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剥离的大地电磁数据在干热岩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6-08 18:47
当今社会,传统能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已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开发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干热岩定义为地球深部流体含量少、温度高于180℃的储热岩体,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清洁环保的特点,是非常具有研究前景的战略性接替能源。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干热岩勘查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主要的勘查手段包括重力、磁法、电磁法勘探等,通过测量深部岩石物理属性,间接获得地下温度结构,确定干热岩开发靶区。另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还可以监测干热岩开发状态。在干热岩开发过程中,储层电阻率会因为注水而发生变化,可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储层进行监测,该方法经济环保,布设方便,理论成熟,且探测深度大。但是由于覆盖的浅层地层对信号的吸收作用,削弱了传向深部信号的幅值,使得地面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不能很好地观测特定深度的电阻率变化。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对大地电磁数据进行改善,以便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深部分辨率。针对储层监测问题和大地电磁测深数据深度分辨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研究内容有:首先根据多地干热岩储层及可开发情况,建立一个合理的地热储层模型,为后续热储监测模拟提供事实依据。然后针对地面采集的...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热田成因划分种类干热岩型地热资源(HotDryRock),也被叫做增强型地热系统
图 1.2 干热岩的开发利用示意图在压裂注水的过程中,岩石发生破裂,形成裂隙通道,最终充满水,形成干热岩热储构造。干热岩热储构造与水热型地热模式相同,但干热岩需要人工注水,而且干热岩往往形成更高的热水温度。
保城岩体概念模型示意图(蔺文静[5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热岩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李瑞霞,黄劲,张英,冯建赟,周号博. 当代石油石化. 2019(03)
[2]微观非均质储层注水开发室内模拟及监测方法[J]. 董利飞,张德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9)
[3]稳态测温方法在天津地热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 宗振海,王平,王冰,高新智,蔡芸.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8(03)
[4]干热岩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J]. 付亚荣,李明磊,王树义,郭青群,郭利,王桂林,王秀彦. 石油钻采工艺. 2018(04)
[5]致密油储层试油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J]. 贾振甲,孙达,李方宇,雷鸣,尹后凤,王少宁. 油气井测试. 2018(03)
[6]多功能脉冲中子测井仪实现高质量套管井储层监测[J]. 石油化工应用. 2018(02)
[7]我国首次在青海共和盆地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重大突破 专家认为,共和盆地干热岩体埋藏浅、温度高、规模大[J]. 王丽华,康维海. 青海国土经略. 2017(04)
[8]应用示踪剂监测结果研究储层物性变化——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下组二元复合驱试验区为例[J]. 何伟,韩甲胜,唐磊,胡维强,兰英,邓挺.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07)
[9]应用微地震监测数据估算储层压裂改造体积[J]. 张云银,刘海宁,李红梅,王维波,沈财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2)
[10]大地电磁测深在火山区地热研究中的应用[J]. 张炯,黄少鹏,傅饶,唐晓音. 岩石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贵德盆地热结构及地热成因机制[D]. 郎旭娟.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
[2]地球物理方法在干热岩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 陈雄.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江南雪峰地区油气勘探的应用研究[D]. 侯新宇.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青海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研究[D]. 李乐乐.东华理工大学 2016
[3]基于红外技术的二氧化碳监测系统研究[D]. 黄庆坤.河北农业大学 2014
[4]方波噪声对大地电磁远参考效果影响研究[D]. 刘祥.中南大学 2014
[5]基于裂隙介质理论CO2地质封存的4D AVOA正反演[D]. 魏旭旺.西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8998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热田成因划分种类干热岩型地热资源(HotDryRock),也被叫做增强型地热系统
图 1.2 干热岩的开发利用示意图在压裂注水的过程中,岩石发生破裂,形成裂隙通道,最终充满水,形成干热岩热储构造。干热岩热储构造与水热型地热模式相同,但干热岩需要人工注水,而且干热岩往往形成更高的热水温度。
保城岩体概念模型示意图(蔺文静[5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热岩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李瑞霞,黄劲,张英,冯建赟,周号博. 当代石油石化. 2019(03)
[2]微观非均质储层注水开发室内模拟及监测方法[J]. 董利飞,张德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9)
[3]稳态测温方法在天津地热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 宗振海,王平,王冰,高新智,蔡芸.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8(03)
[4]干热岩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J]. 付亚荣,李明磊,王树义,郭青群,郭利,王桂林,王秀彦. 石油钻采工艺. 2018(04)
[5]致密油储层试油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J]. 贾振甲,孙达,李方宇,雷鸣,尹后凤,王少宁. 油气井测试. 2018(03)
[6]多功能脉冲中子测井仪实现高质量套管井储层监测[J]. 石油化工应用. 2018(02)
[7]我国首次在青海共和盆地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重大突破 专家认为,共和盆地干热岩体埋藏浅、温度高、规模大[J]. 王丽华,康维海. 青海国土经略. 2017(04)
[8]应用示踪剂监测结果研究储层物性变化——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下组二元复合驱试验区为例[J]. 何伟,韩甲胜,唐磊,胡维强,兰英,邓挺.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07)
[9]应用微地震监测数据估算储层压裂改造体积[J]. 张云银,刘海宁,李红梅,王维波,沈财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2)
[10]大地电磁测深在火山区地热研究中的应用[J]. 张炯,黄少鹏,傅饶,唐晓音. 岩石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贵德盆地热结构及地热成因机制[D]. 郎旭娟.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
[2]地球物理方法在干热岩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 陈雄.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江南雪峰地区油气勘探的应用研究[D]. 侯新宇.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青海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研究[D]. 李乐乐.东华理工大学 2016
[3]基于红外技术的二氧化碳监测系统研究[D]. 黄庆坤.河北农业大学 2014
[4]方波噪声对大地电磁远参考效果影响研究[D]. 刘祥.中南大学 2014
[5]基于裂隙介质理论CO2地质封存的4D AVOA正反演[D]. 魏旭旺.西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8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1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