增长点,实现公司的转型长远可持续发展。为保障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成功推进,要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创新、技术、文化等要素活力。同时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开拓型产业领军人才、专业型运营管理人才、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四支重点人才队伍。推进科技创新,获取创新“红利”的驱动力,以先进的技术引领企业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同时要树立风险意识,全面防范和化解决策、财务、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风险,稳定企业发展的大局。论文的研究对于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有一定的直接指导,同时也为传统能源企业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426.21;F272
【部分图文】:

趋势图,中国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量


全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约1.?3个百分点。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北方煤改气为天然气运输销售提供??新的市场,国家大力提倡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根据预测,见图3-3,?2020年全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由目前的6%提高到10%。??12%?厂?1?4_??■啣人然气消费说??10%?-?+人然H々?次能源消费比例??圓■?3?000??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图3-3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占一次能源比例趋势图??安徽省处于东部沿海,近年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安徽省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步伐,深入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伴随区域发展产??业格局调整,作为重要能源基地的淮南矿业集团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机遇。??3、技术环境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清洁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技术逐渐成熟,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方面,中国也由以前的跟跑到并驾齐驱,目前有些领域的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壁垒逐渐降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研制成功单晶硅电池以来

趋势图,安徽省,天然气产业,天然气管线


全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约1.?3个百分点。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北方煤改气为天然气运输销售提供??新的市场,国家大力提倡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根据预测,见图3-3,?2020年全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由目前的6%提高到10%。??12%?厂?1?4_??■啣人然气消费说??10%?-?+人然H々?次能源消费比例??圓■?3?000??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图3-3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占一次能源比例趋势图??安徽省处于东部沿海,近年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安徽省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步伐,深入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伴随区域发展产??业格局调整,作为重要能源基地的淮南矿业集团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机遇。??3、技术环境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清洁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技术逐渐成熟,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方面,中国也由以前的跟跑到并驾齐驱,目前有些领域的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壁垒逐渐降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研制成功单晶硅电池以来

沉陷区,淮南市,光伏发电,煤层气


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4100-4500兆焦每平方米每年,太阳能资源条件丰富,同时??因煤炭开采形成面积278.?6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是发展水面光伏的天然地块。??见图3-4淮南市采煤沉陷区规划光伏发电项目场址图。??2、无形资源分析??淮南矿业集团作为大型能源集团,拥有众多无形资源。包括拥有安徽省天然??气业务特许经营权,在省政府支持下与中石油、中海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天然气管网、天然气电厂、LNG接收站建设和运营,逐步成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气??贸易服务商、省内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商和运营商。目前已经获批5条省级天然气??干线,总长500多公里;获得六安市叶集区550平方公里、30年的燃气特许经??营权;取得明光市东部6个乡镇和1个军事区共计900余平方公里30年燃气特??许经营权等。拥有可依托的煤炭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开展瓦斯利用重大专项技术模式攻关。围绕潘谢、新谢以及谢家集一窑河空??白区三个区块的探矿权办理,获准在煤炭矿业权范围内增设煤层气探矿权,取得??了潘谢区块煤层气探矿权证。品牌价值方面,淮南矿业集团是中国著名煤炭企业,??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兴才;;国有大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探析——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2 俞祥;;浅析淮南矿业集团有线电视台高清新闻制播平台建设[J];商业故事;2016年15期

3 胡昌友;;永志平安 矢志发展——记淮南矿业集团总工程师唐永志[J];当代矿工;2017年07期

4 章立清;;简析淮南矿业集团的经营决策管理[J];决策;2009年06期

5 沈宏毅;;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及实现策略——以淮南矿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6 汪先彬;;淮南矿业集团创新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7 周善明;;安徽淮南矿业集团——个案分析制度在查办案件中发挥治本功能[J];中国监察;2005年24期

8 曹佩遴,张越;淮南矿业集团扭亏脱困工作调查[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9 曹佩遴;迈向新世纪 再铸新辉煌——在改革创新中前进的淮南矿业集团[J];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20期

10 克从;王超;;淮南矿业集团开展全员技术大练兵、大比武活动[J];当代矿工;2006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空军;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板块发展战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2 单昆仑;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成果表达功能设计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王羽梦;淮南矿业集团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安琪;淮南矿业集团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评价[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5 倪廉钦;淮南矿业集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章立清;淮南矿业集团煤电一体化战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徐蒙蒙;企业文化建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8 陈兰霞;转型期企业中小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庆利;微震监测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本文编号:2868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68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