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马洞铀矿床黑色-红色蚀变形成机理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发布时间:2021-08-09 20:02
白马洞铀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之“黔中隆起”南部,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是我国著名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之一,该矿床规模中等、品位较高,分布集中,同时伴有Hg、Mo等多种达到综合工业利用要求的多金属矿产。本文以白马洞铀矿床为研究对象,以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岩矿观察为基础,使用当代分析测试方法,在系统研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现代铀成矿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域地质事件,研究了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黑色蚀变和红色蚀变形成机制,探讨成矿作用与成矿过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为今后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找矿勘探提供新的信息。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白马洞铀矿床铀矿化与硅化、黏土化、黑色蚀变、红色蚀变及硫化物的发育密切相关。(2)黑色蚀变中黑色物质主要由石墨和沥青等有机碳质组成,这些有机质为热液活动带入的异源有机质而非成岩作用时形成的有机质;红色蚀变中红色物质主要由赤铁矿和针铁矿等铁的氧化物组成。(3)黑色蚀变期带入了大量主、微量元素,特别是对铀成矿有利的成矿物质,如有机质、U等多金属元素。(4)白马洞铀矿床黑色蚀变岩中黑色物质有机质特征与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有机质有机地球化学特...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典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黑色-红色蚀变地貌图
图 1-2 华南地区铀矿分布地质图(据 Hu et al.,2008;修改)1.2.3 白马洞铀矿白马洞铀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区,该矿床规模中等、品位较高,分布集中,同时伴有 Hg、Mo 等多种达到综合工业利用要求的多金属,因而备受广大地质工作者关注(陈露明,1990)。自上世纪 50 年代该矿床被发现
第 2 章 区域地质背景贵州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带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的上升地。根据不同时代岩相古地理变迁、地壳演变等因素,将贵州地壳划分为扬子台、黔东南早古生代褶皱带、黔南中生代褶皱带等三个构造单元(贵州省地产局,1987),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之黔中隆起(图 3-1a 和 2-1)。白马洞床恰好处于黔中深断裂、木黄-贵阳-普安断裂和垭都-紫云断裂相交并向其收利的三角构造地带(图 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南黄平凹陷及周缘古流体特征及其对油气保存的指示[J]. 魏肖,金爱民,朱蓉,楼章华,陈安清,李梦瑶,毛佩筱.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3)
[2]贵州白马洞铀矿床深断裂、层间滑脱构造体系对铀成矿控制及找矿潜力分析[J]. 张小强,黄凯平,袁来,申娴达,郑懋荣. 贵州地质. 2017(04)
[3]贵州开阳磷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地层层序及其As、Sb、Au、Ag丰度异常与赋存状态研究[J]. 张岳,颜丹平,赵非,李旭拓,邱亮,张翼西. 岩石学报. 2016(11)
[4]贵州铀矿资源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 刘开坤,王国坤,余未来,李艳桃. 矿产勘查. 2016(05)
[5]贵州省白马洞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黄凯平,郑懋荣. 矿产与地质. 2016(04)
[6]贵州织金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矿物岩石成分及资源利用特征[J]. 王沙,张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3)
[7]贵州504矿床铀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J]. 莫帮洪,朱西养,姚毅锋,孙泽轩,张辑.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6(01)
[8]黔中—渝南石炭纪铝土矿含矿岩系中的海相沉积特征[J]. 刘平,廖友常,张雅静. 中国地质. 2015(02)
[9]贵州开阳白马洞铀矿化岩层地球化学特征[J]. 杨瑞东,任海利,刘坤,高军波. 现代地质. 2014(05)
[10]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分布规律[J]. 易同生,赵霞. 天然气工业. 2014(08)
博士论文
[1]黔中隆起及周缘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D]. 崔金栋.中南大学 2013
[2]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 白振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3]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D]. 杨剑.长安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若尔盖地区510-1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D]. 胡旭刚.成都理工大学 2015
[2]白马洞矿床热液隐爆角砾岩的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D]. 胡斌.成都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32713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典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黑色-红色蚀变地貌图
图 1-2 华南地区铀矿分布地质图(据 Hu et al.,2008;修改)1.2.3 白马洞铀矿白马洞铀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区,该矿床规模中等、品位较高,分布集中,同时伴有 Hg、Mo 等多种达到综合工业利用要求的多金属,因而备受广大地质工作者关注(陈露明,1990)。自上世纪 50 年代该矿床被发现
第 2 章 区域地质背景贵州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带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的上升地。根据不同时代岩相古地理变迁、地壳演变等因素,将贵州地壳划分为扬子台、黔东南早古生代褶皱带、黔南中生代褶皱带等三个构造单元(贵州省地产局,1987),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之黔中隆起(图 3-1a 和 2-1)。白马洞床恰好处于黔中深断裂、木黄-贵阳-普安断裂和垭都-紫云断裂相交并向其收利的三角构造地带(图 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南黄平凹陷及周缘古流体特征及其对油气保存的指示[J]. 魏肖,金爱民,朱蓉,楼章华,陈安清,李梦瑶,毛佩筱.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3)
[2]贵州白马洞铀矿床深断裂、层间滑脱构造体系对铀成矿控制及找矿潜力分析[J]. 张小强,黄凯平,袁来,申娴达,郑懋荣. 贵州地质. 2017(04)
[3]贵州开阳磷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地层层序及其As、Sb、Au、Ag丰度异常与赋存状态研究[J]. 张岳,颜丹平,赵非,李旭拓,邱亮,张翼西. 岩石学报. 2016(11)
[4]贵州铀矿资源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 刘开坤,王国坤,余未来,李艳桃. 矿产勘查. 2016(05)
[5]贵州省白马洞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黄凯平,郑懋荣. 矿产与地质. 2016(04)
[6]贵州织金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矿物岩石成分及资源利用特征[J]. 王沙,张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3)
[7]贵州504矿床铀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J]. 莫帮洪,朱西养,姚毅锋,孙泽轩,张辑.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6(01)
[8]黔中—渝南石炭纪铝土矿含矿岩系中的海相沉积特征[J]. 刘平,廖友常,张雅静. 中国地质. 2015(02)
[9]贵州开阳白马洞铀矿化岩层地球化学特征[J]. 杨瑞东,任海利,刘坤,高军波. 现代地质. 2014(05)
[10]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分布规律[J]. 易同生,赵霞. 天然气工业. 2014(08)
博士论文
[1]黔中隆起及周缘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D]. 崔金栋.中南大学 2013
[2]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 白振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3]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D]. 杨剑.长安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若尔盖地区510-1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D]. 胡旭刚.成都理工大学 2015
[2]白马洞矿床热液隐爆角砾岩的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D]. 胡斌.成都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32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33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