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罗—店头地区侏罗系直罗组沉积特征及铀成矿

发布时间:2021-08-25 09:1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砂岩中已发现店头砂岩型铀矿床及多个铀矿点,但对于盆地南部直罗组沉积相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砂岩型铀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通过剖面实测、岩心编录,结合石油、煤炭、核工业地质钻孔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罗—店头地区直罗组沉积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积相与铀成矿的关系及下一步找矿方向。结果显示,直罗组下段砂体厚度30~65 m、砂地比在0. 6~0. 75之间,为砂质辫状河沉积。直罗组上段早期砂体厚度10~38 m、砂地比值在0. 15~0. 45之间,为曲流河沉积;直罗组上段沉积晚期研究区位于湖盆中心所在位置,为滨浅湖沉积。沉积环境、沉积相、辫状河河道交汇部位、砂体厚度、沉积物粒度及泥岩夹层对铀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直罗组下段辫状河河道交汇或分叉部位应作为勘查重点,心滩亚相的含炭屑、黄铁矿砂质碎屑岩可作为铀矿化的找矿标志。 

【文章来源】:古地理学报. 2020,22(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罗—店头地区侏罗系直罗组沉积特征及铀成矿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纲要图(a)及直罗—店头地区直罗组厚度等值线图(b)

照片,鄂尔多斯盆地,矿化,岩性


图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纲要图(a)及直罗—店头地区直罗组厚度等值线图(b)研究区铀矿化类型主要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垂向上主矿体位于直罗组下段杂色、褪色蚀变岩石与灰色砂岩过渡部位的含炭屑砂岩中,矿体呈板状及透镜状(陈宏斌等,2006;邢秀娟等,2008;张字龙等,2016)。赋矿岩石主要为中粒、中细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图2-i),胶结致密,碎屑物中钾长石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矿石中铀主要以铀矿物和吸附形式存在,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和少量钛铀矿,与黄铁矿、褐铁矿共生赋存在有机质裂隙中(陈宏斌等,2006;彭小华等,2018)。

柱状图,鄂尔多斯盆地,古水


直罗组下段砂体厚度一般为30~65 m、砂地比值一般为0.6~0.75(图8-a,8-b);在进行沉积相图编制时,选取砂体厚度大于50 m,砂地比值大于0.7,作为辫状河河道相。一般而言,辫状河相砂体叠加厚度较大地区,应是河道经常流经区域,砂岩较厚带的分布及变化侧面反映了沉积物物源方向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焦养泉等,2006;赵俊峰等,2008)。结果显示,直罗组下段砂体在上畛子—双龙—店头、槐树庄—黑水寺及太白—和尚塬一带厚度大于50 m,砂地比值大于0.7,为辫状河河道相。从砂体厚度变化来看,直罗组沉积早期研究区有来自南西、北西方向物源供给。露头古水流测量也进一步佐证了上述物源供给方向的判断。店头南峪口直罗组下段古水流优势方向60°~70°和120°~140°,直罗镇葫芦河剖面直罗组下段古水流优势方向为60°~90°和110°~130°(表1)。表明直罗组沉积早期研究区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南西、北西方向。图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罗—店头地区zk180-1钻孔直罗组柱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陵地区中生代含煤岩系油气与铀成矿的耦合关系[J]. 司庆红,曹惠锋,李建国,司马献章,俞礽安,刘厚宁,刘晓雪,张超.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9(01)
[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双龙地区铀成矿特征分析[J]. 彭小华,曹惠锋,刘厚宁.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8(01)
[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系直罗组沉积特征与演化[J]. 薛锐,赵俊峰,闫占冬,杨瑶,赵旭东,赵中平.  古地理学报. 2017(06)
[4]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古地貌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J]. 贺锋,张字龙,刘红旭,李平,李亚锋.  古地理学报. 2017(04)
[5]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找矿潜力分析[J]. 胡俊华,郭科锋.  铀矿地质. 2017(03)
[6]鄂尔多斯北部侏罗纪延安组、直罗组孢粉化石及其古气候意义[J]. 孙立新,张云,张天福,程银行,李艳峰,马海林,杨才,郭佳成,鲁超,周晓光.  地学前缘. 2017(01)
[7]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侏罗纪延安组、直罗组泥岩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沉积环境意义[J]. 张天福,孙立新,张云,程银行,李艳锋,马海林,鲁超,杨才,郭根万.  地质学报. 2016(12)
[8]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直罗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J]. 张字龙,范洪海,蔡煜琦,赵兴齐,刘红旭,贺锋,李平,杨梦佳.  地质学报. 2016(12)
[9]中国北方古亚洲构造域中沉积型铀矿形成发育的沉积-构造背景综合分析[J]. 焦养泉,吴立群,彭云彪,荣辉,季东民,苗爱生,里宏亮.  地学前缘. 2015(01)
[10]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J]. 李晓翠,刘武生,贾立城,张成伟.  铀矿地质. 2014(06)



本文编号:3361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361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8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