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加拿大案例探讨寻找金刚石矿的三个关键点

发布时间:2021-06-26 17:12
  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地质学家Charles E. Fipke先生在加拿大高寒的Lac De Gras地区发现的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把加拿大带入了寻找金刚石矿的高潮,相继在Lac De Gras地区发现金伯利岩管群和在加拿大中部的Fortàla Corne发现的金伯利岩群,使得加拿大金刚石产量位居世界第三。本文综述这两个地区金刚石矿的发现和分析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的存在的特征,指出太古宙地台环境是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存在的基础,厚度大的太古宙地台底部是金刚石晶体缓慢生长的天然高温高压培育仓、沿冰碛或沿水系沉积物追踪金伯利岩指示矿物是溯源金刚石母岩的手段、认识金伯利质火山地貌形态能起到在寻找金伯利质火山位置过程中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理解金伯利质火山口相的变化。 

【文章来源】:地质学报. 2020,94(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加拿大案例探讨寻找金刚石矿的三个关键点


加拿大地盾分布图,LDG和FALC地区金伯利岩分布图

地貌图,金伯利岩,指示矿物,地貌


在地貌上,这片金伯利质火山口与南非和中非所报道的完全不同,个别火山口相岩石的分布超出火山口之外,被描述为香槟-玻璃杯形状 (图2f, Berryman et al., 2004),火山口直径达2000m,这在金伯利岩研究记录上是少见的(Scott Smith, 2008),而Kjarsgaard et al. (2007) 认为金伯利岩体的剖面形状还是属于多次爆发成因的火山碎屑锥形状 (图2g-(b))。金伯利质火山口的形状有近直立岩管(Steep sided pipes)和正地形火山口(scoria or tuff cones, 图2g-(a)、(b))。1988年在该地区发现了金伯利岩后,进行了大面积的磁法测量,先后发现了70个高磁异常圈点,1989年对其中7个目标取芯验证均为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1990年和1991年间获取39个大样(bulk samples)代表3601个取样点,分选出160颗金刚石,平均0.04克拉,最大的一颗为0.6克拉,39个大样平均品位为2克拉/百吨,160颗金刚石以宝石级为主(Lehnert-Thiel et al.,1992)。对这群金伯利岩的进一步钻探取芯表明70%的金伯利岩含有金刚石。岩芯显示上部为金伯利质火山口相,由未完全固结的堆积沉积岩、火山砾组成,其中含有橄榄石、石榴石、镁钛铁矿、橄榄石(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显示以镁橄榄石为主(Fo87-92),NiO(0.16%~0.38%),CaO(0.04%~0.14%),颗粒的数量不等,火山砾的形状从球形到变形虫形状都有,显示出它们是在高度流动的岩浆中形成,细小的矿物有金云母、尖晶石、碳酸盐矿物、钙钛矿和金红石,被碳酸盐化和蛇纹石化细纹脉交织在一起 (Scott-Smith, 2008)。橄榄石斑晶、火山砾、其他微小的矿物广泛被蛇纹石化和碳酸盐化交代,含有相当比例的挥发物参与火山喷发。从玢岩相岩石中测得Nd同位素在+0.62~-0.37,CaO小于5%和较高的La/Sm比值(12~15)为特征,排除了地壳物质混染的因素(Chalapathi Rao et al., 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卓资县玛珥式火山群的发现和意义[J]. 丁毅,吴云霞,李继成,郝志平,戴涛杰.  地质论评. 2019(06)
[2]沉积物中重矿物KIM的找矿方法和意义[J]. 丁毅,杨献忠.  地质找矿论丛. 2019(03)
[3]金伯利质岩管的认识及其找矿意义[J]. 丁毅.  地质论评. 2019(05)
[4]金伯利岩的发现与研究[J]. 宋瑞祥,丁毅.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3)



本文编号:3251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251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3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