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诸广岩体南缘长江矿田铀矿成矿机理探讨

发布时间:2021-10-23 23:12
  长江矿田位于诸广岩体南缘,矿田内铀矿化类型主要为硅化带型和交点型。通过分析长江矿田内主要的赋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矿期的石英、方解石以及黄铁矿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认为长江矿田内赋矿花岗岩主要由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部分熔融的物质由变质泥质岩逐渐转变为变质杂砂岩;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及其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具有较高的U含量以及与萤石拥有相似的εNd(t)值,而基性岩脉中不仅铀含量偏低,且εNd(t)值(平均为1. 4)明显不同,所以长江矿田内成矿物质来源于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及其部分熔融形成岩花岗岩;成矿热液是由地幔流体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 

【文章来源】:矿产勘查. 2020,11(08)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诸广岩体南缘长江矿田铀矿成矿机理探讨


长江矿田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

矿田,长江,略图,岩体


从长江岩体、企岭岩体和油洞岩体主量元素特征相近,SiO2平均含量分别为74.70%、72.24%、72.65%;全碱平均含量(K2O+Na2O)分别为8.22%,8.46%,8.3%,钾含量大于钠(K2O/Na2O平均值为1.62、1.86、1.79);企岭岩体、油洞岩体具有弱富铝特征(A/CNK平均值为1.08、1.12),长江岩体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值在1左右浮动)(曹豪杰等,2017;黄国龙等,2012,2014)。从以上几个主量元素特征来看,长江矿田内赋矿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特征区别不明显。(2)微量元素

岩体,长江


总体上,长江岩体、企岭岩体和油洞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较为一致,企岭岩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处以长江岩体与油洞岩体的中间过渡位置,可以认为三者为同源岩浆演化而来。从εNb(t)-t图解(图5)上来看,长江岩体、油洞岩体均落在南岭地区前寒武地壳演化域中,说明长江矿田赋矿花岗岩由南岭地区前寒武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在Al2O3/(MgO+Fe OT)-CaO/(MgO+FeOT)图解(图6)中油洞岩体的岩浆来源以变质泥质岩部分熔融形成为主,少部分为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形成,而长江岩体正好与之相反,主要由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形成,企岭岩体的岩浆来源处于两者之间。上述特征说明了长江岩体、企岭岩体、油洞岩体均由南岭地区前寒武地壳部分熔融形成,部分熔融物质由变质泥质岩逐渐转变为变质杂砂岩,也反映了三者重稀土间分馏程度有所区别。图4 长江岩体(a)、油洞岩体(b)、企岭岩体(c)稀土元素配分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诸广岩体南部长排铀矿床勘查模式与找矿预测[J]. 徐文雄,刘文泉,伏顺成,许幼,叶永钦.  地质学刊. 2018(03)
[2]诸广山岩体南部地区铀成矿规律分析[J]. 王磊.  云南化工. 2018(05)
[3]华南诸广山岩体铀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分析[J]. 吕立娜,代凤红,李莉,韩志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7(12)
[4]综合物探方法在粤北长江矿田的勘查效果及找矿意义——以书楼丘(305)铀矿床为例[J]. 王兴明,刘国安,吴建勇,谢明宏,李阳,王小冬.  铀矿地质. 2017(06)
[5]诸广山岩体南部书楼丘铀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J]. 徐文雄,伏顺成,许幼,叶松鑫.  矿产勘查. 2017(05)
[6]粤北企岭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J]. 曹豪杰,金永吉,黄乐真,黄海玲,王小冬,吴建勇,李钟枢.  地质论评. 2017(02)
[7]粤北302铀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研究:H、O、Sr、Nd同位素证据[J]. 傅丽雯,孙立强,凌洪飞,沈渭洲,李坤,冯尚杰.  高校地质学报. 2016(01)
[8]电子探针测年方法应用于粤北长江岩体的铀矿物年龄研究[J]. 张龙,陈振宇,田泽瑾,黄国龙.  岩矿测试. 2016(01)
[9]粤北长江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黄国龙,刘鑫扬,孙立强,李钟枢,张世佳.  地质学报. 2014(05)
[10]粤北长江铀矿田构造控矿规律初探[J]. 郭春影,徐浩,白芸,刘佳林.  矿物学报. 2013(S2)

硕士论文
[1]粤北302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应力场[D]. 詹礼贵.东华理工大学 2016
[2]粤北302铀矿床围岩蚀变分带、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研究[D]. 傅丽雯.南京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54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454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